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在家也能存老白茶嗎?很多人都好奇的問題,終於說清楚了

2023-10-06     小陳茶事

原標題:普通人在家也能存老白茶嗎?很多人都好奇的問題,終於說清楚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這幾天,接待了好幾年不見的老朋友。

遠道而來,回憶往事,忍不住感慨。

中秋國慶小長假,月圓人團圓,這樣的節日,要跟家人一起過才開心。

平時大家都很忙,散在各地,甚至各國。

又經歷了特殊的三年,大團圓顯得格外難得。

只不過,這世間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能回到故鄉,能有片刻的休息,能與親朋好友團聚,固然是件好事,可並非人人都能享受。

老蘇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月圓月月有,人生的圓滿,卻仿佛是限量的,定製的。

物以稀為貴,因為稀缺,所以昂貴,當然難尋。

不過,也不必都按照世俗的圓滿來定義,滿足自己,亦是圓滿。

比如,身處異鄉時,喝幾泡來自故鄉的好茶,度過難得的假期。

珍惜當下,追憶過去,展望未來。

《2》

其實,在小長假開始前,村姑陳發現了一個現象。

那就是,趁著市場上有大批量茶禮的需求,很多「老白茶」浮出了水面。

這些茶葉,有上檔次的包裝,有叫得上名字的品牌,關鍵是,有迷惑人心的年份。

某天在刷朋友圈,看到有位同行,假期里也非常努力地營業。

他的文案是這樣寫的:「新到貨三十箱2003年的老白茶,從特殊渠道收來的,價格實惠,欲購從速。」

當時正在喝今年的初晞(2023有機秋壽眉),差點一口茶湯,嗆在嗓子裡。

順過氣來,不禁想到,如今這種簡單粗暴的賣茶方法,真的還有人相信嗎?

或許有吧,但總歸沒有之前那麼泛濫了。

從現實角度來說,2003年的老白茶,距今為止二十年,還有三十箱這麼多庫存,哪裡來的?特殊渠道是什麼意思?

神神秘秘,因為茶掌柜自己也說不清楚。

再說了,即使真的有,二十年陳的老白茶多吃香,想必他不是不知道,手裡有這麼多貨,怎麼會捨得一下子全出掉,且還低價出售?

綜上所述,妥妥是做舊茶無誤了。

話又說回來,在村姑陳的努力宣傳下,已經有一部分茶客明白了老白茶的真正價值。

也懂得了市場準則——一分錢一分貨,便宜沒好貨。

這些「假」到離譜的做舊茶,看到價格,看到年份,果斷離開就對了。

同時,也掀起了大家自己存白茶的熱情。

在經驗不足的情況下,難以辨別老白茶的真假,那麼自己親手保存是最穩妥的。

不僅成本比較低,選擇性也很多,最重要的是能完美避開做舊茶的坑。

至少在做舊茶身上,不必交額外的學費了。

然而,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剛買回來的新白茶,存多少年會變成老白茶?就這麼放著就行?和商家賣的有什麼區別?……」

上述這些問題,想必列位看官內心都或多或少有過疑惑。

那麼,趁著今天一次性回答,也給大家一個安心。

《3》

買回來的新白茶,放多少年會變成老白茶?

按照行業內的默認規矩,存滿3年以上的白茶,就能稱作「老白茶」了。

這是以白茶「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為基礎,再由福鼎民間口口相傳,得出來的結論。

一年的白茶,只是具有茶葉的基本性質。

三年以上的白茶,漸漸擁有了一定的藥效,藥用價值。

比如有些茶客說,平時傷風感冒、輕症拉肚子,喝點溫熱的老白茶湯,就能緩解七八成。

而能存到七年以上的白茶,已經堪稱是鳳毛麟角,是能視為傳家寶一樣的存在。

依據此理解,白茶良好儲存三年後,內含物質明顯轉化。

所以,對於白茶而言,三年就是一道分水嶺,完美地隔開了新茶和老茶。

超過三年的,順利進入老白茶的行列。

不滿三年的,則屬於新白茶,時候未到。

簡單明了,且利於傳播。

不過,也有人會覺得,明明有年份更老的白茶,五年的、七年的,甚至十年的。

區區三年,憑什麼能成為老白茶呢?

其實,不懂白茶之人,才會以年份論品質。

雖然在外界看來,白茶是越陳越香,越老越值錢,可在內行人眼裡,白茶的品質並不是和年份直接掛鉤的。

決定白茶品質的,是產區、工藝、儲存。

如果一款白茶的品質有缺陷,產區環境差、粗製濫造,或者倉儲隨便,即便年份再高,都無法成為優質的白茶。

老白茶不是越老越好,仍然是以品質論英雄!

《4》

自己存白茶,要怎麼放比較好?和商家賣的老白茶有區別嗎?

理論上,由於商家的倉儲條件比較專業,存出優質老白茶的機率更高。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成本比較高。

比如,倉庫的場地需要租金,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裡,每年的租金費用加起來,價格不菲。

再比如,倉庫里的各種通風抽濕設備,空調、抽濕機等等,購買要成本,維修要成本,日常使用更是要成本。

再再比如,由設備產生的電費,為了維持存茶環境的恆溫恆濕,必須24小時開啟抽濕機和空調。

那麼,日復一日,電費額度非常高。

所以你會發現,商家賣的老白茶,每年都在漲價。

拋開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的正常市場規律,主要原因是,老白茶的附加成本在增加。

故而,價值也在漸漸提升。

加上時間越久,存量越少,物以稀為貴,多方面因素造成了老白茶的高價。

至於自己收藏白茶,最大的優勢,就是節省成本。

原本那些存茶的硬成本,到了自己手上,方便控制。

儲存白茶主要是五個重要原則,密封、乾燥、陰涼、避光、無異味。

不能隨便放,而是要仔細地放,小心地放,處處顧慮地放。

密封白茶的容器,最好是三層包裝法,一層鋁袋,一層食品級塑料袋,一層厚實的瓦楞紙箱。

密封除了防止水分進入白茶內部,影響其品質,還能避免跑氣,避免其他氣味干擾茶葉的原汁原味。

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紙箱離牆離地。

意思是說,存茶的紙箱,不要貼近牆壁放,也不要直接放在地板上。

特別是在南方,但凡遇到雨季,牆壁和地面上就會吸附大量的水汽,

如果把紙箱靠近牆壁、地板,就有可能讓白茶受潮,無法保障存茶的安全性。

因此,存茶的紙箱,儘量放在架子上,與牆壁和地面保持一定的距離。

最後,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購置一台家用式的抽濕機。

在遇到特殊天氣時,去除掉環境里多餘的水汽,使空氣濕度保持在45%以下。

沒條件的話,還可以藉助空調的除濕功能,保護白茶的風味。

總之,辦法總比困難多,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5》

萬物皆有靈。

白茶,也是有靈性的,它可以與人交心。

前提是,遇到一位懂它,珍惜它,捨得付出時間和精力的主人。

俗話說,有付出,就一定有收穫。

受到細心呵護的白茶,便會轉化出美妙的口感。

可如果你隨便待它,它也只能隨便陳化。

假如轉化出來的香氣和滋味,不盡如人意,也不能怪茶葉,因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是自己。

開局靠質量,結局,靠努力!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17bbc8f51fabfb5c906a670da394c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