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三起三落造就一位不會做飯的詩人

2020-01-05     回歸文學

蘇軾:三起三落造就一位不會做飯的詩人不是好的偶像

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軾的命運可以由他自己概括為三起三落:

"身似已灰之木,

心如不系之舟。

問汝平身功業,

黃州惠州儋州。"


1. "一起":鳶擊青暝。

公元1057年蘇東坡22歲時參加科舉考試,一舉成名天下知,宋朝尚文,一時間無論是街頭俚巷,天子大夫,勾欄後宮無不傳頌,收的迷妹一群。這一年錄取進士388人,蘇東坡名列第二,雖為第二,但這第二也是有緣由的,據說歐陽修評卷時,見文章寫的太好該當第一,又覺得如此好的文章必當自己的學生曾鞏所作,為了避嫌才改為第二,他的策論《刑賞忠厚之至論》後來收入《古文觀止》。考中進士後,蘇東坡第一個職務是陝西鳳翔府判官,品級不高,從八品,官兒不夠大名氣來湊,宋神宗愛極他的文章,常常問左右"子瞻又寫有什麼哇?"天子念叨的久了,自然想天天看見大才子,於是被召回朝廷,他任職史館(國家圖書館),在那裡讀了很多書。神宗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下派到杭州做通判,做了2年零9個月。然後到密州任太守(公元1074年),當時38歲,在太守普遍為知天命的年歲中,屬於年少得意。後來又轉任徐州太守2年,湖州太守3個月。可以看出,早年蘇東坡步入仕途後,一步一台階,可以算是平步青雲。

春風得意馬蹄疾:這一時期蘇軾首先思想上是更尚儒家"治國齊家平天下"那一套,其次,在題材上,主要反映了蘇軾的"政治憂患":先天下之憂而憂。蘇東坡,一向是嫉惡如仇"如蠅在台,吐之乃已";不好結黨鄙薄營私——在杭州,給好友孔文仲的詩里,他蔑視聲勢煊赫的朝堂權貴:"我本麋鹿性,諒非優轅姿。";不喜與官為友,只願與民為伴——替監獄裡的犯人呻吟,替無衣無食的老人幽咽。別人寫農村田園,寫的是閒情野趣,他寫田園起的題目卻是《吳中田婦嘆》:"汗流肩赤栽入市,價賤乞與如糠粞。賣牛納稅拆屋炊,膚淺不及明年飢",看來十分苦,萬般勞;非他沒有審美的眼睛,他亦歌詠"春入深山處處花"但又總是真心體恤農民,處於詩和遠方的田野也不忘人民為生計的苟且:寫被苦役的運河施工的群眾,寒暑筆端"人如鴨與豬,投泥相濺驚"。這一時期他的眼光更多的不是發現美,而是發現民生,他渴望"致君堯舜",筆頭千字,胸中有萬卷,他看出了北宋承平下的積弱積貧,此時的得意讓他未來可期,他渴望著為生民請命。

愛好尋仙名川游:憂國憂民同時不忘後天下之樂而樂,且不提這一時期寫的前後《赤壁賦》,一首《題西林壁》便為宋哲理詩之濫觴,山水詩情不極貌以寫物,辭非窮力以追新;偏辯證看待,橫看成嶺側成峰。蘇軾是胸中藏的道理多,觸手而發,左右逢源,這種寫法用得不好會有缺陷:理過其辭,淡乎寡味。王安石受其啟發寫的《游褒禪山記》就病於此;但蘇軾機靈在,"誤導"別人,出彩自己。看看《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將山水濃淡比以西施妝點:煙中遠山正如美人黛眉,水光瀲灩正如美人眼波。前有巫山神女後有西湖西子,無怪施補華評價"人所不能比喻者,東坡能比喻"


2. "一落":柳暗花明。

公元1079年,因為"烏台詩案",蘇東坡被關在御史台審訊130天。烏台就是御史台。為什麼叫烏台?唐朝時御史台內有幾棵大柏樹,烏鴉在上面築巢,所以把御史台叫烏台,一直沿用下來。

案件是因幾首牢騷詩而起的,所以叫"烏台詩案"——幾句廢話引發的悲劇。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變法,產生了新黨與舊之爭。蘇東坡反對變法的急功近利,站在舊黨一邊。李定和舒亶等人千方百計迫使宋神宗給他定罪。政敵一心想置他於死地,這個不折手段的政敵不包括王安石,因為宋代仕人之間是君子之爭,政治意見可以針鋒相對,但無關於私交,王安石是特別愛才又特別大度的人,對蘇軾之才也無不愛惜,後來蘇軾被貶黃州,他還多次派人打探蘇軾的生活起居細節。當然,這都是後話了。神宗雖然受到小人挑撥,一時舉棋不定,但宋太祖早有誓約,除叛逆謀反罪外,一概不殺文仕。加之宋神宗又算蘇軾迷弟一枚,所以就用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貶。

這一貶很有藝術——黃州。黃州當時貧窮落後,就連蘇東坡說:"黃州真在井底",但畢竟在開封,離天子不太遠,每當蘇軾作文一篇或題詩一首,一點兒不妨礙天子搶熱點加點贊,還有窮朋友們爭相陪伴應援;也是在黃州,他在朋友幫扶下得到了一座茅草屋,半片山坡,這個山坡就叫"東坡",由此,他得名號"東坡居士"。

東坡初到黃州,心態也崩,《寒食雨》中藉由惜春而憐己'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接下來由春日主角——海棠花進一步訴愁。'臥聞海棠花,泥污燕脂雪',《曲江對雨》:'林花著雨燕脂濕', 燕脂(胭脂)雪,形容海棠花紅中透白。詩人臥床聽聞海棠花被雨打傷,悼入泥中,不由得想起受讒言被貶的自己,總是物托情。由'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詩人將海棠花比作久病初愈的少年,病好了頭髮也白了,甚是悲涼。再由'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感嘆宮門遙遠,宋玉《九辯》:'君之門兮九重';以'墳墓在萬里'來寫宮門之難進,頗有報國無門之感。由於君門九重欲歸不能,親人墳墓遠隔萬里欲祭不可,悲上加悲。'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不由得讓人想到窮途而哭的阮籍,懷人即是悲己,真是長歌當哭。

在儒家教理中找不到出路,東坡便從黃老中尋求自解。《東坡》"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确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黃老果然是不得志的仕人的靈丹妙藥,清貧的東坡生活非但沒讓愛發牢騷的東坡吐槽,反而於尋常石頭路,平常節杖中得到開解,妙目注處枯處生春:市人為利奔走,詩人為閒情野意閒逛,心態已不同;末句'犖确'指的是石頭高低不平,詩人卻很喜歡拄著拐杖,聽拐杖碰打石頭的聲音。腳下的不平就是詩人遇到的挫折,而詩人卻'莫嫌'這凹凸不平的石頭,並且利用它成就鏗然的音調,"圈地自萌"詩人陶醉於東坡。自己受到開導了,於是"東坡"這塊地就尤如陶潛的南山,陶淵明避禍躬耕,可只是假把式,象徵性的這挖挖那翻翻,差點餓死;東坡就真的耕種,真的專研,並苦中作樂,度過了相當快樂的日子。等收穫的季節到了"荷葉已無驚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需記,正是橘黃橙綠時"喜悅溢於言表,縱使東坡如殘菊,可傲骨猶在,不苦於小人所造的困境,眼裡只有惹人喜愛的橘子橙子,因禍得福,樂的自在。


3. "二起":不合時宜;"二落":焉知非福

公元1085年4月,宋神宗駕崩,年僅10歲的哲宗繼位,英宗皇后也就是皇太后攝政,這個皇太后還在當皇后的時候,就是東坡的"後宮粉絲會會長"。皇太后盡廢王安石新法,史稱"元祐更化",任用司馬光為宰相。司馬光可是王安石的死對頭,這兩個人的信件往來也可謂極盡文人牙尖嘴利之極,這裡不提。司馬光一看蘇軾反對王安石變法——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再加上東坡有名氣(流量)太適合自己狐假虎威維護舊法,便給蘇東坡發pass卡發到手軟,使得其青雲直上:先任登州太守,到任5天就被召回京城,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短短17個月時間,蘇東坡從戴罪之身的從八品升到正三品,躍升了12個官階。

這次"出山"東坡仍沒忘卻致君堯舜的夢想,《別黃州》寫到"病瘡老馬不任鞿,猶向君王得敝帷。"這是什麼意思呢?《禮記·檀弓下》言:"敝帷不棄,為埋馬也。敝蓋不棄,為埋狗也。"敝,同" 弊 "。因以"弊帷"借指馬死。這裡蘇軾以破舊之物自有用處,表達積極入世,願為君王肝腦塗地的願望。入世首先得混官場,官場就得適當的隨波逐流,可蘇軾絕非此類人。

提一則小聞:蘇軾有個養身之道——飯後拍肚皮。一日蘇東坡又開始拍肚皮了,問左右:其肚子裡有什麼。有人奉承,有人費解,唯有其愛妾朝雲說"先生是一肚子不合時宜"東坡聞之哈哈大笑,稱甚得心意。為什麼提此一則呢?原因是:王安石變法時,連皇帝都站王安石那一邊,他偏做出頭鳥否定他們做法,招致讒言被貶;在太后和司馬光全盤否定王安石的新法,大半個朝廷趨炎附勢時,蘇東坡又跳了出來說"誒,我覺王臨川說的也不錯"。這是什麼?可不就是不合時宜嘛。君子群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群。站隊就得明明白白,司馬光這樂於拉幫結派的人,小不小人咱也不敢說,但一看,肯定非君子,他就不滿意蘇東坡這曖昧的態度,可不合時宜的蘇東坡不要你司馬光覺得開不開心,反正他自己覺得不開心,一不開心他就開溜——一再主動請辭外放。公元1089年,散散心的機會來了,他出任杭州太守。看似官兒不如前,可他反而自得其樂:嘴饞兒順便發明了桃花味兒的東坡肉,治水順便修了蘇堤,真是為今天杭州旅遊GDP打下基礎。有美食,有美景,復何樂?

蘇軾這次也看似想通,在《和陶詠三良》中"此生太山重,忽作鴻毛遺。三子死一言,所死良已微。賢哉晏平仲,事君不以私。我豈犬馬哉,從君求蓋帷。"悟得人生天地間,忽如暮春草,雖仍然把晏子一樣勞憂社稷,無我無私的人作為榜樣,但朝堂的結黨營私,政見不得見用,讓他這個驕傲的人終於失望,以算了了事。


4. "三起":我行我素;"三落":身卒南荒。

第三次政治生涯的起色是蘇東坡當了7個月的吏部尚書,然後出任潁州、揚州太守,再任兵部尚書1個月、禮部尚書9個月。從蘇東坡頻繁的上下左右調動,反映了朝廷當時極端矛盾的心態。一方面,迷妹後援會會長太后對蘇東坡極為賞識,希望他作為與新黨制衡的政治力量,可一肚子不合時宜的蘇東坡不聽不聽;另一方面太后由於蘇東坡的油鹽不進而對其恨鐵不成鋼,對蘇東坡愛也不是、恨也不是。蘇東坡此時已經看淡名利,官職的變動已讓他心無波瀾"慎勿苦受高官職"視高位為累贅。

公元1093年9月,太后駕崩,蘇東坡的隔空紅顏一不在,他的保護傘就沒了,18歲的哲宗親政,哲宗的心靈已經有些扭曲,太后攝政時,大事小事與他無關,就是個政治上的透明人,他很鬱悶,剛一親政,就變本加厲地進行政治反撲,無情打擊"元祐黨人",將對自己母親的不滿由愛生恨,波及了十分得太后喜愛的蘇東坡身上,看他哪兒哪兒都不爽,俗話說"眼不見心不煩"哲宗覺得,得讓他消失,可宋太祖許諾過不殺文仕,那就只得一條法子——貶。先把蘇東坡降為定州太守,趕出京城;上任1個月又被貶到遙遠的惠州;再貶,被貶到更遠的儋州,就是今天的天涯海角。

經受一貶再貶,蘇軾已對名利冷眼看穿,"殘年飽飯東坡老,一壑能專萬事空";口是心非,到底意難平,對民生社稷仍熱腸掛住"空餘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孔子曾說過"道不行,乘桴浮於海"(《論語·公冶長》),意思是:我的道在海內無法實行,坐上木筏子飄洋過海,也許能夠實行吧!蘇軾也提出過改革弊政的方案,但屢受打擊,最終被流放,他和孔子同樣是"道不行",同為天涯淪落人必相惜;"九死南荒"像極屈子"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吾尤未悔"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儒家文仕從來如此。觀蘇軾一生行藏,三起三落,不合時宜,禍從口出,便讓人覺得他太隨心,太"單純"不適合政治,可這一首詩,終是點醒看客們的不明白,而蘇軾,向來是明白人。

"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自《詩經》以來,"飄風雲霓"以譬小人。《晉書·謝重傳》載:謝重陪會稽王司馬道子夜坐,"於時月夜明凈,道子嘆以為佳。重率爾曰:'意謂乃不如微雲點綴。'道子戲曰:'卿居心不凈,乃復強欲滓穢太清耶?'""雲散月明誰點綴"一句中的"點綴"一詞,即來自謝重的議論和道子的戲語,而"天容海色本澄清"則與"月夜明凈"契合。意思是:你們那些"居心不凈"的小人掌權,"滓穢太清",弄得"苦雨終風",天下怨憤。如今"雲散明月",還有誰"點綴"呢?意思是:小人之流"點綴"清空的"微雲"既已散盡,天下終於"澄清",誣衊之詞也一掃而空。此句字字有來處,蘇軾藉由典故,以喻自身,看穿自己一生起伏皆有小人奸佞作祟,一生不得志皆有一身傲骨造成,看穿至此,是謂明白。雖已明白,亦不能忘其初心——用舍自有時,行藏在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lqRdG8BMH2_cNUgZJw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