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廝殺疆場的猛士,如今落魄到回家沒路費,紀曉嵐評價十個字

2019-12-22     唐風宋月

河西猛士無人識,日暮津亭閱過船。路人但覺驄馬瘦,不知鐵槊大如椽。

因言西方久不戰,截髮願作萬騎先。我當憑軾與寓目,看君飛矢集蠻氈。

這首讀起來都讓人盪氣迴腸熱淚盈眶的感慨英雄落魄的詩是蘇東坡寫的,這位河西猛士名叫郭綸,這首詩就叫《郭綸》。

蘇東坡在詩後自註:綸本河西弓箭手,屢戰有功,不賞。自黎州都監官滿,貧不能歸,今權嘉州監稅。

郭綸本是河西地區一名出色的弓箭手,戰功赫赫,但是一直沒有得到與戰功匹配的封賞。《續通鑑長編》: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九月,西賊寇三川寨,三班借職郭綸固守,定川堡不得陷。

三川寨之戰是一場西夏攻宋的戰役。西夏天授禮法延祚三年(1040年)初,元昊率軍圍攻延州(今陝西延安)以北塞門、安遠等寨,至五月,諸寨相繼被攻陷。八月,宋軍范仲淹克復塞門等寨,延川都監周美修復金明堡,駐兵據守。元昊乃於九月轉攻三川寨(今甘肅固原東南),宋鎮戍軍兩路都巡檢楊保吉戰死。宋涇原路都監劉繼宗、李緯、王秉等分兵出戰,亦皆失利。宋涇州(今甘肅涇川)駐泊都監王珪率3000騎赴援,於瓦亭寨(今甘肅固原南)至師子堡(約在瓦亭寨北),被夏軍重重包圍。王珪等奮戰3日,多所斬獲,宋軍亦戰死5千餘人, 王珪身受重傷。

這是一場以宋軍慘敗而告終的戰役。在這場戰役中,時任三班借職的郭綸固守定川堡沒有失陷,成為唯一的亮點。北宋官制:入仕者先為三班借職,再轉三班奉職,以次遞遷,最高可至節度使。就是說,三班借職是最低一級的武官。

宋仁宗慶曆四年(1044年),也就是范仲淹寫下著名的《岳陽樓記》這一年,宋夏簽訂了停戰協議,郭綸復員回家,被安排了一個黎州都監(治所在今四川漢源北)的官職。宋代設有路(宋代行政單位,相當於後來的省。)都監,掌管本路禁軍的屯戍、訓練和邊防事務。還有州府都監,掌管本城廂軍的屯駐、訓練、軍器和差役等事務。郭綸是州府都監。

《水滸傳》中陷害武松卻被武松滅了滿門的張蒙方,就是孟州兵馬都監。五虎將之一的雙槍將董平是東平府兵馬都監,鎮三山黃信是青州兵馬都監。董平的武力值還行,張蒙方和黃信就差得遠了。究其原因很簡單,都監主管州郡的廂軍,廂軍屬於宋軍戰鬥力非常差的輔助性部隊。大宋王朝軍隊戰鬥力排行依次為:邊軍、禁軍、廂軍。

郭綸以前在邊軍殺敵陷陣,立功後被安置在廂軍搞後勤。這對一位立志於「在戰場上一刀一槍搏個封妻蔭子」的猛士來說,無異於浪費生命。

郭綸乾了三年黎州兵馬都監之後,任職到期,他又是個好官,不是張都監那種壞官,沒有存下多少錢,窮的連回家路費都沒有,只好又找了份嘉州監稅的工作。

宋代監稅官的主管事務包括監糧料、監錢、監倉、監鹽、監酒、監門、監茶、監稅、監場、監務等項目,每天要做的就是在官府設置的榷場向老百姓賣鹽和酒,同時徵收市場商稅。

監稅官地位不高,工作瑣碎繁雜,又髒又累,好多人不想干但是沒辦法。蘇東坡本人就干過監稅官,寫《愛蓮說》的周敦頤也干過,蘇東坡的弟弟蘇轍也干過。黃庭堅詩曰:身欲免官去,駑馬戀豆糠。想辭職但是又想掙人家這點微薄的俸祿餬口,世界那麼大,我只能看看,哪兒都去不了。就連大名鼎鼎的包拯也干過,不過包拯乾了沒半年就辭職了,還是包拯硬氣。

於是蘇東坡看到時任嘉州監稅的郭綸時,這位當年叱吒風雲的猛士是這樣一幅落寞形象:每天騎著一匹瘦弱的青白馬,在街市中跟各種圓滑世故的小商小販討價還價。幹完一天的工作之後,就在落日的餘暉下坐在渡口,閒看過往船隻,消磨無聊時光。

蘇東坡跟他閒聊,他訴說了自己當年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過往榮光。末了感慨道,國家承平日久,西河好多年沒打仗了。如果再有戰事,我必定一馬當先,沖入敵陣,報國安邦。蘇東坡握著他的手安慰道,如果真有那一天,我會給你觀戰的,看你怎樣將射出的箭都落到敵酋的氈盧上。

清人紀昀讀完此詩曰:「二句寫出英雄失路之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dg1MG8BMH2_cNUgHfZ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