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V+升壓+雙槍+自加熱,比亞迪補能早已遙遙領先?

2023-12-22     電駒

一個冷知識,今天大熱的800V高壓快充平台,比亞迪2015年就量產了,且是全球第一個做到的。四年後的保時捷TYCAN是第二個支持800V的。

也就是說,沒有比亞迪,國內的800V可能會晚幾年普及。此外,關於今天你所能看到的慢充接口設計、家用交流充電樁、快充口設計以及升壓技術,都有比亞迪的影子。

比亞迪汽車工程院副院長凌和平表示,比亞迪推出新能源車家充解決方案以及公共出行直流充電方案。並為國標交、直流充電標準提供參考範本,也成為中國電動汽車充電標準的起草單位。

從自研交流充電口到直流充電口,再到800V高壓快充平台,比亞迪都快於競爭對手,並做到了充電效率大躍進。當然,這還遠遠不夠,比亞迪帶著全新的思考,試圖讓充電時間再短一點。

為何2015年 比亞迪就要率先搞800V

在介紹比亞迪2015年就搞出800V技術前,我們得了解一下當時的時代和背景。

新能源時代,0-1的過程,普遍面臨三無困境:

一無充電技術

二無充電基礎設施

三無充電標準

在2010年之前,別說是800V,就連交流充電口都沒有統一標準。

至此,比亞迪自研了交流充電口——後來這個充電口成為國標慢充口的重要參考。在2010年,比亞迪繼續自研了「8芯」的直流充電口——後來國標在比亞迪「8芯」口基礎上增加了一個車樁通信的接口變成現行「9芯」國標快充口。

1、800V的意義

為何要搞800V技術?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充電效率,提高放電效率,以及降低電耗。說的直白點,就是讓車輛充電更快,加速更快,電耗更低。

在2015年,比亞迪首創乘用車800V高電壓平台,搭載在秦EV(2015款)、唐DM(2015款)等車型上。

要知道,在2015年除了比亞迪的秦EV和唐DM是800V,其它車型都是400V。這好比,大家都在用4G網絡的時候,比亞迪就已經用上5G了。

上了800V,好處有很多。這直接導致,比亞迪的秦EV和唐DM在充電電壓層面是遙遙領先的。

2、解決了充電樁適配性

秦EV快充功率為60kW,在2015年處於第一梯隊水平。不僅如此,秦EV還不挑樁。

在早期,國內95%都是500V以下的低壓樁,與高壓車型充電不兼容,影響了充電效率。為解決這個難題,比亞迪再一次推出了全球首創的升壓充電技術,徹底實現車樁兼容,全面適配所有直流充電樁。

為什麼比亞迪的車在絕大部分充電樁上都能適配?

一方面是比亞迪深度參與國家充電標準的建立,另外一方面也離不開「升壓快充」的技術優勢。

由於用了升壓技術,比亞迪在大部分充電網絡上都能做到60kW快充功率。而不像自建充電樁的車企,適配性和第三方協議做的不好,導致雖然充電功率高,但是能充的地方並不多。

有了800V 還需要解決電流上限

即使你的車誕於800V高壓快充平台,也不意味著你的充電效率會比400V快2倍,而問題就出在了電流上。

給大家分享組數據:

當前國內≥750V的充電樁占比超過88%

單槍電流≥300A的只有不足2%

這就指出了我國充電樁的一個特點,電壓夠,但是電流明顯沒跟上。尤其是高峰充電時,功率分流更是讓充電體驗非常不好。

我體驗過多款誕生於800V平台下的車型,因為電流限制,多數情況下,我只能體驗120kW的快充功率。想要體驗超過180kW的快充功率,幾乎是很難。

為此,比亞迪推出更符合國情的「升流方案」,首創了乘用車雙槍超充技術——隨時隨地讓公共快充樁秒變超充樁。

以騰勢首款800V平台純電車型N7為例,雙槍超充最大功率可達230kW,公共快充樁上實現15分鐘充電350公里。

關鍵是,比亞迪雙槍,充分利用國網充電槍資源。這意味著,你在全國80%以上的充電網絡,都能體驗到雙槍帶來的便捷。而這是800V單槍,所給不了的用戶體驗。

當前,比亞迪將雙槍超充100項專利免費開放…目的是為了讓更多車使用雙槍快充。這無疑,又為行業向前推動了一大步。

考慮到大功率對電池的熱烈挑戰,比亞迪全球首創復合直冷技術,通過電池上下兩面均鋪直冷板的設計,以及2套冷媒獨立控制系統,進行了補償式流道設計,電池冷卻面積提升100%,換熱能力提升85%以上,為用戶超充安全保駕護航。

脈衝自加熱技術

冬季充電慢,是用戶痛點,必須要解決。

北方冬季極寒天氣,充電效率慢對此我深有體會。在北京零下的時候,部分純電車型,在極寒條件下的充電起始功率只有10kW左右,而這大大的影響了充電時長和用戶體驗。

為何極寒天氣,充電功率會變低?因為電池的充電效果受到溫度影響,冬季氣溫低,電池溫度也會降低,阻礙電解液的電解而影響充電效果。一般可以等到溫度上升之後,那麼充電的電流也會恢復。

對此,比亞迪首創全場景智能脈衝自加熱技術,在行業內首次實現了極低溫下冷車快充。

在-30℃極寒條件下,以騰勢N7為例,全場景智能脈衝自加熱技術讓電池加熱速率較傳統方案提升230%,電池滿充時間降低30%,北方用戶冬天也能享受到快充體驗。

不僅在充電時能自加熱,在駐車和行車狀態下,都能智能啟動自加熱技術,保障極低溫整車性能。

電駒小結

這次技術分享,可以看出比亞迪800V+升壓+雙槍+自加熱,其把所有充電鏈路打通。說白了,這是比亞迪帶著全新的思考,為補能痛點帶來全新的解決方案,如果不出意外,這些技術會繼續影響國內廠商。

影響一,更多車企加入800V陣營

業內都在宣傳800V,比亞迪已經早就在做800V了,這是業內引領。之前刀片電池的思路挽救了整個磷酸鐵鋰電池的行業地位,讓立方鐵鋰電池重回主流,而比亞迪率先800V也引領行業技術發展,引領和推動了800V技術發展。

所以,2024年將是800V推廣之年,比亞迪在這方面做的鋪墊和引領功不可沒。

影響二,搭載800V高壓平台車型成本的下降

2023年,比亞迪銷量為268萬+輛,這樣的規模效應下,其800V零件成本會不斷走低。

據悉,明年比亞迪工廠率先量產SIC碳化矽,如果形成規模化效應,那意味著SIC碳化矽的成本也會下降,最終受益的是消費者。

影響三,技術免費公開

技術免費公開,有利於整個行業的技術發展和進步。之前業內都在盛傳特斯拉開放開源,其實比亞迪也在這麼做,這不僅有利於國內電動車產業的發展,也有利於全球汽車產業的發展。

影響四,電池低溫加熱技術

電動汽車推廣難一個重要原因是怕低溫,尤其是在北方低溫充電會傷害電池充電速度會變慢,有了低溫充電脈衝次加熱技術,會提升電動汽車的充電速度加快電動汽車,在北方低溫地區的推廣給消費者帶來福利,對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也是一個好事。

比亞迪在補能技術方面的領先,為友商指明了方向,還解決了消費者的使用痛點,而這就是它行業標杆的意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cf9e1f4b3007ee0bd5a248c87cf63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