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始皇大概是華夏第一資深驢友,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與之相比,最多只能算是窮游。
從一統六合開始,秦始皇就熱愛上了旅遊,而且時不時就搞一出說走就走的遠足。
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秦滅六國,秦王朝的疆域規模空前——「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
經過數世努力,秦始皇成功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政治理想化為了現實,當然最有資格去飽覽朕的大好山河了。
據史料記載,秦始皇一生西達隴西,北至上郡,南至南海,東到大海,先後曾五次大規模的巡視疆域。
始皇帝的這種行為,大約與自然界的哺乳動物類似。君不見威武霸氣的雄獅就喜歡從容不迫的在領地內逡巡,不時擠出幾滴味道刺鼻的尿液做為標記。秦始皇沒有那麼多的體液,他搞得是勒石為證。
誰敢動動這塊石頭,就得掂量掂量自己斤兩了。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對山川河流的祭祀意味著對國家領土的擁有及控制。如今再無兵戎之事,祭祀之事自然更得親力親為了。始皇帝明白這個道理,自然也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與天地溝通,申明「天子」身份的機會。
其實,四出巡視並不是始皇帝的原創,他不過是在重複上古五帝曾經過往而已。
暢通無阻的出巡,可以彰顯天下的一統,只有「天子」才能做到真正的四海為家。
始皇帝的出巡,還有助於教化。當那些三老四少、鰥寡孤獨的弱勢群體拜舞於塵埃山呼萬歲,始皇帝的尊榮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滿足,德被蒼生的愉悅感油然而生。
當然,夜路走多了就會撞到鬼,碰到個把尋思著「彼可取而代之」的愣頭青也是難免。
始皇帝出巡另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尋找神仙和傳說中的不死藥,年事已高的他迫切希望延年益壽。
對生的渴望、對死的恐懼是一切生物的本能,即使富有四海的秦始皇也不能例外。
因為畏懼死亡,所以人們渴望長生不老、靈魂不滅,因此很久以前我們的先民間就產生了神仙思想。
嚴格講來,神是神、仙是仙,斷不能混為一談。「神」是人類對異己超自然力量人格化的產物;「仙」是一種執著的信念,經過修煉或者服食仙丹就能達到的境界。
最早的神仙是在雲端,慢慢降低海拔隱身於崑崙山,到後來距離人類越來越近,開始頻繁出沒於東海之中的蓬萊、方丈、瀛州三座神山之間。萬分遺憾的是山在虛無縹緲間,煙波微茫信難求。
雖然成仙不容易,但理論上的可操作性卻越來越強。心癢難耐的始皇帝在統一六國後,就開啟了求藥之旅。
此前(戰國時),神仙方士多為齊燕之人,大家各顯神通開闢「齊楚燕韓趙魏」的市場。秦王掃平六國統一華夏,這些人紛紛扔下鋤頭,收拾行囊組團奔向咸陽(「燕齊之士棄鋤耒,爭言神仙方士,於是趣咸陽者以千數」——《鹽鐵論》)。
傻子銳減、市場萎縮,騙子明顯過剩。始皇帝派了徐福乘船出海去尋不死藥,花費無數歷時數年卻空手而歸。害怕始皇帝責罰,徐福就信口開河說海中有大魚,船隻根本無法靠近仙山。
始皇帝將信將疑,結果晚上就夢到與海神打得不可開交。醒來後得高人指點:用連弩射退大魚,就可以登上仙山。只是神仙有潔癖,欲求不死藥必須清除身上的不潔之物。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徐福等術士齋戒數日後,率三千童男童女,大批木匠、鐵匠、銅匠、船工、神射手,浩浩蕩蕩出海求不死之藥。這一次秦始皇志在必得,傳回的消息也令他激動不已——連弩大展神威,在大海中真的射死一條大魚。
動靜鬧得挺大,結局卻令人無語——徐福一行人消失在大海中,去得蹤跡皆無。
很長一段時間,始皇帝每天會靜靜地望著大海發獃,唐人李白作《古風》諷其事曰: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銘功會䅲嶺,騁望琅琊台。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尚采不死藥,茫然使心哀。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
額鼻象五嶽,揚波噴雲雷。䰇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萊。
徐市(音福)載秦女,樓船何時回?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其實,詩仙李白冤枉了徐福。
徐福真的到了蓬萊山,不過這座山另有一個名字叫——富士山!
徐福登上了蓬萊山,卻沒有遇到神仙,更沒有討到傳說中的不死藥。據中日學者考證,徐福率領船隊從渤海灣東經朝鮮半島西海岸南下,歷經千辛萬苦東渡到了日本。三千童男女在島國上結為夫妻,繁衍生息下來,而徐福則成了日本的開國之君——神武天皇。
據《三國志》記載,徐福的後代很有商業頭腦,經常有人跨海到會䅲收購布匹。渴望長生不老的孫權聽說後,組織了一隻船隊前往蓬萊山一探究竟,只可惜「所在絕遠,卒不可得至。」
徐福最後落腳在日本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據統計,在日本各地與徐福相關的遺蹟有56處之多,日本不顧國際公約,開展的大規模商業捕鯨活動是有歷史沿革的。從前,日本漁民每次捕獵到鯨魚,割下第一塊的鯨肉,總是要恭恭敬敬供奉在徐福的墓前,以示不忘祖宗。
始皇帝「東臨碣石(今河北昌黎),以觀滄海」,望穿秋水的他大概是懷疑徐福私吞了神仙給自己的不死藥。
秦始皇有這種想法,並不是無端猜測,之前還真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據《戰國策-楚策》記載,有人向楚頃襄王敬獻不死神藥,侍從小心翼翼地捧著神藥進殿。負責安保工作的侍衛問,這藥能不能吃啊?侍從回答,當然可以吃,這是不死神藥。侍衛聞言,一把搶過藥就吞進了肚子。頃襄王得知消息,差點氣瘋了,立刻派人去殺侍衛。侍衛大聲喊冤,我問能不能吃,侍從說可以吃,所以我就吃了,要殺也得殺侍從啊。另外,這是不死神藥,您如果真的殺了我,那就說明這是假藥,吃假藥又有什麼罪呢?楚頃襄王聽了無言以對,細琢磨還真的是這麼個理,又擔心以後沒有人再敢來獻不死神藥,於是就放了這個侍衛。
徐福走得不知去向,但求不死藥的事情還得繼續。
為了仙福永享,始皇帝也是蠻拼的,這次他決定多管齊下——一邊派人入東海求不死藥,一邊自己在咸陽修習房中術。搞了好長一段時間收效甚微,乾脆親自前往楚地考察。
此一去依然是失望而歸,在怏怏返回咸陽途中秦始皇身體不適(應該是讓項羽和劉邦兩個剋星衝撞了),走到河北突然病重暴死,時年49。
為尋不死藥,卻英年早逝,如果秦始皇地下有知,不知當做何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