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問題,看雷軍和小米SU7能否顛覆傳統車?

2024-01-02     電駒

余承東和李想碰到了一個非常強大的對手,——雷軍。

歷時1003天,小米汽車舉辦了技術發布會,並發布了首款車型SU7車型信息。不過,現場並未公布價格。

我認為,雷軍沒公布價格,可能在試探市場的反響,看看外界對小米汽車技術的認可度如何,以此來決定價格的浮動。

至此,小米汽車能不能成功,要回答三個問題。

第一,SU7技術是否遙遙領先?第二SU7是否仍然是性價比之王?第三SU7是不是價格屠夫。

我們來一一解析:

問題一:小米SU7哪裡遙遙領先

想要市場記住你,你就要做到第一,或者部分第一,這是小米手機的勝利法則。所以,雷軍會把造手機的模式複製到汽車之上。

從發布會看,小米SU7在風阻係數、電機轉速、一體壓鑄都做到了遙遙領先。

1、風阻係數全球量產車第一

任何領域,大家只會記得第一名,沒人記得第二名。雖然大家都在捲風阻係數,但小米能拿到全球量產車第一,也說明其設計團隊,實力還是很強的。

當前,小米設計團隊的大咖包括:

小米汽車首席設計師:李田原。外飾設計負責人:仇臻。內飾設計負責人:Shin Muto。

值得一提的是李田原,他設計了奔馳EQXX,所以我就不難理解為何小米SU7風阻係數低了。

2、三電參數遙遙領先

先說800V,這是當前電動車最有熱點的技術之一。小米SU7有2個版本,一個是400V另一個是800V碳化矽。

值得表揚的是,小米 SU7 的 800V 平台最高電壓達到了 871V,這意味著用1000V的超充樁充電,SU7電壓幾乎可以吃滿。

電機。此次小米汽車發布了三款超級電機,即V6、V6s及V8s。其中V8S的電機轉速是業界天花板。

V6及V6s便是小米汽車自去年底便已被成功研製並定於今年8月對外發布的首款超級電機,21000rpm超高轉速,輕鬆超越了特斯拉Model S paid、保時捷Taycan Turbo所搭載的電機。目前這兩款電機已全面量產,並搭載於小米SU7首批車型上。

小米超級電機V8s目前已量產,且定於2025年正式面向市場,27,200rpm超高轉速,如果我沒記錯,這是業界最高轉速。

最後是電池技術,SU7搭載的 800V 高壓電池包由小米、寧德時代的上千名工程師歷時兩年完成,而電芯並非自研。這款電池採用了小米自研 CTB 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官方號稱電池包 + 地板的厚度為 120mm,體積效率達到 77.8%,線束減少 91%,從而減少 3% 的線束空間。

3、9100噸一體式壓鑄

9100噸一體化壓鑄目前在行業裡面屬於什麼水平?從目前已實現量產的車型來看,小鵬X9 12000噸、特斯拉Cybertruck9000噸、問界M9 9000噸、極氪007 7200噸。

在壓鑄技術上,小米汽車自主設計了「9100噸一體化大壓鑄設備集群系統」,從鋁錠到成品鑄件全棧自研自造,包含9大工藝,60個設備,精密控制433個工藝參數。

問題二:小米SU7是否為配置王

在手機領域,小米是出了名的內卷王。進入汽車行業,小米SU7是否依然如此,我們直接上數據。

1、最大 101kWh 電池

2、雙電機 CLTC 800km;

3、最高雙 Orin X+BEV/OCC/Transformer 全套高階智駕;

4、8295智能座艙晶片

5、800V碳化矽高壓平台

6、最高 495kW 功率雙電機

7、百公里加速 2.78s,百公里制動 33.3m

8、9100 噸壓鑄

9、51000N·m/deg 扭轉剛度;

10、16.1 英寸 3K 中控+7.1 英寸儀表+56 英寸HUD

11、閉式空懸+CDC

答案顯而易見,智能電動車的頂級配置,小米SU7都拉滿了(可能還缺個電吸門)。我上述列的11個配置單,在行業內都是頂級配置。

把上述11個配置放在一台5米的C級轎車之上,價格至少是要突破40萬的。所以,40萬以內的純電轎車,只比配置的話,小米SU7沒對手。

問題三:SU7是不是價格屠夫

很有意思的一個點,在發布會上,雷軍說小米SU7不可能9.9萬,14.9萬也不可能。

這一點我非常認可,因為101度電池包的成本價格就不止10萬,即使低配車型用了73.6度電池,其也不可能賣14.9萬。

所以,小米SU7的兩款車型價格區間或許在18萬-35萬區間。

至於為何售價不能超過35萬元,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看,超過30萬元的車,只提供配置是不夠的,它還需要提供情緒價值。這些產品所對應的就是中產用戶。

不是說小米提供不了情緒價值,而是中產用戶占比畢竟不大,而小米MIUI用戶為6.06億,它們認可小米物美價廉的價值觀。也就是說,小米的基本盤夠大,沒必要去討好中產用戶,所以SU7其實就是為小米用戶而造。

如果小米SU7價格定在了30萬元,那一定是價格屠夫。而這也會深刻影響整個汽車行業,凡是定價超過30萬元的汽車產品,必須具備兩個特質。第一,像華為一樣技術遙遙領先。第二,像奔馳保時捷一樣提供情緒價值。否則,有小米在售價超過30萬,真的很難。

電駒小結:

雷軍進入汽車圈,一定會讓圈子更加活躍,以及競爭更加激烈。小米SU7交了一份還不錯的答卷。唯一不足的是,小米汽車的創新稍顯不足,例如沒有出現類似於800V高壓快充平台和對外放電等創新功能。所以,比起卷參數,我更期待小米的創新技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3c794928ce9ef727ff1f5686fe57c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