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會議前的黨中央,為什麼叫「臨時中央」?

2023-12-10     陳冠任

原標題:遵義會議前的黨中央,為什麼叫「臨時中央」?

遵義會議前的黨中央,為什麼叫「臨時中央」?

這源自於黨中央的一系列重大變化。

遵義會議前的黨中央,本是1928年在莫斯科召開的黨的六大選舉出來的中央政治局,由向忠發、周恩來等人組成。但是,1931年,黨中央機關接連發生兩件重大事件:一是3月,負責中央特科的顧順章被捕和叛變,使得黨中央機關損失巨大;一是6月,總書記向忠發被捕又叛變,敵人在上海大肆追捕黨中央負責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安全,中央領導人之間不得不暫時斷絕了來往,整個工作幾乎陷入停滯。

由於在上海的中央委員會和政治局委員都不足半數,中共中央根據遠東局的提議,決定成立臨時中央政治局,由博古、張聞天、康生,陳雲、盧福坦,李竹聲六人組成,以博古負總責。

隨後,報經共產國際批准,9月下半月,以博古負總責的臨時中央在上海成立。

由於白色恐怖,博古等人的臨時中央在上海也待不下去,有關人員開始先後前往中央蘇區。他們到達中央蘇區後,也一直沒有召開黨中央領導機關的改變會議,並且一直由年輕的博古負責。於是,這個中央到遵義會議前,一直被稱為臨時中央。

陳冠任著、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大河向東:他們為什麼追隨毛澤東》和《大河向東:他們為什麼凝聚在毛澤東旗幟下》(兩書為一套)記述了黨中央機關及其人員的這個變化前後過程。該書為該社的年度暢銷書,銷量已過百萬冊,為讀者喜愛的紅色歷史暢銷書。

(友情提示:該書已出現盜版,謹防低價盜版書,請到正規渠道購買「自營」圖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1eaf8b3fb893d719de48289b04bca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