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驚!親身做實驗的2023渥堆白茶,看上去比2020白露還像老白茶

2023-09-10     小陳茶事

原標題:吃驚!親身做實驗的2023渥堆白茶,看上去比2020白露還像老白茶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前天在茶山,小夥伴們興沖沖地採下了一手提籃的2023白露茶青。

碧油的,油亮的,有芽有葉的,白茶青葉。

很難采,今年的白露茶生長狀態參差不齊,同一株茶樹上採下來的,也未必就是同一個等級,有牡丹王,有一級白牡丹,有壽眉。

但天氣真好,藍天白雲,碧空如洗,長空萬里,微風拂面,陽光雖然普照,照在皮膚上卻絲毫沒有灼熱感。

這種天氣,最適合日光萎凋白茶。

日光萎凋並不是曝曬,而是讓茶青接受適度的、溫和的、日光照射。

曝曬會把茶青曬傷,曬壞,流失掉養分。

溫和的陽光撫慰,才會讓青葉得到最恰當的啟發,繼續光合作用,繼而生成更多有益物質。

這樣的白茶製成之後,才會以綠色為主,身上的白毫才會清晰可見,沖泡之後,才會香清甘活,把陽光的味道浸出來給你喝。

《2》

誠然,傷害白茶青葉的,除了曝曬之外,還有一種,就是渥堆。

渥堆,顧名思義,就是把採下來的青葉,堆積在一起,不通風,不散熱,悶著。

許多人認為,渥堆是熟普的工藝,所以,「渥堆是一種工藝」。

這裡其實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

不同的茶類有不同的工藝標準和工藝要求,對熟普而言,渥堆是工藝,但對於白茶而言,渥堆可不是什麼工藝。

不但不是工藝,還是偷懶、不認真、不負責等等行為的代名詞。

白茶採下來之後,要及時攤晾,要薄攤薄晾,這樣才便於它通風、透氣、順暢走水。

只有走水順暢了,白茶青葉當中的那些不必留下來的物質,才會大量離開青葉,散俟到空氣中。

反之,如果沒有及時攤晾,反而將它漚起來,堆起來,渥在那裡,悶著不通風不透氣,還不讓葉片舒展,就只會讓茶青的葉脈大量損壞,讓走水的通道受阻,讓大量應該離開青葉的物質滯留在葉片細胞內,生成不好的口感。

尤其,這些該離開而因葉脈受損沒有而滯留下來的物質,還會與渥堆時生成的大量水汽產生物質交換,生成新的、不好的物質——比如臭青味,比如漚青味,比如....(具體詳見知網)

《3》

所以,這次,我們做了個實驗。

采了一手提籃2023年的白露茶青,故意不及時攤晾,早晨采的,到了傍晚還不攤。

就讓它們呆在手提籃深深的兜里,就這樣悶著。

其實籃子的口是敞開的,並沒有封閉起來,茶青們還是可以通過籃子口來進行呼吸的。

這籃子茶青我們就放在茶園的地上,不管它,不理它。

到了晚上八九點,才將它攤晾在一隻竹編的水篩里。

攤的時候就已經感覺到茶青葉片們綿軟,發軟,塌塌的,沒活力了,不像剛採下來的時候那樣油光發亮,那樣硬氣挺闊,那樣朝氣蓬勃。

並且,青葉上有了明顯的摺痕,像是一張白紙,放在書包里被揉皺了的感覺。

這就是葉脈受損了,這下子,多餘的物質出不去了,走水不會那樣順暢了。

當然這些都不是最明顯的變化。

最明顯的變化了,這些青葉當中,有大部分,顏色變紅了,變咖了。

它們生在樹上的時候是綠色的,採下來時也是綠色的,但被渥了這大半天之後,葉子就變色了,變成磚紅色,變成黃咖色。

怎麼看都不新鮮了。

怎麼看,都不像是當年的新白茶了。

等它徹底乾了之後,不知情的人,會以為這是老白茶。

半仙們掐指一算,估一下,會告訴你,這是2019年的。

《4》

今天中午,我把這籃子渥堆過的、差不多要乾了的2023白露茶的茶青,和2020年的白露茶成品,放在一起,做了對比。

一比,嚇了一跳。

渥堆的2023白露茶,比沒有渥堆的2020年的白露茶,更像是「老白茶」。

不比莖葉的厚度,整碎度,干度以及焦脆度,只比顏色,我們會發現,渥堆的2023白露茶,整體顏色更深,有綠葉,但綠葉較少,大部分葉子偏紅、偏咖啡色。

而自然萎凋薄攤薄晾沒有渥堆的2020白露茶,相比之下總體顏色更綠,更鮮活,更靈動。

把對比圖放到素人群里,有的人根本看不出兩種茶的區別,以為是同一種茶;還有人看出來區別了,看得出其中一筐比另外一筐顏色深,但,他們普遍以為顏色深的那筐茶,年份更老些。

這就是被帶偏的、當下約定俗成的觀念:老白茶顏色會比新白茶更深。

所以,他們認為渥堆的那筐茶年份更老。

這也正是無數人前赴後繼把採下來的茶青進行渥堆的原動力——消費者認可啊,市場接受啊。

知道真相的村姑陳,內牛滿面。

《5》

渥堆的茶青顏色更深,看上去年份更老。

而渥堆的茶,更簡單易得,更容易製作,成本更低。

所以,市場上越來越多渥堆的白茶,在市場導向下,它們紛紛被冠以老白茶的名號,行銷於市。

聰明的人,用成本更低的渥堆白茶,輕易就撬動了老白茶這塊巨大的市場蛋糕。

賺個盆滿缽滿。

至於白茶的未來,他們是不考慮的。眼下的利益,比長遠的利潤,更值得珍視。

他們會用村姑陳常用的那句話來回答你:擔當了身前事,何計身後評?

白茶的未來如何,關我P事?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8175768206f1547300d27e87c1142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