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如何才能喝到好茶?看完這6個注意事項,請管好自己的錢包!

2023-09-24     小陳茶事

原標題:新手如何才能喝到好茶?看完這6個注意事項,請管好自己的錢包!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臨近中秋,市面上出現了大量的茶禮。

如今人們過中秋的儀式感,除了吃月餅,還有喝茶。

家人齊聚一堂,在歡聲笑語中,品茶聊天。

順便,還能賞月。

氛圍是有了,但你真的會喝茶,懂喝茶嗎?

喝茶看似簡單,卻是一門複雜的學問。

尤其是剛入門的新手,如果不注意細節,非但無法體驗到好茶的韻味,還會適得其反。

今天就來了解一下,喝茶的6大注意事項。

希望每個看完的朋友,都能有所收穫,走上正確的喝茶道路。

注意一:不盲目跟風喝茶

市場的風向,是瞬息萬變的。

想當年,鐵觀音還是茶界一哥,紅透大江南北。

它從安溪走出福建,走向了全國各地茶友的茶桌上,走進了大家的心中。

自那時候起,就有了大量跟風喝茶的情況。

因為看到自己周圍的人都在喝,於是自己也去喝,不管喜不喜歡。

現在,鐵觀音歸於平淡。

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大家審美疲勞了。

人都是喜新厭舊的,當生活水平提高,選擇更豐富的時候,鐵觀音就不是唯一受歡迎的人。

越來越多人開始喝武夷岩茶,喝福鼎白茶,逐漸轉移了注意力。

如此一來,反倒是讓那些真真正正喜歡喝鐵觀音的「真愛粉」,嘗到了品質優秀的茶。

所以,總是跟風,沒有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便很難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茶葉。

注意二:不必把喝茶複雜化

茶圈中,很多人把喝茶這件事情,刻意變得複雜。

比如,對於新手而言,明明一套簡單的瓷質茶具,三位數就能拿下。

可偏偏有人推薦大家去買某某材質的杯子,說能軟化水質,某某金屬的燒水壺,能殺菌消毒……

無形之中,增加了成本不說,還本末倒置了。

茶具應該是為茶葉所服務,只要能完整地呈現出香氣和滋味,價格不需要太貴。

又比如,有些人愛說茶氣。

無論喝什麼茶,他們判斷一款茶葉好不好的理由,就是茶氣很足。

而關於茶氣,大部分人的理解就是,要麼容易出汗,要麼口味重。

總之,各種玄之又玄的說法,讓一些真心想喝茶,卻又擔心自己喝不懂的人,望而卻步。

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有時是庸人自擾,有時是別有用心。

村姑陳建議,學習喝茶,不必想太多。

比起看理論知識,認認真真喝一泡茶,感受其香氣滋味,更有利於豐富自己的經驗。

注意三:儘量選容錯率高的茶

有一些「不差錢」的茶客,即便剛剛入門,眼光也比較高。

按照他們的消費水平,必定是要以高端茶作為開始的。

可是,萬事開頭難,喝茶也是如此。

高端的茶葉,由於產量稀少,市場上真真假假。

除了需要有財力支持以外,更重要的,是有辨別的能力,如果一味地「只買貴的,不買對的」。

那麼,大機率會被不懷好意的茶掌柜,狠狠地割韭菜。

另外,即便真的買到了高端茶,想要喝懂它們,同樣不容易。

就拿白茶中的白毫銀針來說,不少新人都對其抱有很高的期待,視作白茶界的「王者」。

可到了喝茶的時候,往往又會失望。

因為覺得太淡了,喝不懂,接受不了。

實際上,白毫銀針是最能體現白茶「鮮、香、醇、爽」風格的一個品類,最具代表性,同時也最難喝懂。

相比之下,反而是價格更實惠一些的壽眉,更容易讓大家喝明白。

馥郁的甜花香,濃郁淳和的湯水,讓剛剛入門的學會新手接受白茶的美好。

因此,壽眉就是白茶界中容錯率最高的品類。

注意四:比起品牌,更應該看重品質

經常有新茶友來問:xx品牌的白茶怎麼樣?是真的嗎?品質怎麼樣?

每到這個時候,村姑陳都會覺得很困擾。

正所謂,知道的秘密越多,身上的負擔就越大。

都是同行,如果刻意講別人壞話,豈不是顯得自己很小心眼?

當然,市場上有靠譜的品牌,認認真真做質量,一分錢一分貨,也有不靠譜的品牌,資金都投入到廣告費了,名氣響亮,質量堪憂。

我們也能理解新茶友的心理,在不熟悉的情況下,優先選擇大品牌,踩坑的幾率低。

不能說百分百不會踩雷,但至少能減少50%的機率。

所以,在看重品牌的同時,更要懂得看品質。

白茶的品質,由三大因素構成,產區、工藝、儲存。

只有當這三個條件都達到「優秀」,那麼這款白茶,才能算是好白茶。

如果只有一點達標,比如茶青原料優秀,但製作工藝粗糙,最終的成品茶,品質依然不怎麼高。

喝茶是喝香氣,喝湯感,而不是為了虛榮心喝名氣,喝品牌。

注意五:合理囤茶,理性消費

如今,愛茶之人的家裡,多多少少都會囤一些茶葉。

即使幾個月不買茶,也能保證自己有餘糧,不會無茶可喝。

多備一些自己喜歡的茶在家裡,很有安全感。

但囤茶,不能盲目地囤,過度地囤,要按照一個原則——理性。

我知道,現在的茶葉,一天一個價格,特別是熱度高的茶,漲價的速度非常快。

可能去年才賣500塊錢一斤,到了今年,已經快要1000塊錢一斤了。

故而,為了節省喝茶的成本,有必要儘可能多買一些。

即使是這樣,也要是自己能在保質期內喝得完的量,並且確保是品質優秀的茶。

品質不好的茶葉,或者存著存著就過期了的茶葉,非但沒有給自己省錢,反而是浪費錢。

外界囤茶的另外一個原因是,「老茶」之風的盛行。

除了白茶和黑茶,岩茶、紅茶甚至綠茶,都想來分一杯羹。

現實是,有的茶能長期保存,而有的茶必須在保質期內,趁著香氣滋味是最好的狀態喝完。

對於普通茶客而言,想要靠囤茶來致富,一夜暴富,根本不可能!

故而,理性消費,合理囤茶,才是王道啊!

注意六:認可好茶是有標準的

大家應該很熟悉一句話——茶無好壞,適口為珍。

本意是,茶葉沒有好壞之分,只是看你喜不喜歡,適不適口。

在某些場合下,這種說法是成立的。

久而久之,卻被曲解成了,茶葉沒有好壞的標準,也沒有所謂的劣質茶,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就好。

這個世界上,當然是有劣質茶的。

劣質茶除了價格便宜,其他方面,一無是處。

好茶,自然是有標準的,外形什麼樣,香氣如何,滋味如何,等等等等,都由國標約束。

而在標準的基礎上,再去談喜好,才是科學的。

可如果把個人喜好凌駕於標準之上,甚至無視標準,那就不行了。

或許這樣的盲目自信,一輩子,都難遇到真正的好茶。

想要買好茶,喝好茶,基本的知識還是要學點。

不管認什麼,都不如認品質來得靠譜。

香氣、滋味、韻致、顏色、條索、整碎,這些都是大家選購時,應該注意的地方。

不必像專家一樣,全身心地投入鑽研。

但學點皮毛,至少能讓你不被人當成韭菜,狠狠地收割!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869d97d40593fb7ed415766c8c632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