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最成功的兩棲戰車,上打德國下打日本,戰後還用了十餘年

2021-08-11     軍事編輯部

原標題:二戰中最成功的兩棲戰車,上打德國下打日本,戰後還用了十餘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部分國家的作戰都是在陸地上進行的,對於登陸搶灘的需求少之又少。而美國不一樣,美國遠在大洋彼岸,美國幾乎每一場戰役都是以登陸作戰而開頭的。因此美國特別重視自己的海軍力量,以及海軍陸戰隊和兩棲登陸力量的發展。在1940年,歐洲戰火已經蔓延開來,美國深知如果要介入到二戰中,需要鞏固自己的兩棲突擊力量。為此,美國開發了現代兩棲戰車雛形,也是二戰中最成功的的兩棲戰車:LVT系列兩棲戰車。

LVT最早是為了民用領域而開發的民用車輛,最初的原型只是為了能夠在沼澤地區進行作業,活脫一個「沼澤拖拉機」。而隨著戰爭的爆發,美國軍方決定將這個「沼澤拖拉機」進行升級,使其更加適合在海面上航行,從而將其投入到未來的搶灘登陸作戰中。在1940年中旬,第一台LVT軍事化版本正式誕生,隨即經過大量的測試,美國軍方認為可以將其升級,從而廣泛的裝備到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中。也就是大家在日後以及遊戲作品中經常看到的LVT坦克(兩棲戰車)。

第一個LVT版本為LVT-1,其生產商是日後為美國製造了無數坦克的:食品機械公司(FMC)。當時的LVT還沒有人們後來在影視和遊戲作品中所看到的那樣,有著火炮的炮塔。當時的LVT僅有的武裝是兩三挺機槍,美軍最開始將其用作人員和物資的投送艇。LVT-1可以攜帶18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或者是2噸重的補給。在美軍的設想中,LVT將會往返於艦艇和島嶼、海灘執行「搬運工」的角色。

在後來的作戰中證明,儘管當時的LVT沒有炮塔,不能為士兵提供更多的火力支援,但是其本身也足夠出色,主要是對手襯托。LVT的首次作戰是在瓜島,對手是日軍。其在首次作戰中就表現了不俗的人員輸送能力與物資搬運能力。當時的日軍僅有駁船和老舊的貨輪可以送達人員和物資,還需要經過漫長的搬運步驟。而美軍的LVT可以直接將物資從船上送到海灘,從而保證參加瓜島戰役的美軍物資充足,奠定了瓜島戰役美軍勝利的基礎。

在瓜島戰役LVT兩棲戰車第一次實戰,美軍第一次嘗到甜頭後。很快LVT接受了更多的升級改裝。在遊戲中最常見的LVT1—37毫米炮版本在1942年設計成功,其後防護能力和越野能力進一步提高的LVT—2/LVT—3也隨即面世。LVT的37毫米炮版本主要用於在海軍陸戰隊登陸時,提供為數不多的直瞄火力支援。必要時,LVT甚至可以兼任反坦克任務,但是介於LVT的體積極大,很少承擔反坦克任務,一般是對日軍的碉堡和火力點進行攻擊。

儘管LVT的37毫米炮版本刻入了人們的心中,但其實火力最強大的版本並不是37毫米炮版本,而是LVT(A)—4,該版本共生產了1800餘輛。安裝了斯圖亞特75毫米炮的炮塔。一門短管的75毫米榴彈炮,可以為登陸的士兵提供更為強大的火力支援。同時LVT—4的無炮塔版本也是生產數量最多的型號,共生產了8000多台,安裝了更為強大的引擎,同時體積也更大,可以裝載3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LVT-4和LVT(A)—4的75毫米炮版本,在諾曼第登陸以及西線戰場被廣泛使用。

LVT兩棲戰車的所有型號共生產了18000餘台,大量的LVT被應用於太平洋戰場以及西線戰場。由於美國遠在大洋彼岸,與軸心三國無任何接壤,每場戰役必須依靠海軍力量與登陸力量,LVT無疑是其最佳選擇,也是其每場戰役勝利的奠基者。同時能夠同時搭載步兵以及火炮的兩棲戰車,也引領了戰後的兩棲戰車發展。LVT無疑是二戰中最為成功的兩棲戰車,一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美軍中的LVT兩棲戰車才全部退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82686400_99938912-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