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文壇 | 李立:父母的河流
父母的河流
作者 李立
最近有幸看到雷道平老師創作的帶有自傳性質的長篇小說《老陝闖天涯》的部分章節,讀到主人公在年輕時候的那份辛苦,也不由得想起了我的父母親在那個年月里的艱辛勞動過程……
那是1993年的冬季,我還是讀二年級的小學生。孩子都喜歡過年,於是還有六十二天,每過一天,我便在本子上畫一道槓。那時候總覺得時間過得好慢。我對母親說:「過年我想要一雙白色運動鞋。」
母親看了我一眼,邊忙邊說道:「看你這回考試考得咋相,考得好就買,考得不行就算了。」
母親這樣講,小白鞋似乎有了著落。為了過年有小白鞋穿,我暗暗努力。但男孩終貪玩,當天的作業沒有完成,我便想了一個辦法,睡前多喝水。夜裡起夜後,悄悄打開檯燈,堅持把作業寫完。母親看到燈亮了,就說:「算了,不寫了,誰讓你白天胡浪呢!」
父親言語少,不怎麼說。期末考試成績出來,看了通知書上的分數,沒有期望的那麼好,但也不錯。這個成績,我心裡卻沒底了,母親沒有說買,也沒說不買。還有十幾天就過年了,母親比平時要忙碌很多,我不好意思問,心情慢慢沮喪了起來。臨近過年,大雪稍停的清早,爸媽便去菜地,剜回來了兩馬頭籠菠菜。冰天雪地下的泥濘地壟上留下了父母深一腳淺一腳的腳印……
兩天的剜、摘、捆,菠菜被收拾的乾淨整齊,爸媽前一天下午便開著三輪車趕往秦嶺山里華陽鄉最後的一個年前集會。我和弟弟在家裡焦急地等著,期盼著年貨和心心念念的白球鞋。第二天的下午,父母披著一身白雪才到家。母親收拾車上買回的年貨後從車廂里提出兩個鞋盒,上面卻沒有落雪。我和弟弟各有一雙。母親說:「你們倆試試,看大小咋樣?」
過年終於有小白鞋穿了,那份滿足,甜到了心裡。時不時的偷偷從鞋櫃里拿出來試穿,來回走兩步,心裡藏不住那份喜歡……
過年了,爸媽的朋友來家做客隨意的聊天中說到年前的那次去華陽。爸笑著說那天下山,因為下過雪道路比較滑,下坡時剎車差點沒剎住,險些出了事。出了山,娃年前一直嚷嚷著要雙白鞋,繞道又去了縣城給娃買了。爸抽著煙,笑著和他的朋友說。像是講別人發生的事,那麼放鬆。坐在旁邊的我,那時雖小,聽後心裡一驚,如果那天爸媽真的,不敢想!想到這,腳上的小白鞋卻也沒有那麼讓人喜歡了。長大以後,才明白,孩子的心愿,父母一直都放在了心裡。無論外邊風雪有多大,孩子的心愿永遠大於風雪,不會如雪花般消化,然而他們卻把自己放在了最後……
2008年,母親路過新坊巷道時,突然竄出來一輛車,母親躲閃不及,連人帶車倒了下去,頭部不幸撞擊到地面,隨後住進了唐都醫院。在這期間,二舅與父親忙前忙後。怕我和弟弟擔心,母親動了手術恢復後才給我和弟弟語氣平靜地說忙,想回來轉轉,回來一個人就行,一切都好著呢。都住院手術了,還好著呢?當我和弟弟沒有猶豫從濟南回去時,推開病房門,看到母親做手術前剃成很短的頭髮時,眼框的淚水不由得流了下來。走到床頭輕喊了一聲:「媽!」
母親哭了,說做手術怕醒不過來,見不到我們。母親恢復得很好,就是冬天起寒時,頭部的傷口處不能見風。然而那時母親漸漸康復,父親卻出了事。四年前,父親在給別人家裝修的過程中,不小心踩空木板,從一米多高的空中滑了下來,右腳腳跟著地,身體的重力也就承重在此處,腳跟骨骨折。我從漢中趕到富平骨科醫院時,父親見到我笑著說沒事。父親總是這麼樂觀。受傷是不幸的,住院的這段時間,卻也是勤勞少言的父親難得的放鬆時間。
父親母親也是快六十歲的人了,每天還是忙忙碌碌的。不知你們注意到沒有,三秦大地的關中人,無論是父母對子女的愛,還是子女對父母的愛,彼此之間的情感表達,總感覺隔了一層東西,不如西方那麼熱烈,透著東方人特有的含蓄。如孩子第一次出遠門,母親們總是說著「該花的錢花,不該花的別花」的叮囑。鍋里煮熟的雞蛋塞進娃娃的包里,叮囑路上吃。神情語言總透著不放心,但又透著娃大了需要放手的雙重要求。卻有「心憂炭賤願天寒」的矛盾心理。父親們總是言語不多,一根續一根的抽著煙,鎖著的雙眉看似平常,內心卻心浪翻騰。娃娃要走了,他站起身把娃送出門。
人啊,我們要接受父母的平凡,也要接受自己的平凡。人世間,父母的這條大河,青年時,恰如夏季的河流,激流奔騰流向遠方。一路上有擊石趟底的勇氣,也伴隨著一路芳香的旅途。當回首往事時,隨著年齡漸漸增長,河流也隨之成為淙淙流淌的溪流,迎著冰霜夕陽,哪怕葉紅枝瘦,卻始終溫暖著兒女,給兒女最深的愛。我們的父母,人間的苦三分,你們卻嘗了十分。這輩子有緣成為一家人,如有下輩子,還當你們的兒女!願你們身體健康,平安幸福。
【 作者簡介】李立,生於1985年,華陰作協會員,渭南作協會員,喜集舊書,作品散見於報刊和網絡平台。《渭南文壇》特約作者。
【 編輯簡介】閔盼龍,2012年至2015年就職《渭南日報》。現為《渭南青年網》總監、首席攝影。渭南市攝影家協會會員。第二屆渭南好青年。臨渭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理事。渭南市雷鋒車隊志願者協會秘書長。
本文經作者本人授權發布
原文來源:華山微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