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泡茶需要的4種基礎茶具,不要多花冤枉錢,買這些就夠用了

2023-09-24     小陳茶事

原標題:新手泡茶需要的4種基礎茶具,不要多花冤枉錢,買這些就夠用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偶爾有空,會去閨蜜公司看她招聘。

昨天她來約飯,提到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說,最近來面試的,很多都是因為上一家公司倒閉了,才重新找工作。

聽完心裡一驚,這麼巧,難道是啥玄學嗎?

後來報了那家公司的名字,才知道,不是玄學,是暴雷,老闆跑路了。

看來,騙術從不怕簡陋,人性更加簡單,誰都想一夜暴富。

百年前的龐氏騙局,依然好用。

再說到,還有一部分應聘者,以前都是寫小說的。

閨蜜笑著問村姑陳,你們寫作的人,不是在家碼碼字,就能養活自己賺錢嗎?

顯然,如果真是如此,他們也不會出來「再就業」了。

寫不難,但去哪寫,怎麼寫,怎麼樣可以被人看到,怎麼收到編輯邀請,怎麼把文字源源不斷變成錢……

這些,才是關鍵。

現如今,大家看到的爆紅作家或者網絡寫手,他們最初都有本職工作。

寫書只是愛好,是兼職,畢竟誰能保證自己可以一夜爆紅呢?

入門並不難,難的是升堂入室。

《2》

喝茶,亦是如此。

絕大多數人,都是把喝茶當成一種愛好,閒暇時的消遣。

而真正鑽研知識,讓自己變得專業化的人,還是少部分。

既然如此,在挑選茶具這件事情上,便不必複雜化。

買一些基礎款的、不會出錯的,並且很實用的工具,就能滿足新手喝茶的需求。

首先,最重要的,肯定是選擇主泡器。

主泡器的器型、材質、容量等,直接決定了一泡茶,能否展現出自己最佳狀態。

最好還能適配不同茶類的沖泡,如此一來,又能給自己省下來一大筆錢。

在功夫茶泡法中,白瓷蓋碗占有壓倒性的優勢。

第一,它不吸香、不吸味,瓷器表面上覆蓋著一層光潔的釉面。

因此,白瓷蓋碗質地細膩,而不會像紫砂材質或粗陶材質那樣,用粗大的毛孔吸香吸味。

泡茶時,能最大程度地原汁原味,還原一杯茶湯的風貌。

第二,它的碗口闊大,碗身與蓋子可以自由活動,利於出湯。

如果是壺狀的茶具,注水口在上方,出水口在側面。

出於設計的美觀性,壺嘴往往比較小,大大影響了出湯的速度。

同時,還很容易被茶葉堵住,出湯不及時,形成悶泡。

相比之下,蓋碗的碗口寬闊,注水以後,及時合蓋出湯,通過調整開口大小,就能快速徹底地瀝干茶湯。

第三,細膩的白瓷材質,不容易積累茶漬和污垢。

使用完以後,方便清洗,喝茶更衛生。

綜上所述,只要簡單的白瓷蓋碗,沸水沖泡,喝六大茶類基本不成問題。

《3》

其次,蓋碗里衝出來的茶湯,要有盛放的容器。

而這個容器,叫做公道杯。

公道杯的作用,主要是分湯。

由於蓋碗的碗口大,茶湯倒出來時,又快又寬闊。

如果直接端起蓋碗,把湯水倒入茶杯中,水大杯小,茶湯濺出來不僅浪費,還會燙傷手。

彼時,若是讓公道杯承擔起「中間人」的職責,好處就大大凸顯了。

泡茶的時候,用的是沸水,水溫高。

倒出來的茶湯,在公道杯里晾涼一會兒,順便散熱降溫。

在這個過程里,你還可以端起公道杯,觀察湯色。

如果選擇透明的玻璃材質,那就再好不過了。

通過湯水裡的茶毫,湯水的澄澈透亮程度,湯水的顏色,等等因素,還能初步判斷一款茶葉的品質。

假如你發現,公道杯里的茶湯,看起來灰塵撲撲的,還有明顯的懸浮物。

那麼,在決定入口之前,請三思而行啊!

再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之所以平時不用茶濾,也是因為公道杯足夠強大。

出湯以後,即便有一些細碎的茶渣,也沒關係。

公道杯稍稍靜置後,碎茶就會沉到底部。

然後,再進行分湯,不僅能喝到乾淨的茶湯,溫度也剛好合適。

《4》

再次,喝茶的杯子,叫做「品茗杯」。

很多人覺得,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喝茶杯子,能有什麼講究?

當然,從大方向上來說,選擇自己喜歡的就好。

市面上的材質豐富,適合普通茶客的品茗杯,通常以白瓷、陶瓷、玻璃製作而成。

至於一些價格更貴的建盞、汝窯等,建議高端玩家買,新手小白還是以喝茶為主。

喝懂了,再去進階。

而從整體美觀性的搭配協調角度看,品茗杯的選擇,最好與泡茶的器具一致。

比如,當你選了白瓷材質的蓋碗,那就配一隻白瓷的茶杯,更美觀。

另外,還有幾點建議分享給大家。

第一,茶杯的容量不要太大。

品功夫茶,不是牛飲,而更在乎小口啜飲,細品風味。

茶杯的容量太大,難免顯得笨拙、粗獷,所以還是小巧精緻點的茶杯,分三口啜飲,更加有意趣。

第二,茶杯的杯口不要太敞。

很多茶友喜歡買敞口的茶杯,因為散熱快,手感好。

不過,香氣也很容易快速散發出去,不方便我們喝茶聞香。

還是細長型的小杯子,更聚香,我們喝到的茶湯也更芬芳。

第三,茶杯的內壁最好是白色。

儘量選擇淺色的內部,看起來乾淨舒服,方便打理。

喝茶的時候,也更方便觀察茶湯的真實色澤,幫助我們判斷茶葉的品質。

《5》

最後,專為泡茶服務的燒水壺,能更好上手學習。

如果說,每個初學者都要有一套基礎款的茶具,實用的同時又極具性價比。

那麼,前面提到的三類茶具配成一套,堪稱「完美」。

但很多人也忽略了,泡茶除了茶具和茶葉,燒水壺也很重要。

燒水壺的作用,不僅是把水加熱到沸騰,也會影響我們後續的注水、出湯速度。

我知道,剛剛入門的茶友,都會直接把家裡的燒水壺用來泡茶。

結果,十有八九會翻車。

蓋碗本身並不大,而常見的家用燒水壺,一般壺嘴都很大很短,還很寬,是「三角形」。

所以,水流沒有辦法呈現「柱狀」,均勻地打濕干茶。

只能是一股腦地衝出來,又因為沒辦法控制力度,會被干茶反彈出來,打濕桌面。

沒有及時收手抬起來,還會導致注水過量,水位線漫過碗沿,讓人難以端起出湯。

最後,終於完成了注水、出湯,可泡出來的味道,未必好喝。

因此,在選擇燒水壺時,最好是買拉壺式的壺嘴。

出水有力,斷水利落,控水自如,更能激發茶香和茶味。

《6》

茶具和餐具一樣,都經歷了從無到有,從粗糙到精緻的過程。

如果翻看《茶經》,會發現裡面列出來的茶具,有些演變成了如今大家常見的泡茶用具。

而有一些,已經見不到了。

不實用,註定要被歷史淘汰。

同理,我們的茶桌上,茶具數量不在多,而在於精。

留下實用的,去掉花里胡哨的,更有利於讓我們喝到好茶的本味。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c18eb301574f05835a8d70f6f5d3a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