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成績好,初中不一定好,初中成績好,高中不見得,有道理嗎?

2023-05-06     格格育兒

原標題:小學成績好,初中不一定好,初中成績好,高中不見得,有道理嗎?

小學成績好,初中不一定好,初中成績好,高中不見得,有道理嗎?

#2023育兒季#

導讀:在如今教育各種內卷的時代,很多家長在孩子學習成績上都是鉚足了勁地想讓孩子保持在中上游的水平中。而且孩子學習好這也並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孩子的學習成績隨時都有可能會因為各種的原因而下滑。

所以,對於孩子的學習問題,很多人都會認為成績好都只是一時間的問題,能夠保持長遠才是關鍵。有人精闢的概括就是:「小學成績好,上了初中之後也不一定好,哪怕初中成績好,到了高中也不一定就能好。」對於這樣的一句話,你認為有道理嗎?

小編認為,這樣的說法是有道理的,因為孩子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小編的身邊就有這麼一個真實的案例在佐證著這句話,那就是小姑家裡的孩子。小姑家裡也算是小資家庭,由於生育孩子晚,所以對於孩子的教育可以說是從小就開始。

在孩子剛剛開始上小學的時候,由於之前的早教做得好,孩子在學習上幾乎沒有出現過什麼問題,一直保持在班級前三的位置。但到了初中的時候,孩子的成績排名就出現了下滑,不再像小學的時候那樣輕輕鬆鬆就能入前三,整個初中都保持在中上游的水平。

好在孩子中考的成績還不錯,進入了省一級的高中,然而進入到高中之後,孩子的成績再一次出現了下滑,已經成為了中游末端的普通學生,小學、初中時候的優勢已經泯然不見。小姑期望孩子能夠考到好的學校,最近已經開始給孩子找輔導開小灶,成績也才慢慢有了好的起色。

其實,家裡有孩子讀書的父母們都應該清楚其中的變化,很多孩子上學讀書,小學是依靠學前的知識啟蒙積累,進入到初中之後的好成績還能靠著小學的積累,以及個人的刻苦。但到了高中之後,先前知識積累的紅利已經消耗完畢,單憑刻苦生硬的學習已經難以支撐好的成績。

小學、初中、高中,代表著的是三個不同的學習階段,而彼此之間學科的難度會躍升好幾個層次,很多孩子在升班級之後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適應性。如果孩子在剛剛開始的時候沒能及時調整過來,那麼學習成績就可能會不斷下滑,甚至喪失學習的積極性。

想要孩子保持穩定的學習成績,一味地管理和壓迫能得到的效果只會越來越差,關鍵還是在於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能夠保持學習積極性。而那些成績一直都能保持高水平狀態的孩子,往往都是自主學習能力高,學習態度好的孩子。

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是孩子學習的動力,其本身對於學習的積極性都不會太差,遇到學習困難的時候能夠迎難而上,自己去尋找解決的辦法和突破口。而就這一點,就可以比得過很多遇到學習瓶頸就出現為難情緒的孩子,如果再擁有良好的學習方式,孩子的成績一般都不會太差。

良好的學習方式中就包括了孩子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舉一反三的能力,這能夠讓孩子更高效的學習和掌握一項新的知識內容。這對於只懂得用死記硬背、題海戰術的孩子來說,懂得用學習方式制勝的孩子,學習壓力上就會輕鬆很多。

最後,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理解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壓力,從小學到初中再進入高中,這不僅僅是知識難度的加深,更是周圍環境競爭力的增加。雖然好的成績意味著更好的前途,但我們也應當了解孩子實際的學習能力,不要給孩子製造更多的學習壓力。

重要提示:在孩子的學習生涯中,小學、初中、高中的知識是一步步增加並且難度也是一級級遞增的,孩子想要保持好的學習成績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而越是到後面就越是追求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同時也要求孩子要擁有良好的學習方式才能保持好的成績。

今日話題:各位家長,你對於自己孩子的學習期盼是怎樣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32a37fa3007479c82265c3d763094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