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戰法,被毛主席在抗美援朝中變成制敵法寶!

2023-10-15     陳冠任

原標題: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戰法,被毛主席在抗美援朝中變成制敵法寶!

毛主席是一位大軍事家,他打仗不拘章法,靈活多變,百戰百勝,更值得一說的是,別人打仗失敗的戰法,被他拿過來用,也能成為勝敵的法寶。

在抗美援朝戰爭之初,毛主席決定用陣地防禦戰,阻敵前進。志願軍入朝後,敵軍孤軍冒進,毛澤東與彭德懷確定打運動戰,於是志願軍運用近戰夜戰、穿插迂迴等過去國內戰爭中的拿手好戲,連續取得三次戰役的大勝利。這些靈活甚至罕見的打法,使美軍一時不知所措。

但是,到第四次戰役後,美軍摸清了志願軍兩個弱點,一是攻擊時靠身上攜帶的糧食和彈藥打仗,維持不了一個星期;二是「月夜攻勢」,靠有月亮的黑夜進攻。於是,美軍找到了對策,採取「磁性戰術」,遭到志願軍猛攻就節節後撤,並在退卻途中以強大火力殺傷和消耗志願軍,待一星期志願軍糧彈匱乏後,再進行反撲。

由於美軍和韓軍裝備高度機械化,運動速度快,志願軍要追上敵人或擺脫敵人相當困難。在此情況下,按原來的老戰法打,志願軍在第五次戰役中吃了不少的虧。

怎麼辦?

毛主席果斷取消了志願軍總部提出的以運動戰進行第六次戰役的計劃,決定實行過去解放軍長期避免的陣地戰。

於是,志願軍實行陣地戰的防禦辦法,即工事對工事,在陣地前實施短促突擊,一次反擊不超過幾百米,只要殲敵就可以。值得一說的是,這種戰法,就是30年代共產國際顧問李德在中央蘇區搞的「短促突擊」。當時正是這種死打拚硬的戰法,使得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大戰大敗,最後丟失了整個中央蘇區,被迫長征。這個已經被實踐證明失敗的戰法,居然被毛主席拿到了抗美援朝戰場上來對付強大的美軍,能成嗎?

有趣的是,志願軍運用陣地戰打法,很快就在三八線穩定下來,並與美軍形成了強大的對峙,美軍怎麼也打不過志願軍的「銅牆鐵壁」。

並且,按照毛澤東的陣地戰打法,志願軍建立了以坑道為骨幹的防禦體系,不但可以實行陣地戰,而且還能實行「短促突擊」,可以更小的代價消滅更多的敵人。據統計,在志願軍運動戰期間,敵我雙方的傷亡對比是1:1,而在陣地戰期間則是2.7:1。志願軍打陣地戰比打運動戰更合算。

最終雙方在三八線附近打了一年多,美軍扛不住了,乖乖地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同樣的陣地戰,李德在中央蘇區為什麼失敗,毛主席在抗美援朝中為什麼能贏?

關鍵是戰爭的時間、地點和條件不同了,彼時的錯誤打法,這時變成正確。

中央蘇區只有二三百萬人口,蔣介石統治區有幾億人口,紅軍武器缺乏,敵有兵工廠和外國軍援,在這種情況下,打陣地戰拼消耗,當然是愚蠢的戰法。在韓戰中,情況不一樣了。我國人口和兵源遠比美國占優勢,武器裝備一可向蘇聯訂貨,二可自己製造,長期在陣地上拼消耗,中國完全可以承受。而美國非常顧惜士兵傷亡,戰略重點又在歐洲,自然難以忍受。結果,通過為時兩年的我軍歷史上從來未見的大規模陣地戰,最後美國承受不了,被迫簽訂停戰協定,以妥協方式結束了戰爭。

毛主席的軍事厲害不?陳冠任著、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大河向東:他們為什麼追隨毛澤東》和《大河向東:他們為什麼凝聚在毛澤東旗幟下》記述了毛主席傑出的政治、軍事智慧和人民追隨毛澤東的歷史真實,該書為該社的年度暢銷書,銷量已過百萬冊,為讀者喜愛的紅色歷史暢銷書。

(提示:該書已出現盜版,小心低價盜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88b9709aa0224f8b84544a5acfe59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