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到了中伏,果然到處都像下火。
這兩年的夏天特別炎熱,用炎炎夏日來形容,已經不準確了。
如同被塞進了蒸籠,一點風都吹不進來。
所以,白天一般不出門,在工作室里吹空調。
一邊吹一邊還要感慨,這種天出門,好作孽。
夏天的標配,除了空調,還有涼茶。
觀察了一下,身邊很多人都會成箱成箱地把涼茶買回家,放在冰箱裡,沒日沒夜地喝。
到了六七月,最暢銷的,估計是王某吉牌的涼茶了。
他們喝涼茶的理由還很理直氣壯:夏天火氣大,喝涼茶可以去火……
或許是因為,時下大家都處在一種亢奮的狀態,處在一種火氣動不動就往上冒的狀態。
各種涼茶飲料,就這樣應運而生,火遍大江南北。
可喝的時候,根本不會去思考,涼茶到底去什麼火,而自己到底上的啥火。
另外,糖分含量超標的涼茶飲料,喝多了究竟是養身還是傷身?
相比之下,喝一些性平和的白茶,或許更舒服。
《2》
夏天喝新白茶,清新爽口,消暑解熱
入夏以後,茶桌上總是離不開新白茶。
白毫銀針、白牡丹、春壽眉,每天換著喝,好不快活。
今天徜徉在白牡丹溫柔雅致的花香里,明天迷醉在春壽眉甜美清郁的花香里,後天拿出一泡白毫銀針,體驗毫香清瑩的美妙。
簡直是,亂花漸欲迷人眼。
新白茶的營養物質充沛,尤其是茶氨酸,所以喝起來,有一種鮮爽甜潤的味道。
身處悶熱的南方夏季,上蒸下煮,正是需要一碗能夠解暑的茶湯。
白茶不炒不揉的簡樸工藝,不僅保留了天然物質,還最大化的呈現出白茶的原汁原味。
沒有太多的人為干預,也沒有修飾,便是如同「清水出芙蓉」般的湯感。
不管是身處空調房,還是從室外回來,一杯新白茶,瞬間讓身體沁涼舒爽。
呼吸間,仿佛喝下的是一杯飄著新鮮薄荷葉的湯水。
不過,很多人對於新白茶都有顧慮,擔心性寒涼,喝多了胃寒。
首先,比起涼茶,新白茶肯定是和「寒涼」不沾邊的。
既然能夠接受各種草藥帶來的「下火」功效,就不必擔心新白茶會傷胃了,根本就是小巫見大巫。
前面提到,白茶不炒不揉,同時也沒有殺青。
判斷一款茶葉「涼」還是「不涼」,主要看的就是茶多酚的含量,與殺青工藝有關。
茶圈中,一直有茶友反映說,綠茶喝了胃不舒服,太寒了。
實際上,正是因為綠茶有殺青,不發酵,大量的茶多酚刺激了胃黏膜,從而導致胃黏膜收縮,引起了不適感。
但白茶沒有殺青,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被保留了下來,能夠帶領著茶葉當中刺激性的物質,一天一天轉化。
所以,白茶在正常的環境下,密封乾燥,體內的茶多酚會慢慢減少到一個正常的值。
這個過程不需要太久,一兩個月就足夠了。
正常人的體質,都可以接受新白茶。
不寒也不涼,夏天適當喝一些,身體還很舒服。
《3》
夏天喝新白茶,選擇豐富,體驗最本真的滋味
新白茶中,有白毫銀針,有白牡丹,有春壽眉,各個等級,有些還是來自特殊節氣的茶。
它們的口感不同,香氣各異。
其實,在新白茶階段,想要收集到比較完整的白茶體系,是相對容易的。
如果到了一年、兩年以後,某些茶已經早早售罄了。
這對於那些喜歡收集的茶客來說,可能要哭暈在WC了。
村姑陳的喝茶習慣,一般是輪著喝。
或者,根據當天的狀態來決定喝什麼茶。
比如,晚上沒睡好,早上沒精神,就泡一碗茶氨酸含量最豐富的白毫銀針,給自己補充元氣。
再比如,中午吃得太油膩了,腸胃不舒服,就泡一杯白牡丹,用花香來清清口腔,用茶氨酸和適當的茶多酚,來解膩。
再再比如,晚上散步回來,有點口渴,就泡一杯春壽眉。
春壽眉中的花香、草藥香、毫香,層次豐富,湯水淳和,給一天畫上完美的句號。
剩下的茶湯,如果喝不完,還可以泡一張面膜,敷在臉上,這是比很多大牌護膚品還要優秀的補水神器。
而且,在新茶階段,各個品類的香氣和滋味特點都很鮮明。
它們像春天萌發出來的野菜般,充滿了葉綠素和生機,充滿了鮮活鮮嫩的風味。
好似要把整個太姥山的春天,都容納在一杯茶湯里。
如蘭似桂,清郁芬芳。
在這個天氣熱得不正常的夏天,喝一杯新白茶,回憶春的美妙和嬌俏。
也在四季輪迴里,追思春意萌動。
《4》
夏天喝新白茶,沖泡簡單,懶人專屬
理論上來說,沖泡白茶的標準流程,還是用蓋碗功夫泡。
燙壺溫杯,稱茶投茶,沸水沖泡,快速出湯,瀝干茶湯。
不過,鑒於夏天天氣太熱,大部分人都懶洋洋地,能不動則不動。
從外面回到家裡,滿身大汗,想要喝一杯茶,想到去洗茶具、抓茶葉,就覺得麻煩。
喝茶的熱情,也被澆滅了一大半。
還不如直接喝一杯開水,更加簡單直接。
況且,渾身燥熱的狀態下,也很難馬上平靜下來,坐在茶桌前面,為自己泡一碗茶,認真品味。
所以,取而代之的,就是玻璃杯沖泡,或者大壺沖泡。
一個人的話,建議用玻璃杯。
人比較多的話,則就換成容量更大的大茶壺。
沖泡方式大致相同,抓幾根干茶投進去,再注滿開水,大約等待一兩分鐘後,就可以喝到一杯香氣四溢的茶湯了。
唯一的區別,就是茶水比例的控制。
玻璃杯的容量通常比較小,在300毫升左右,而茶壺比較大,投茶量也要隨之增加。
當然了,具體的投茶量,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調整。
如果一開始不知道要放多少茶葉,先遵循一個原則——宜少不宜多。
玻璃杯泡或者大壺泡,畢竟是悶泡,無法做到茶水分離。
若是投茶過量,很容易造成整杯茶湯變得濃釅苦澀,口感不好。
酷熱難耐,雖說「吃苦」能消夏,但苦茶還是不要輕易嘗試了。
另外,在辦公室里或者出門的時候,不方便隨時喝茶。
用一個隨行杯,放適量茶葉,帶著出門,隨時補充水分,也不至於中暑。
《5》
人人都在問,夏天該喝什麼茶。
興許在每個人的內心角落,都有一個「白月光」。
那是最佳的選擇,不論什麼季節,都想喝,都願意喝。
而新白茶,絕對是夏天飲茶的不二之選。
並且,要趁熱喝,不建議貪涼用冷泡法。
夏天喝熱茶,以熱制熱,健康消暑。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