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樹一樣,要成才都需要一次根本性蛻變

2020-02-18     大農圈

作者:曹泳春
我原本就是一個農民的兒子,因為我的母親就是一個地地道道,普普通通的農家婦女。只是我上學之後才脫離了農村,但最後還是要將所學的一切回報給生我養我的農民。
在學校里,我一直攻讀的是植保學,在課堂上,導師們也一直給我們灌輸的是如何去辨別作物的各種病蟲害,然後再施用什麼樣的保護性農藥去預防,什麼樣的內吸性農藥去治療。


到了工作單位,下了農村果園,通過五年的實踐,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農藥的成分是越來越好,含量是越來越高,用量是越來越大,農民買的農藥價格是越來越貴,花費的錢也是越來越多,可為啥作物上面的病蟲害卻是越來越嚴重呢?可以說是屢打不死,防不勝防,愈演愈烈,泛濫成災。



我懷抱著疑問重新返回到學校去質問我的導師,我的導師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對我進行了一系列的反問:

「過去有小偷,現在依然有小偷;中國有小偷,外國照樣有小偷。小偷是幹什麼的?就是偷錢偷物的人。因為有小偷所以才需要警察,雖然警察是用來抓小偷的,但是依靠警察能把小偷抓完嗎?只要你越有錢有物,就越容易遭受小偷惦記,早晚會招致小偷光顧。防止小偷的最好辦法難道是警察嗎?難道是你一無所有嗎?當然不是。只有制度和環境的清明,自我保護意識和設施的加強,才能夠從根本上徹底地防治盜竊行為的發生。老鼠藥能毒死老鼠,同樣也能毒死老鼠的天敵———貓和貓頭鷹,結果是老鼠藥用的越普遍、越頻繁,老鼠反而越瘋狂、越猖獗。」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便扭轉到對植物營養學方面的學習,而重點則是對土肥水管理技術的深鑽細究,終於發現:作物上發生的很多病蟲害完全可以不治而愈,不戰而勝,甚至可以徹底根除。


過去開荒伐木,如今開礦挖山,生態環境失去平衡,導致水源枯竭;工業化、商業化、城市化、道路化發展,空氣、河湖遭到污染,氣候反常,霧霾、病毒頻頻發生;農民長期大量施用除草劑、農藥、化肥,病蟲害難以防治;農民少施或不施生物有機肥,土壤結構遭到破壞,板結嚴重;隨意澆水,造成兩極分化,南酸北鹼,立枯病、莖枯病、黃萎病、黃葉病屢見不鮮;施肥不當,果樹根腐病、干腐病、粗皮病、輪紋病、裂果病、日灼病、水心病、苦痘病、黑紅點、不著色、難儲運不勝枚舉。………

根是樹的命,土是樹的本,解決果樹的根本問題首先從改良土壤開始!白根有勁,黃根保命,黑根有病,灰根要命。改良土壤,刻不容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eYGZXABgx9BqZZIptB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