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轟動醫美圈的10大事件丨年度盤點

2021-12-24     醫美智慧場

原標題:2021轟動醫美圈的10大事件丨年度盤點

這是小成菌的第653篇原創文章

2021年是醫美行業回暖的一年——

數據顯示,醫美市場重回高增長通道,增速超過20%!

醫美消費人群中,男性用戶的增幅是女性的6倍!

在線上電商平台,醫美直播單場帶貨直逼2億!

然而,驚人數字的背後,也伴隨著醫美行業前途的隱憂……

3起醫美惡性事件在這一年登上熱搜:某明星自曝毀容、女網紅手術感染去世、濟南某黑醫美老闆打人……

有惡性事件的發生,就會有突發性連鎖反應。輿論對醫美行業不利,不僅會導致原本打算求美的顧客暫緩購買計劃,更會一石激起千層浪,政策緊縮與行業監管也會相伴而來。

在2021即將過去之際,我們有必要盤點一下這一年中,那些轟動醫美行業的國家政策和大事件,只有邊界十分清楚了,才能在物競天擇中求生存!

兩個「史上最嚴」

八部委聯合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

6月10日,國家八部委聯合發布的《關於印發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稱,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整頓力度堪稱「史上最嚴」。

相比於2020年4月八部委聯合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綜合監管執法工作的通知》,2021的加強版《通知》中,將「進一步加強監管」升級為「聯合打擊」,足見國家嚴厲整頓非法醫美機構的決心。

事實證明,2021是醫美市場大洗牌的一年。

史上最嚴「醫美廣告法」落地

8月27日,國家市場監督總局發布《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明確指出:禁止將容貌不佳,與「低能」「懶惰」「貧窮」等負面評價因素做不當關聯。

在這份《指南》中,製造「容貌焦慮」,利用廣告代言人(包括體驗官)為醫療美容做推薦,利用行業協會、專家、患者前後對比做證明等行為,均在重點打擊之列!這意味著網紅帶貨、直播帶貨將進入寒冬。

兩個「封殺令」

小腿神經離斷瘦腿手術,禁止!

小腿肌肉阻斷術,曾在2021上半年衝上熱搜,霸屏小紅書。7月30日,國家衛健委辦公廳發布《關於禁止開展「小腿神經離斷瘦腿手術」的通知》,禁止「小腿神經離斷瘦腿手術」應用於臨床

通知明確指出,該手術缺乏科學依據和循證醫學證據,直接導致神經不可逆損傷和下肢運動功能障礙,存在嚴重安全性問題,有悖於醫學倫理原則。

國家的這一「封殺」舉措,立刻獲得了廣大網友的支持。畢竟,減肥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健康美,而不是通過在這種「自殘式」手術畸形變美。

兩大交易所聯手下「封殺令」,禁止醫美貸!

在8月1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與深圳證券交易所,先後要求在其交易所掛牌的部分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產品,入池基礎資產中不得有「醫美貸」。這意味著兩大交易所聯手在資金端對其「釜底抽薪」,對有發行消費金融ABS資格的金融機構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警醒。

兩大交易所的這一措施,代表了監管部門對「醫美貸」的態度。接下來直接導致的連鎖反應,是全國各地對「醫美貸」的全面整頓,對業務資質、模式也有了更嚴格的要求。

一個信號:醫美直播可能不能做了?

不可否認,2021是醫美直播創紀錄的一年。

3月7日,雪梨的醫美直播間單場銷售額直逼2億;而在6月28-29日的醫美直播中,網紅@土豆fancy獲得3.93億訂單總銷售額。

與此同時,一系列的監管措施,也給醫美直播的未來打上了問號。

11月22日,撐起醫美直播半邊天的頭部主播雪梨,因偷逃個人所得稅被封殺。

11月2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網際網路廣告管理辦法(公開徵求意見稿)》。第17條明確規定,「不得利用網際網路直播發布醫療、藥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醫療器械或者保健食品廣告。」

雖然只是《意見稿》,但這一款條例的提出,無疑醫美直播面臨前所未有的打擊!不少業內人士猜測:「可能以後醫美直播就不能做了。」

12月3日,曾創下3.93億醫美直播訂單的主播@土豆fancy 發微博稱,「關於醫美能不能直播,明年不好說,因為國家管控社這方面越來越嚴格,很多醫院也抵制抱團抵制低價直播。」

2022年,醫美直播還能不能繼續,目前還沒有定論,但《意見稿》的發布,足以給到醫美直播巨大的震懾力。

三個醫療器械監管令

國務院: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

在醫療器械、上游廠商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國家對醫美器械標準化、合規化管理的決心。早在今年6月1日,國務院就發布《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對射頻、注射用玻尿酸等分類進行調整,明確要求提高藥械廠商的市場准入門檻,使醫美機構的品項設計發生變化。

關於徵求「醫療器械分類目錄」調整意見的通知

11月9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關於徵求「醫療器械分類目錄」調整意見的通知》,將水光針正式納入3類醫療器械管理。但目前,市場上大部分水光針並未取得第Ⅲ類醫療器械的資質證明。

公安部:嚴打非法制售醫美產品

11月25日,公安部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下發通知,要求嚴厲打擊非法制售醫美產品等犯罪活動,針對製造假劣肉毒素、水光針、熱瑪吉等違法產品展開重點打擊。

首個「國貨之光」:超聲炮問世

隨著監管的加強,醫美由野蠻生長到回歸醫療本質。安全與舒適,成為了求美者們最迫切的需求。我們也欣慰地發現,科學技術的進步,在推動醫美器械的疊代升級。國產超聲炮的問世,便是國內醫美跨時代的見證。

8月17日,半島超聲炮首發。這是國內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取得NMPA認證的超聲醫美抗衰器械。

超聲刀至今已經有13年多的歷史。然而,隨著需求的不斷提高,醫美市場逐漸出現了一些不合格的儀器,真假難辨,求美之路越來越「危險」。作為超聲刀的升級版,超聲炮有效地避免了傳統超聲刀的風險。

超聲炮的出現,有望打破醫美進口儀器獨大的局面。

一個趨勢:「再生時代」來臨

2021年,醫美行業進入「再生元年」。

再生醫美,在抗衰領域也可以把它叫做「重生」,重生便是將它復原,還原到它基本、正常的狀態,這是一種超越我們過去從大結構到細胞結構的概念。

2021年4月和6月,愛美客的童顏針產品「濡白天使」、聖博瑪的童顏針產品「艾維嵐」相繼獲批主要成分分別為PLLA(聚左旋乳酸)和PLA(聚乳酸),均於2021年7月正式發布上市。

8月29日,華東醫藥「少女針」正式上市其成分由30%PCL微球和70%CMC凝膠載體組成,少女針與童顏針雖核心成分略有不同,但作用原理和效果類似,具有刺激膠原蛋白再生和填充的作用。

再生醫美,作為新的正規針劑品類,有望形成新的醫美市場增量!

寫在最後

2021是醫美行業轉型和大洗牌的一年,基於以上行業大事件和動態,小成菌做了4點大膽的預測——

1、行業監管將更加嚴苛

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在2022年,國家對醫美行業的監管、打擊將更加嚴格。黑醫美是限制行業發展的最大痛點,在2022年,國家會進一步加強對黑醫美「零容忍」的態度,管控只會更加嚴格,黑診所、黑醫生、黑針劑、黑儀器將被逐漸取締。

2、醫美直播前景不明朗

的確,在即將過去的2021年,直播是醫美行業的新風口。但需要注意的一點,隨著國家對直播行業的管控,醫美直播的前景未必明朗。《網際網路廣告管理辦法》正式落地後,以「低價、秒殺」形式出現的醫美帶貨直播將面臨轉型,以知識種草、專業科普、IP內容營銷為核心的直播形式將成新趨勢。

3、輕醫美需要科學布局

2021是輕醫美爆發的一年,尤其是抗衰儀器產品,更新迅速,成為輕醫美的新增長點,但兩個現實問題也擺在了我們面前。第一,疫情反覆,機構運轉隨時會停滯;第二,抗衰儀器疊代快,採購成本高,利潤空間相對有限。因此,對於大多數醫美機構而言,需要科學布局輕醫美品項,將更多的重點放在注射類輕醫美項目上。

4、想要活下去,必須做品牌

那麼,在輕醫美成大趨勢的背景下,我們該如何破局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做品牌。針對95-00後Z世代消費群體,做內容講故事,打造網紅店、潮流文化店;針對35歲以上熟齡消費群體,打造高端店、拼服務、做私人定製。

隨著行業監管的升級,野蠻生長後的醫美行業,將逐漸形成中心化趨勢,有品牌勢能、專業沉澱的醫美機構才能站穩市場。無論是對於醫美機構經營者還是諮詢師,拼「套路」、拼「膽大」的打法已經越來越難走,最應該做的,是根據自身優勢,以客戶為核心打造品牌價值,形成自身壁壘,謀取長遠發展。

對於2022的醫美發展方向,你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文內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聯繫刪除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11216761_120380916-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