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一斤的白毫銀針,怎麼存才不會壞?手把手教你存茶小技巧

2023-07-21     小陳茶事

原標題:兩千多一斤的白毫銀針,怎麼存才不會壞?手把手教你存茶小技巧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最近的樂趣是,在狂風暴雨降臨時,抱著電腦看電影。

氛圍有了,一切到位。

找了一部災難片,說的是忽然有一天,所有跟電有關的東西都無法運轉了。

車不能開,水也停了,城裡人迫不得已只能逃到鄉下。

主角的一家四口人,便騎著到處搜羅來的自行車,開始了求生之旅。

路過一家糧食鋪,一個時髦的年輕男子摘下手錶遞給老闆,勞力士,真貨。

老闆說,我要這個幹啥?

他又從兜里拿出一把車鑰匙,瑪莎拉蒂,限量款。

又被老闆罵得狗血淋頭,驅趕出門。

眼睜睜地看著旁邊一位家庭主婦,用兩瓶酒,換了兩袋大米。

要知道,在特殊時期,水和食物,才是最重要的。

後來主角一家人又遇到了一位丟豬的老爺爺,跟著一起做煙燻豬肉去了。

在沒有電,沒有冰箱的日子裡,煙燻食材,無疑是一種最妥善的保存方法。

想起了武夷山的燻肉、熏鵝、熏鴨、熏柿子、熏筍,以及正山小種。

這是老祖宗的傳統智慧,讓食物和茶葉乾燥到底,從而實現在沒有冰箱的時代,可以長久儲存的方法。

帶著一塊煙燻過的肉,到哪裡都不怕忍飢挨餓。

《2》

這類電影,看完是會想入非非的。

看著窗外,電閃雷鳴,忍不住要遐想,會不會下一秒就停電了?

會不會有那麼一天,我們也要走上荒野求生之路?

那我們倉庫里的茶怎麼辦?怎麼帶走?

沒水可以,沒電的話,空調和抽濕機就沒辦法正常運轉,茶葉沒辦法得到良好的儲存,有受潮變質的風險。

緊接著又想,飯都吃不飽了,誰還有空喝茶呢。

好吧,白擔心一場。

不過話又說回來,存茶的確是一件讓人膽戰心驚,卻又心情愉悅的事情。

前幾天,一位老茶友來聊天,說,每過一年,看到白茶漲價,就很激動,因為他存了幾十斤我們家的白茶。

最老的白茶,估計要數2016年時買的白毫銀針了。

其他品類的散茶和餅茶,也各有一些。

平時捨不得喝,只有重大節日或者有好事發生,才會邀請三五知己來家裡,泡老茶慶祝。

當年的白毫銀針,雖然價格不比現在這般昂貴,但它始終是白茶中的王者。

極有先見之明的茶友,低位買入,以最低的成本喝到了老銀針。

當然,這個過程並不輕鬆,也並不容易。

能把存茶這件事,持之以恆地進行著,並且順利存出了一批又一批老白茶。

毋庸置疑,這位茶友是極其細心的。

願意花時間去了解白茶的習性,以此為基礎,認真保存。

白茶也不負主人的厚望,轉化出了如漿似湯,比瓊漿玉液還稠滑的「雞湯感」。

《3》

了解過市場行情的朋友都知道,白毫銀針的價格,突飛猛漲。

不僅僅是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都在漲價。

尤其是高山白茶,已經到了炙手可熱的程度。

考慮到成本,考慮到通貨膨脹,考慮到物以稀為貴,一分錢一分貨,在所難免。

而既然付出了金錢,高價買回來的白茶,應該好好儲存才是。

進入三伏天以後,白茶該怎麼儲存的問題,又頻繁出現在評論區和後台留言里。

雖然村姑陳曾經用11個字總結過,密封、乾燥、避光、陰涼、無異味。

但對於新茶友來說,想要真真正正,徹徹底底地認識到存茶的訣竅,還需要更細緻一點解釋。

最好是能有個人站出來,拆開了、揉碎了講解。

這個重任,自然而然落到了村姑陳頭上。

其實,夏天存白茶,最應該避雷的,就是存進冰箱裡。

有一些茶友想當然地覺得,綠茶喝鮮,可以存進冰箱「保鮮」,白茶理應也可以。

殊不知,將白茶放進冰箱的那一刻起,它的品質就直線下滑了。

等到再次拿出來喝的時候,當初的鮮、香、醇、爽、活、甘、清,統統都消失不見了。

綠茶是不發酵茶,有殺青,保質期只有1年。

所以,密封以後放在低溫冷凝的冰箱中,可以適當地延長保質期,保留本身鮮味。

但白茶不行,白茶是微發酵茶,工藝簡樸,不炒不揉不殺青。

從加工到成品以後,始終都要貫徹一個字——干。

白茶越乾燥,越有利於長期保存,越能夠促使物質良好轉化。

反之,白茶放進冰箱裡,大機率會受潮,再加上吸收了冰箱裡的雜味和異味,沖泡時本身的香氣滋味變淡了,還摻雜著雜味和異味,實在難以下咽。

因此,就算室外溫度再高,只要保持室內的陰涼避光,白茶放在常溫環境下保存完全沒問題。

《4》

儲存白茶,最重要的步驟之一,是做好密封。

眾所周知,茶葉是一種吸附性很強的東西,不僅會吸味道,還會吸水汽。

無處不在的水汽,遇到暴露在空氣中的白茶,就會開始入侵茶葉的內質。

先是跑氣,再是受潮,最後是變質發霉。

為了阻止這一切的發生,隔絕外界的干擾,很有必要。

而目前來看,長期存茶最為穩妥的包裝方法,是三層包裝法。

一層鋁袋,一層塑料袋,一層厚實的瓦楞紙箱,將白茶層層保護起來,百毒不侵。

注意,紙箱周圍的縫隙,也要用透明膠帶貼緊,確保足夠密封。

做好密封后,離牆離地。

意思就是,存茶的箱子,不要貼近牆壁存放,也不要直接放在地板上。

按照福鼎地方的要求,專業的存茶倉庫,必須墊高10公分。

茶葉要放在離地面足足10公分高的地墊上,就像榻榻米一樣,保證紙箱不會跟地板直接接觸,防潮防水。

原因是,到了回南天、梅雨季節或者下雨的日子,極有可能從牆壁和壁板滲出小水珠。

久而久之,影響紙箱的密封性。

安排好紙箱以後,只要讓房間保持相對恆溫的狀態,最好能控制在25℃左右。

平時不要讓光線照進來,陰涼不透光,白茶就不會被光線和高溫影響,從而加速氧化。

特殊天氣里,減少開箱頻率,防止箱子進水,茶葉跑氣。

依據這個流程去存茶,便可以安心度日,坐等老白茶了。

《5》

白茶的存放,需要極干極乾的環境。

照這麼說,乾燥的大西北,確實是存茶聖地。

足夠干,白茶不受潮,不變質,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良好的物質轉化。

當然,南方的朋友,也不必氣餒。

福鼎白茶本身就出自福建,雖然這裡氣候潮濕,但茶農們也想出了應對的方法。

正常天氣下,就只要確保白茶是用三層包裝法仔細密封,保證環境的乾燥、陰涼、避光、無異味。

24小時開啟抽濕機,若天氣實在悶熱,空調也少不了。

普通茶客在家存茶,實在擔心茶葉受潮,也可以準備一台家庭式抽濕機。

總之,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810a5e8098e1db19f32b6694ab646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