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很傻嗎?自己的家被居民占用,嫌收回太麻煩乾脆不要了

2019-09-28     好奇文史談

丁玲與丈夫陳明

1982年,復出後的丁玲獲得了「大豐收」!

這一年她發表了40多篇文章:回憶延安時期的經歷,回憶潘漢年、回憶易俗戲劇社,寫作訪問美國的經歷,都受到讀者熱烈歡迎;在去廈門、北大荒、遼寧和湖南旅行時,也多次被當地學術團體邀請發表演講,很受好評。連續幾十年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不能發表文學作品和與文藝圈子裡的朋友們暢快「交流」,讓丁玲在這一年的創作迎來了「第二個春天」!

丁玲與陳明在下棋

由於應酬太多,丁玲的寫作受到很大幹擾,因此,她決定找一個清靜地方專門從事寫作。

她想起自己在後海大翔鳳胡同的四合院。

那是1955年她來北京後購買的!

50年代她經歷各種困擾,在北京居住的時間很少,因此這座四合院漸漸處於「荒棄」狀態。後來院子裡住進了好幾戶人家,變成了大雜院。

北京四合院

丁玲帶領秘書前來查看房子。

住戶警惕地道:「你們是幹什麼的?」

秘書不客氣地道:「房子的主人來看房子了!」

住戶們驚訝起來,他們在這裡住了十多年,從來沒有見過房子的主人,可忽然間房子的「主人」回來了!

丁玲四處查看了一遍,由於疏於修理,好多地方都殘破不堪,住戶們又不愛惜,這裡搭一個棚子,那裡搭一座棚子,每家住戶都已經「劃分」好了勢力範圍。看來在這裡進行寫作還需要好好修理!

住戶們嘰嘰喳喳議論起來,倘若丁玲真收回了房子,他們不就沒有地方居住了嗎?何況他們搬進來時,也是經過上級批准的!現在丁玲收房子他們當然不樂意!丁玲了解到這個情況後,只得和秘書悶悶地回去了!

丁玲與陳明

1982年7月14日,丁玲寫信給自己的侄子蔣祖林,談到大翔鳳胡同的房子,說要收回房子面臨很多困難和麻煩,都需要托關係找人,她和陳明實在無法承擔那種麻煩,因此想來想去,只得把房子交給公家算了。房子雖然丟掉了很可惜,但我們不願意把心力和時間浪費在這些事情上!

「我是對世間一無所求,只求心境安寧,能寫一點,就寫一點。」

她讓秘書打聽頤和園的房子,看看30年前她住過的雲松巢還能不能住,秘書打聽回來說,那裡已經成為內部用房,不對外使用,倒是旁邊有一家招待所,很是清靜,但床位費是每天3元5角,另外佛香閣東邊也有幾處客房,每天租金是20多元,丁玲感到費用太大,只得作罷!

晚年的丁玲

丁玲在上一世紀50年代在北京購買四合院,也花費了千把塊錢,在當時是一筆巨款!由於歷史原因她的房子被人占用,按理說房子能夠收回,但丁玲還是選擇了放棄,這說明,丁玲為人做事看得開,看得透,為了寫作事業能夠放棄一切;也說明,老一代作家們具有崇高和寬廣的心靈!

放到現在,這種主動交公一座四合院的事,大約再也不會有人做到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zAufW0BJleJMoPMtpk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