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請讓管理思維和模型先行!

2023-04-29     單仁行

原標題:數字化轉型,請讓管理思維和模型先行!

01

在數字化轉型中,企業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的轉型是一個重要的部分。

因為數字化的理念是新的,技術系統是新的,假如我們組織的管理模式是舊的,管理人員的思維是舊的,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就可能半路夭折。

有很多企業家就問,我現在的組織模式是「金字塔式」,一兩個領導管理一個團隊,層級分明,重職位,重效率,高權威性。

這樣的管理模式可以適應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嗎?假如要改,應該怎麼改?

02

首先,我們來聽聽單仁牛商董事長,央視鳳凰評論員單仁博士的看法。

首先,金字塔式的組織模式在數字化轉型中並不是一定無法適應,但也一定需要調整和優化。

從組織結構來說,如果是金字塔結構,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方便統一管理和高效執行,但這樣的組織結構更多對內,一般是對上負責,而不是向外服務,向用戶靠近。

我們想一想數字化轉型的目的是什麼?

是在高效的基礎上,讓組織能靠近用戶,以用戶為中心,更能理解用戶的需求,數字化的核心是高效配置資源,最終目的就是把客戶服務好。

對企業來說,在數字化轉型中應該更加關注組織結構的調整,企業從理念上應該更加突出客戶導向,把組織架構向外轉型,更多地向用戶端提供服務,更加貼近用戶。

同時,在組織架構中應該注重橫向溝通和協同,強調創新和敏捷度,開放不只是對外開放,也要是對內的開放,尤其是信息共享和同步。

因為今天這個時代的疊代速度越來越快,各種新技術、新場景湧現的越來越多,很多管理者自己不明白,不學習,就不知道怎麼用,也沒辦法去讓組織發揮出作用來。

所以,對管理者來說,組織架構的調整,一定是管理思維和模式先行。

在思維上調整,動作才不會變形,才有可能成為一種根植於團隊的本能。

我們可以適當減少一些傳統的命令式管理,而是更加注重員工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強調團隊合作和溝通,構建一種以人為本的組織文化,打造一支具備數字化思維和能力的團隊。

具體來說,使命、價值觀是我們企業的文化,我們有沒有明確向上的文化來指導公司的戰略?管理者有沒有自己踐行公司的文化?有沒有培養一個開放、創新的文化氛圍?

從更大範圍來說,文化有沒有進入到企業日常管理的每一個流程,我們自己和團隊是怎麼做事的?是每天過來上班,按照領導命令做事,還是以服務好客戶的目的去做事?

這些問題不想明白,即使引入了再好的數字化技術和資源,轉型依舊是很難完成的。

當然,對於很多企業來說,我們還需要加強對數字化理念和工具的應用。

我們的管理者需要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同時,企業也應該建設數字化轉型部門或者聘請專業的諮詢公司,協助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03

接下來,資深投資人,單仁行專欄作者宋子老師的觀點。

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

三年疫情,加速推動了我們企業的數字化轉型,2023年以ChatGPT為首的人工智慧,更是加速了我們企業的智能化升級!

數字化+智能化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核心戰略,滲透到企業管理中「人」、「財」、「事」、「物」四個方面。

在2019年3月,國家人社部正式頒布了13個新職業,數字化管理師就是其中之一,目前超過百萬數字化管理師在釘釘平台上學習、認證。

全球知名的管理大師,拉姆,在談到傳統企業如何進行數字化轉型中認為,比起改造外部產品和服務,更重要的是完成組織內部的數字化改造。

這包括四個維度:

第一、企業內部組建一個具有數字化思維的核心團隊,專門思考數字化的業務模式。

第二、要把數字化業務分開,作為一個單獨的部門或是一個單獨的業務來進行。絕對不能把數字化的新業務和老業務混為一談。

第三、要真的從頭開始構築新的業務模式。

第四、所有的轉型成敗,說到底都是執行力,

這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具體怎麼做?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大體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1、信息化階段。像客戶關係管理的CRM、財務金蝶系統、ERP等,這些都是數字化轉型的基本工具。

2、數字化階段。在生產、銷售環節都可以採用不同的傳感器採集數據。

像一台智能電動車會產生1.3PB/月的數據,以及80萬張/天的圖片,這些數據都會喂給伺服器,訓練成像特斯拉、華為汽車的自動駕駛系統。

3、智能化階段。

我們感受最深的應該就是ChatGPT,經過有萬億級參數的,萃取大量網際網路信息轉化為知識。

但是如何能高效的使用ChatGPT,又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問。

你問ChatGPT,是不是這樣問的?

我要寫一份產品廣告文案,我要解一道數學題,我要寫一篇畢業論文,我要做一個新產品推廣PPT?

如果你只會問這樣的問題,就不能指望ChatGPT能給你什麼答案。

因為使用者的智能提問程度,決定了ChatGPT的回答質量,也就是ChatGPT智能程度取決於你的智力程度。

其實,中國在2500年前就有類似ChatGPT的產品,這個就是孔子的《論語》。

這是孔子去世以後,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代代傳授他的言論和提問,逐漸將這些口頭記誦的語錄言行記錄下來。

這就類似ChatGPT對話式的文稿,先人的智慧,就凝結在一問一答中。

還有蘇格拉底式教學法,就是不斷提出好問題。

提問能力,可以說這是人工智慧時代,一門必須要補的最重要的一課!

因此,無論是如何找到數字化人才、調用ChatGPT的人工智慧資源、企業家的教練式領導力,核心就是你是否具備了這種直指問題核心的提問能力。

2023年我們公司發行新的私募基金產品,我和團隊溝通,我提出一個問題:

我們為投資人解決什麼問題?創造什麼價值?

這也是我們基金產品的使命,我們團隊面對我的提問,重新去思考和調整了產品策略,受到了客戶的歡迎。

因為,當你無法知道你設計、生產出來的產品,能給客戶解決什麼問題、創造什麼價值的時候,就不可能是一個暢銷的好產品。

從這個角度思考自己企業經驗和產品的時候,很多戰略和經營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

面對撲面而來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我和大家分享一句話——

先轉心,再轉腦!

04

最後,我們來看看文心一言怎麼評價。

責任編輯 | 羅英凡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8c7138ef6de50dddda8472b0040a3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