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毀掉20萬張臉?拯救求美者的醫美諮詢師一定要知道!

2020-08-17     醫美智慧場

原標題:玻尿酸毀掉20萬張臉?拯救求美者的醫美諮詢師一定要知道!

自己注射玻尿酸?別開玩笑了!

大家好,我是乾貨菌小成。

一眨眼,已經到了萬物逢春的人間四月天,還記得前不久,全民被迫出不了門的日子裡,醫美圈最大的新聞莫過於,各大機構、品項紛紛順勢入駐美團、拼多多等線上團購平台。

美團(左)VS拼多多(右)

隨著國內疫情的好轉,不僅武漢解除了「封城警告」,美團發布的「醫美服務消費回暖大數據」也顯示:作為「口罩剋星」的玻尿酸項目,訂單量增長322%,漲速驚人,一時無二。

今天先不說低價的線上醫美平台,是否導致了行業信任危機,就光看「網購訂單」猛漲322%,而到店率卻不足60%的消息,作為醫美人的你是否有些許擔心?

部分求美者認為,既然護膚品里也有玻尿酸,那麼皮膚類的輕醫美,已經無需讓機構專業醫師注射,完全可以在家自給自足。

而對於自己注射玻尿酸的「熱潮」,小成在採訪了不少求美者的看法後,得出了一個結論:

怕毀臉嗎?怕

會毀臉嗎?不知道

殊不知,此玻尿酸非彼玻尿酸,自行注射的後果,可遠不止毀臉這一點!今天,小成本著客觀&理性&科普的角度,必須要帶大家深入了解一下微整界大鱷——玻尿酸。

自己注射玻尿酸會毀臉嗎?

會!

會!!

會!!!

還記得那位「電風扇大媽」嗎?原本作為歌手兼模特的她,也有著靚麗的外表,可再好看,也耐不住自己往臉上注射食用油啊!儘管某日本綜藝後期替她進行了17次修復手術,可終究無濟於事,毀臉一生。

毀臉圖太恐怖,小成就不放了

雖然玻尿酸沒有食用油離譜,但作為諮詢師,你必須義正言辭地告訴求美者:

注射玻尿酸前,醫師們需要學習足夠的面部解剖學知識,如果去小作坊或是自己注射玻尿酸,除了毀臉程度不亞於「電風扇大媽」外,更有失明的風險!

圖片來源於網絡

首先,因為臉部有許多禁區是不能輕易下針的,且這些禁區又會因個體而產生差異。所以只有讓醫美機構的專業醫師通過合適的手法,輕輕按壓來判斷組織分布,及組織鬆緊度…..

一邊施打一邊碰觸,隨時注意組織結構的變化,適時調整注射角度和填充的深淺度,玻尿酸的劑量等,才能將注射玻尿酸的風險降到最低。

其次,一般網購的注射器,也遠不如醫美機構專業注射玻尿酸的鈍針注射器安全

01

針頭

鈍針針頭的設計是圓的,在遇到血管時會順著組織自然滑過去,而不容易刺破血管,疼痛感和瘀青都降低許多。

02

針管

鈍針的針管是有彈性和長度之分的,選擇長針管時能靈活的採取遠距離進針施打法,避開臉部神經、血管密集處進針;也能選擇短針管近距離滑過血管直接注射。

03

出藥口

鈍針的藥劑出口設計在針管側面,不同於一般銳針是在針頭尖端,因此就算刺破血管也不容易將玻尿酸打入血管。

最後,醫美範疇內的真皮填充劑——玻尿酸,也與普通塗抹式玻尿酸大不相同。

注射式玻尿酸的保濕效果是化妝品的4000倍,效果一般可維持6-12個月,而用於護膚品時,濃度含量是極低的,同時分子量也僅為注射玻尿酸的1%,才能方便被皮膚表層吸收。

同時注射式玻尿酸也實實在在地分成了大、中、小三種分子:大分子—填充塑形、中分子—軟組織填充+去皺、小分子玻尿酸—深層鎖水。

而不同分子量的玻尿酸,在選擇注射填充/塑形時也頗有講究,接著往下看……

玻尿酸填充VS玻尿酸塑形

很多有注射玻尿酸訴求的求美者,都有一個疑問:同樣是玻尿酸,為什麼還分填充和塑形?差別到底在哪?

作為專業諮詢師的你,就需要更具象化地向求美者及時科普。

說起玻尿酸的質地,一般分為「雙相玻尿酸」和「單相玻尿酸」兩種:

01

單相玻尿酸

凝聚性強,質地形態類似於果凍,更適合塑形:隆鼻、豐下巴、面部提升、填充深層皺紋等都少不了它的功勞。

02

雙相玻尿酸

多呈顆粒狀,質地形態類似於西米露,更適合局部填充:蘋果肌、淚溝、鼻唇溝等,也能撫平眼周、唇周等細紋,以及進行豐唇一類的淺層部位的注射。

而單/雙相玻尿酸之所以能呈現的不同狀態,一方面是因為製作工藝的不同:雙相玻尿酸是通過篩分法,篩成顆粒狀,然後混合玻尿酸原液;單相玻尿酸;是通過研磨法,研磨成平滑均質凝膠狀,不添加其餘物質,以形成單相玻尿酸。

另一方面是因為交聯劑的含量不同:單相玻尿酸的交聯度較高(6%~13%),維持時間也更長,約為12-18個月;雙相玻尿酸的交聯度較低(1%~5%),維持時間較短,約為6-12個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y7l_HMBLq-Ct6CZvxS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