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寒露的風,讓季節一夜之間歸位。
加上颱風「小犬」,從福建擦身而過,帶來濃烈的秋的氣息。
已經不記得,這是今年的第幾個颱風了。
微妙的感覺,在今早格外明顯。
晨起開窗,本打算給院子裡的花花草草澆水,一陣寒意撲面而來。
立馬退回來,披了件外套。
綠植上,有濕漉漉的汽水,顯得特別清麗。
光是看著,心情就十分美好,就像看見一種鮮活與力量,又帶著幾分溫潤恬淡。
原來,露結為霜的日子,就要近了。
在二十四節氣中,寒露是第一個帶「寒」的節氣,意味著天氣正式由涼爽向寒冷過渡。
秋風蕭瑟,草木凋零,碧綠的顏色漸漸褪去。
所以,過去的人也把寒露叫做「辭青」。
打開群聊,發現大家照例是在討論,今天喝什麼茶更應時應景,更有情致,更有樂趣……
對於村姑陳而言,自然是喝一杯寒露茶了。
去年的寒露茶,等級很高,壽眉中夾雜著白牡丹,且比以往任何年份的產量都要少,現已經壓箱底了。
李麻花說,沒有什麼特別重要的事情,不打算把它拿出來了。
於是,今天喝的時候,格外珍惜。
也不知道下一次再喝它的時候,會轉化成什麼樣的香氣和滋味,令人念念不忘……
《2》
不出所料,寒露這天有茶友來問:
白茶里的白露茶和寒露茶,喝起來有什麼區別嗎?
這個問題,也是老生常談了。
之前還有人腦洞大開地想,秋茶里的白露茶、寒露茶,不就和春茶里的明前茶和雨前茶一樣嗎?
當然,不一樣。
春茶季有自己獨特的物候特徵,乍暖還寒,春花燦爛,白天的溫度不是特別高,陽光也不算太強烈,夜裡的溫度延續著白天的涼意。
從清明到穀雨,溫度變化的趨勢,是從低到高,從冷到熱。
彼時,生長出來的春白茶,含有豐富的葉綠素,葉片嫩,顏色翠,香氣清郁芬芳。
而秋茶季的溫度變化,是從熱到涼,從高到低。
正所謂,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
分別經歷了白露、秋分、寒露,茶園裡的天氣一天比一天涼,秋意愈發得濃了。
所以,從本質上,秋白茶和春白茶區別明顯,風格各異。
白露茶與寒露茶的關係,也與明前茶和雨前茶的關係,截然不同。
只有認清這點,才能更好地喝懂白茶。
《3》
詳細來說,白露茶和寒露茶的區別主要有4點。
第一,採摘時間。
從白露節氣當天,或者白露節前後一周採下來的白茶,統稱為「白露茶」。
白露節階段,高山茶園的天氣特點是,白天的溫度比較高,日照充足,氣候乾燥,殘留有幾分秋老虎的影響。
不過到了晚上,氣溫就會下降,冷空氣在逐漸加強。
一冷一熱間,晝夜溫差大,賦予了白露茶豐富的內含物質。
在白天,茶樹可以充分地進行光合作用,積累有機物,到了夜晚,由於溫度低,天氣冷,伴著茶樹的呼吸作用,把能量轉化為有機物。
在這樣的溫度配合下,茶樹的生長發育呈現出一個極佳的狀態。
白露茶的品質,可想而知,十分出眾。
正因如此,白露茶在所有的節氣茶中,一直占據著一席地位。
有道是,要好喝,秋白露。
每年的白露茶,從採摘、製作到上市,甚至是後期的壓餅,都深受茶客的關注。
同理,寒露茶就是在寒露節當天,或者前後幾天採摘的白茶的總稱。
到了寒露,能夠明顯感受到,天氣涼了。
白天的陽光變得輕柔,日照的時間短了,夜裡的氣溫則更低,還會出現霜凍。
所以,這個階段的茶樹,生髮速度緩慢了許多。
為了抵抗寒冷的侵襲,要積攢更多的能量物質。
量少而金貴,便是寒露茶的精髓。
生長時節的氣候,白露時期的忽冷忽熱,寒露時期的早晚都很涼爽,讓二者形成了不同的香氣和滋味。
第二,採摘品類。
在漫長的秋茶季中,絕大部分采的都是壽眉,一芽三、四葉。
因為在當時的氣候條件下,採摘壽眉是最合適的。
至於秋牡丹,的確有,但卻是非常少見、稀有的品類。
一是因為,秋牡丹的採摘難度很大。
對於採茶工人而言,工錢是按照重量計算的,花同等的時間,采壽眉賺的錢肯定比采白牡丹來得多。
故而,如果沒有特別要求,工人們就會十指翻飛,把梗粗葉大的秋壽眉採下來。
二是因為,秋牡丹的產量太低了。
一般要等到深秋,天氣漸漸涼了,茶樹的枝頭上才會生出一芽一、二葉,適合採摘的秋牡丹。
所以,在正常情況下,秋茶季以采壽眉為主。
秋牡丹一般靠提前預訂,否則的話,茶農就不會特別去做,除了像老S這樣閒不住又愛茶如命的人。
這些年來,村姑陳也儘量讓更多的茶客,有機會喝到秋牡丹。
不管是有機的,還是普通台地的,若能有幸遇到,請一定要珍惜。
《4》
第三,外觀。
白露茶和寒露茶,從外觀上對比,其實區別顯而易見。
論顏色,白露茶中,五彩色的占比更高,黃褐色、磚紅色的葉片相對多一些。
而寒露茶中,則是深綠色的葉片更多。
整體上,白露茶是以綠色為主的五彩色系,寒露茶是翠綠色系。
論個頭,由於白露節的時候,秋高氣爽,茶樹生長速度較快(比不上春茶季),所以採摘下來的葉片,相對瘦、長。
如果是寒露節,北方有些地區已經開始下雪了。
太姥山上,溫度也是一天冷過一天,茶樹的生長十分緩慢了。
按照壽眉的等級採下來,葉片是極寬、極圓的,茶梗粗長,也因為長得慢,生得厚實,內質飽滿。
第四,香氣滋味。
想要分清二者風味上的不同,必須細細品味。
沸水沖泡後,趁熱揭蓋聞香。
聞香時,要深深地聞,用力地聞,閉上眼睛全身心感受。
然後,你就會發現,白露茶的蓋香,明顯更柔和,更熱情,更甜美,帶著仲秋的氣息。
寒露茶的蓋香,清郁、清冽、孤傲,瞬間把你帶到深秋。
假如把白露茶形容成穩重平和的寶釵,那寒露茶就是冷傲淡薄的黛玉。
喝湯的時候,白露茶的茶湯里,是鮮爽滑嫩的口感,伴著甜花香和草藥香。
寒露茶的茶湯里,是清冽清冷,薄荷感強烈,膠質感極強的口感。
但同樣的,它也擁有甜花香。
仔細辨去,還是能喝懂其中的奧妙的。
《5》
去年的秋茶季,留下了很多遺憾。
白露茶缺席,寒露茶難產,秋白茶的總體產量度下滑了。
到了今年,我們順利度過了處暑、白露、秋分,迎來了寒露。
山上採茶的人不多,到了這個階段,採茶太費時費力了。
普通人家,已經休息了。
但我們和老S,還是想要儘量做一批寒露茶,把每個節氣都湊齊。
這不是強迫症,而是心中的執念,是無論如何都想分享好茶給大家的決心。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