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最近,中國航空研究院的公眾號上再次曝出了大消息:新一代戰機將在2021年首飛,而且要確保這個節點完成。對此,眾軍迷們紛紛對此進行猜測,到底將要首飛的新型戰機是什麼型號,是新型隱轟還是新型隱身艦載機。其實這個問題不用爭論,大機率會是超強隱轟,戰力頂尖B2從此不再寂寞。
為何筆者篤定它是新型隱身戰略轟炸機呢?其實主要還是在中國航空研究院發布的消息字面意思表達上,請注意這裡說的是新一代戰機,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關注點。什麼是新一代,就是之前沒有的,該型戰機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能算是新一代。所以,即使有軍迷們猜測可能是殲-31的艦載版本,這也是並不嚴謹的,因為殲-31艦載版本最多算是改進版本,並不能算是新一代戰機。
在20系列中,我們已經有了殲-20戰機,直-20直升機,運-20運輸機,唯獨在戰略轟炸機這個重要力量上,我軍處於劣勢。因此,我們對於轟-20戰略轟炸機的需求是十分強烈的。在美俄都已經有了隱身戰略轟炸機的時候,我們是不能在這個領域有短板的,必須讓轟-20隱身抓緊時間現身。這樣才能補齊我們的戰略轟炸方面的短板,同時在隱身戰機方面追平美國和俄羅斯。
其實我們早已研發了很多飛翼型無人機,最大型的彩虹7無人機,越來越具備戰略轟炸機的大部分要素。比如其載彈量越來越大,隱身性能越來越好,再加上在電子裝備方面有了長足的發展,因此,我們現在拿出大型隱身戰略轟炸機來,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再加上我們早已研發出如暗劍無人機這樣的隱身戰機,可以說,我們在隱身戰略轟炸機方面,已經沒有技術障礙,分分鐘可以製造出一架先進的隱身戰略轟炸機。
但是,為何我們的轟-20隱形戰略轟炸機遲遲沒有露面呢?究其原因,最關鍵的一點,還是我們對於轟-20隱身戰略轟炸機的要求特別高,畢竟前面有B-2在那兒橫著,轟-20隱身戰略轟炸機的性能必須強於B-2,至少要與B-2旗鼓相當,才符合轟-20的身份。不然的話,研發出一款連美國上一代戰機都不如的隱身戰略轟炸機,從作戰能力和研發意義上來看,都會大打折扣。
轟-20隱身戰略轟炸機的外形,相必在中航工業的宣傳視頻中,已經基本上做了定性,這是一款飛翼式隱身戰略轟炸機。因為現在全世界的先進戰機已經全面挺進隱身時代,我們也已經有了殲-20與殲-31兩款隱身戰機,不具備隱身能力的戰機,諸如陣風和颱風還有蘇-35等,未來將扮演戰場的獵物角色,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先進一代的技術壓制,是無解的。因此,我們的轟-20必須是隱身轟炸機,而飛翼式在隱身性能良好與巨大載彈量之間做了一個完美平衡,所以,採用飛翼式隱身設計,是轟20的必然外形。
另外,在攻擊力方面,轟-20隱身戰略轟炸機也會向B-2看齊,達到22噸以上。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的WS-18發動機已經研發成功,而這款發動機的推力與美軍B-2隱身轟炸機使用的發動機單台推力幾乎是相同的,都是12.5噸左右。因此,四台WS-18發動機,足以達到50噸左右的推力,讓轟-20隱身戰略轟炸機達到與B-2隱身轟炸機一樣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