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總不會打仗?手下上將說:以七千人殲敵一萬七,誰能做到?陰陽怪氣!

2023-12-07     陳冠任

原標題:陳老總不會打仗?手下上將說:以七千人殲敵一萬七,誰能做到?陰陽怪氣!

陳老總是新四軍軍長、華野司令員、三野司令員,在紅軍時期還當過軍長、江西軍區司令員。可是,一直有一種奇談怪論:陳老總不會打仗。

對於這種奇談怪論,陳老總手下的那些將領是不服氣,也是不認可的!

1987年4月,《新四軍史料叢書》編審領導小組在南京召開擴大會議。編審委員會主任葉飛上將在大會上專門就這個問題講了一大段話。他的話是:

「陳毅同志的作用,他是軍長,名副其實起了軍長的作用。後來有什麼陳毅同志不能打仗的說法,七七八八的說法,是無理的。陳毅同志在軍事上的作用,在初期、前期和後期都是相當突出的。前期,他堅決執行了中央的『五四』指示。黃橋決戰是陳毅同志指揮的,我有這個發言權,不能不講。現在為了編這部叢書,我更多地理清了當時那些錯綜複雜的情況的來龍去脈,更感到黃橋這一仗不容易打,不簡單。黃橋決戰時,韓德勤是什麼決心呢?是集中他的主力,即八十九軍全部,還有一個翁達旅,全部拿出來了,要首先解決江南北上的部隊,然後再回頭對付北面的八路軍,對付黃克誠的部隊。就當時兵力來說,我們不占優勢,敵人是一萬七千人,我們三個縱隊只有七千多人,戰鬥部隊只有五千多人,實際上是以五千對一萬七千。一般打這樣一個殲滅戰起碼要有三倍於敵人的兵力,我們沒有,可是還是打了一個很漂亮的殲滅戰,全部消滅了韓德勤的主力。

臨到決戰時,有三種意見,第一個意見是項英發來的電報,還是他那一套,跟郭村戰鬥時的態度一樣,不贊成打,說根本不能打,要打就是破壞統一戰線,我們在皖南就沒有辦法了。這是項英的意見——反對黃橋決戰。第二是少奇同志的意見,他是主張打的,但他主張陳毅同志固守黃橋一到兩個星期,等八路軍南下部隊即黃克誠的部隊到達以後再殲滅敵人,這就要固守待援,和郭村戰鬥時給我的指示一樣的意思。第三是陳毅同志的意見,他主張單獨決戰,認為八路軍現在距離很遠,只能作戰略上的配合,不可能作戰役上的配合,還是由蘇北指揮部在黃橋單獨決戰。他的意見都直接報告毛主席、黨中央了,中央最後批准陳毅同志的意見。黃橋決戰就是這樣打起來的。這是關鍵問題。我們在黃橋決戰時的部署是這樣的:三個縱隊,陶勇的三縱隊守黃橋,一、二縱隊,就是我這個縱隊和王必成的縱隊作突擊部隊。陳毅同志的指揮所在嚴徐莊。當時陶勇的三縱還不夠充實,怕擋不住,影響全局,於是我提出從一縱隊抽出一個團,歸陶勇的縱隊指揮守黃橋,但陳毅同志不同意從一縱抽去一個團加強陶勇的縱隊,因為這會削弱突擊部隊的兵力。粟裕同志提出他本人到黃橋坐鎮,陳毅同志同意了。」

會後,陳毅的老部下王昊與葉飛一起散步。王昊說:「我懂得老葉你講這段話的用意:以黃橋決戰為例,說明陳毅的戰略決策、戰役組織和戰鬥指揮的全面的軍事才能。一方面是揭穿一些人的無恥讕言;另一方面也澄清一些人以局部代替全局,把黃橋決戰的勝利歸之於某個局部戰鬥而忽視整個戰略決策、戰役指揮的片面說法,這在客觀上起到了誇大某一指揮員的作用,從而貶低了陳老總的主要作用。」

這時,葉飛上將冷笑了一聲,輕蔑地說:「以七千人殲敵一萬七,哪個人能做到?陰陽怪氣的傢伙們懂得什麼?政治理論上一竅不通還侈談軍事!」

陳冠任著、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元帥:解放軍十大統帥鮮為人知的歷史》一書記述了陳毅指揮的諸多大仗及其他運籌帷幄的軍事才華,該書為該社的年度暢銷書,銷量已過百萬冊,曾經名列中國軍事暢銷書熱賣榜第一名(如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1591956f852de27b4000ae993ac2d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