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社會重視農業依然有必要!張聖君——半佛半道的福建農業神

2019-09-27     傳統活兒

中國自古是個農業大國,而農業生產頗受自然條件影響,俗稱「靠天吃飯」。

老天爺對地處東南沿海的福建地區,似乎不那麼友好。這裡是自然災害的多發區域,春有冰雹、暴雨、寒潮、洪澇,夏秋有颱風、高溫和乾旱,冬有沿海大風等等。很多時候,在自然災害面前,人類的力量顯得那麼微不足道,於是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農業神靈便應運而生了,其中影響較大的要屬張聖君。

張聖君,又名張聖者、張慈觀、張圓覺等,民間多稱之為張真君、張聖真君、張法主公等等,他是北宋時期福州市永泰縣人。

宋人張世南所著《遊宦紀聞》中對他有這樣的記載:

永福下鄉,有農家子,姓張,以採薪鬻鋤柄為業,鄉人目為張鋤柄。狀貌丑怪,口能容拳。一日入山,遇仙人對弈。投之以桃,苦不可食。張心知為仙,冀有所遇,忍苦啖咽。且及半,若將蟄舌,遂棄其餘而歸。因忽忽若狂,絕粒,食草木實。時言人隱惡,能道未來禍福。素不諳書,忽奮筆作字,得義獻體。口占頌偈,立成如宿構。傳聞四散,士夫多往赴之。因度為僧人,號為張聖者。

按照記載中所說:張聖君本是永泰縣一個普通農家孩子,顏值較低,嘴巴極大,以砍柴和做鋤頭柄為業,被鄉人稱為「張鋤柄」。他從出生、職業到外貌,都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山野農夫,之所以能成神,是因在山中遇見仙人,得到了一顆奇苦無比,難以下咽的仙桃。他硬著頭皮吃了一半,扔了一半,因此擁有了神奇力量,如能夠不食凡粟、未卜先知等等。一下子從目不識丁的農夫成了高深莫測的半仙。

在宋人洪邁的《夷堅志》中,提到張聖君所遇的仙人是「鍾離子」,即大家所熟知的,腆著大肚皮、揮著芭蕉扇的八仙之一的漢鍾離。

八仙之漢鍾離(圖片 | 搜狐娛樂)

《夷堅志》中還記載了張聖君由道入佛,削髮為僧,法名「圓覺」,這大概也體現了民間信仰中的佛道交融。《閩清縣誌》記載張聖君坐化於金沙溪大石上,鄉人立廟祀之。

張聖君作為出身農家的民間俗神,最早為山民所信奉,其早期的信仰特徵為「以岩為寺」,如永泰方壺岩、方廣岩,閩清廣濟岩等等。這一方面與傳說有關。傳說中張聖君和山魈鬥法,在岩洞中留有諸多靈跡;一方面也是因為山民經濟拮据,所以只能因陋就簡,在岩洞中建寺供奉。漸漸地,張聖君的香火傳遍城鄉,遍布海峽兩岸。

福州同興照相館 1870年代拍攝《方廣岩寺》(圖片 | 泓盛網)

張聖君的傳說故事主要集中在斗妖除怪和興利除害方面,如智斗五通鬼、赤水斬蛇妖、鑿山開路、鎮妖建橋、祈雨救旱、開圳修渠、仙法種茄、茅葉接水……

明人何喬遠的《閩書》中記載了張聖君收服「五眼真人」的傳說:

方壺岩 岩石峭拔,中有窩,可容數十人。下有流泉,澄澈如鏡。泉中有魚紅色,腹下有四足。故老相傳,是岩舊為五眼真人所據,往往為祟。宋時,里人張聖君攝服之。

方壺岩 何慧/攝

方壺山天池中的紅色四腳魚 何慧/攝

方壺岩位於永泰縣盤谷鄉的方壺山上,始建於宋淳熙十年(1183)。至今在方壺山的天池中,還能看到上文中記載的紅色四腳魚。

此外,方壺山上保留有許多張聖君的靈跡,如幼時放牛的「飼牛石」「牛眠石」、磨刀砍鋤柄的「磨刀石」、觀看仙人下棋的「棋盤石」以及仙人給他仙桃的「仙桃坪」、修道煉丹的 「天師洞」「雷洞」「煉丹井」、與五通鬼鬥法的「鬥法石釘」、為民治病以劍擊石而流出的「甘露水」「龍泉井」等等。

方壺山是張聖君信仰文化的重要發祥地。

方壺山雷洞 (圖片 | 新浪博客@竹韻)

張聖君的造像很有特色,是一位橫眉怒目的黑面神形象。

相傳,他與五通鬼鬥法時誤陷洞中被煙燻黑,加之宋典稱其「狀貌丑怪,口能容拳」,所後人為其造像時,「黑」和「丑」是兩大關鍵特點。

你看他鬚髮蓬亂,一手拈指訣,一手持劍,打著赤腳,或坐或立,威風凜凜,有時肩頸還纏繞著一條蛇,充滿山區特色。這與明代鄉紳陳解德等人所撰《章公聖君石壺古蹟志》中詳細描寫的張聖君形象相完全吻合:「紫面、跣足、蓬頭、絆蛇(即披蛇於肩頸)、仗劍」。

張聖君被奉為道教閭山派中「法主公教」的法主神,這種造型也和該教派法師做法時的妝扮相近。

張聖君造像 (圖片 | 挖東西網)

張聖君造像 (圖片 | 挖東西網)

半佛半道的張聖君,總讓人想起《紅樓夢》開篇中瘋瘋癲癲的一僧一道。

如果你熟悉了張聖君的形象,哪天來福建宮廟,肯定能從眾多神像中一眼認出他來。他有時也會頭戴珠冠、身穿袞服、足蹬皂靴、端坐廟中,靜靜注視著來參拜的信眾們,讓人不禁聯想到鐵面無私、剛正不阿的包公,唯獨沒有額頭上那一彎標誌性的小月牙。

當然,那又是另一番故事了。

福州台江區張真君祖殿張聖君造像 何慧/攝

參考文獻:葉明生編著《閩台張聖君信仰文化》


作者:何慧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R13cm0BJleJMoPMW3d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