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全線下跌,「長牛」還在嗎?

2023-09-27     巴倫周刊

原標題:美股全線下跌,「長牛」還在嗎?

「推動股市長期回報的是顛覆性創新,不是收益率曲線。」

周二(9月26日),道指收盤下跌388點,跌幅1.1%,創下自3月22日以來最大單日百分點跌幅,標普500指數收跌1.5%,納指收跌1.6%。

標普500指數較7月創下的年內高點下跌超過7%,周二收於6月8日以來的最低水平。

股市下跌和美聯儲最近釋放的「更長時間維持高利率」(higher for longer)政策立場有很大關係。最新公布的標普Case-Shiller房價指數顯示,7月美國房價自2月以來首次高於上年同期水平。強勁的房地產市場意味著美聯儲不得不長時間維持高利率,因此房價上漲對股市來說是一個不利因素;與此同時,9月消費者信心數據表現疲軟。這些數據進一步為美聯儲的政策立場提供了支撐。

周二,和聯邦基金利率高度相關的兩年期美債收益率從5.12%最高升至5.16%。

Seaport Research Partners宏觀策略師維克多·科塞爾(Victor Cossel)評論說:「自美聯儲政策會議召開以來,市場情緒持續惡化。」

市場最擔心的是,「更長時間維持高利率」將導致美國經濟走軟,進而給企業盈利帶來傷害。

要想看到「長牛」,標普500必須突破7月高點4607

今年標普500指數已上漲約12%,主要因為獲得了這樣一種觀點的支撐:雖然短期內美國經濟增長將受到衝擊,但很快就能趨於穩定。

持樂觀看法的市場人士認為,美聯儲加息已接近尾聲,美國經濟仍在增長,有助於企業盈利普遍增長,與此同時,今年推動股市走高的大型科技公司將獲得人工智慧的額外提振。

不過,目前股市面臨幾個障礙,投資者能否看到一個長期牛市取決於標普500指數能否突破一直難以突破的一個關鍵水平。

標準普爾500指數目前略低於4300點,低於今年7月觸及的4607點左右的盤中高點。美聯儲明確表示在更長時間內維持高利率是標普500指數下跌的主要原因,這意味著經濟和企業利潤需要更長時間才能重獲增長動力。

為了證明投資者對長期上漲的希望是合理的,標普500指數必須突破7月高點,但之前幾次突破高點未果清楚地表明,在這一水平幾乎沒有買家,說明投資者對經濟和盈利前景缺乏信心。

這些疑慮可能導致標普500指數進一步下跌,尤其是在該指數周二跌破4300點之際。今年早些時候買家曾在標普500指數觸及4300點時蜂擁而至,將該指數推高至這一水平的上方,但這一次買家沒有出現。

ICAP首席技術策略師沃爾特·齊默爾曼(Walter Zimmerman)說:「目前,多頭需要看到標普500持續上漲並且果斷突破4607點。"

如果在經歷了過去幾個月的劇烈下跌後,股市接下來能在一段時間內持平,這也將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說明買家開始入場,標普500指出有望很快會漲至4607點上方,但在此之前,沒人能確信新牛市已經開始。

創新才是美股長期回報最大的推動力

今年一路上漲的美股在8月和9月遭遇挫折。9月迄今為止,道指、標普500指數和納指均累計下跌,此外,自從8月1日道指創下52周新高以來,三大股指在接下來的兩個月里均未能創下52周新高。

一些投資者擔心高利率會繼續拖累股市,但DataTrek Research聯合創始人尼古拉斯·科拉斯(Nicholas Colas)提醒投資者,不要只關注利率和美聯儲政策。

科拉斯周二在研報中寫道:「科技股的估值有時候會隨著利率上升或下降,但創新並不在乎收益率曲線。在市場艱難適應高利率之際,投資者不應忘記,推動股市長期回報的是顛覆性創新,不是收益率曲線。」

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指是9月迄今三大股指中跌幅最大的,但科拉斯指出,20世紀70年代也是一個高利率和高通脹時期,當時美債收益率比現在還高,但70年代也是一個技術進步的黃金時代(HP-35計算器和Apple II個人電腦問世)。從1971年納指問世到90年代末,該指數不僅上漲了近50%,而且跑贏了標普500指數。

科拉斯指出,在由摩爾定律主導的十年里,股市的長期回報和10年期美債收益率毫無關係。

這樣一來就更容易理解科技「七巨頭」——蘋果(AAPL)、亞馬遜(AMZN)、Alphabet (GOOGL)、Meta Platforms (META)、微軟(MSFT)、英偉達(NVDA)和特斯拉(TSLA)——股價飆升背後的原因,對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跨行業變革力量的熱情激發了投資者的興趣。

換句話說,自20世紀70年代袖珍計算器問世以來已經過去很長時間,幾十年後,現在的技術也會顯得過時,幾年後,投資者最近對股市下跌產生的擔憂也是如此。

科拉斯說:「利率和其他宏觀因素當然很重要,但人類的創新是一股更強大的推動長期股票回報的力量。值得慶幸的是,企業家和技術專家並不太關心10年期美債收益率的走勢,因為他們正在打造下一批新穎且具有顛覆性的業務。」

科拉斯並不是唯一一個認為大型科技公司漲勢還沒結束的人,盈利上調等因素是科技股的看漲信號。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公司(UBS Global Wealth Management)美洲首席投資官索利塔·馬切利在周二的報告中寫道:「跨行業的技術顛覆為投資者創造了增加長期投資組合增長潛力的機會。在技術領域,我們關注軟體、網際網路和基礎設施領域的顛覆者,因為人工智慧的影響不僅限於掌握相關技術的公司和平台,還包括軟體和解決方案供應商。」

未來科技將不斷改變人們的生活,也將繼續成為推動股市回報的一個重要因素。

文 | 巴倫周刊

編輯 | 郭力群

版權聲明:

《巴倫周刊》(barronschina)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和金融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9a75666c1941f18b1dca097ce86240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