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曾經,某個世界500強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用自己的產品,占領市場高位。
成功的開始,也是他創業的第一階段。
然而,因為與其他管理人員產生分歧,遂被董事會趕走。
到了第二階段,也就是他二次創業。
收購了動畫工作室,用5000萬美金瘋狂輸血,成功上市,很多經典電影由此誕生。
其中有一部動畫電影,還是小侄子最愛的。
第三階段,回歸了原來的公司,並領導公司重回巔峰。
這個看似不可思議的故事,全是真實的。
而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蘋果公司的創始人——喬布斯。
縱觀歷史,有很多「夕陽紅公司」,過去風光一時,卻因為江郎才盡,漸漸被世人淡忘。
就像外界說的,巔峰過後,全是下坡路。
包括蘋果,包括微軟,都曾是夕陽紅公司,能夠二次崛起,完成自救,實在勵志。
在壓力下崛起,才能得到世人的矚目。
正如茶圈裡,白茶的復興。
曾經那位大宋朝皇帝最喜歡的茶界一哥,沉寂了漫長的時間,再次成為了「網紅」。
那麼,很多人好奇,為什麼呢?曾經默默無聞的白茶,為什麼如今能再次崛起呢?
村姑陳認為,和以下4個原因有關。
《2》
原因一:工藝簡樸,原汁原味
白茶的工藝,是六大茶類中最簡樸的。
不炒不揉,還不殺青。
整個的制茶過程,只有萎凋和烘乾這兩個主要步驟。
萎凋,是通過溫和的日光萎凋,將茶青鮮葉中大量的水分排出體外,順便把多餘的苦澀物質也一同帶走。
而這個過程,擱在武夷岩茶身上,就叫「走水」。
當然,萎凋≠暴曬,很多人覺得白茶是曬一曬就能喝的茶葉。
好比農家的自曬茶,茶青採下來以後,曬個兩三天,曬乾以後泡來喝即可。
其實根本不是,萎凋只是白茶加工的第一個步驟,並且還講究薄攤薄晾,離地晾曬。
烘乾,是用輕柔的文火,慢慢地把半成品的毛茶,內外都給烘乾烘透。
不能急火快烘,不然有可能會導致外層乾了而內層水分含量依然很高,甚至破壞茶葉的養分。
所以,在這樣溫柔細緻的呵護下,白茶的營養物質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下來,不會發生過多改變。
茶湯喝起來,能感受到許多天然的植物氣息。
比如,白茶的毫香,是它的品種香,一股類似野草、干蘆葦、玉米須的氣息。
又比如,白茶的花香,清麗脫俗,有層次、馥郁、清郁,細細辨去,能辨出十來種花的香氣蕩漾在其中。
再比如,白茶的草藥香,是百花蛇神草、夏枯草、鴛鴦藤煮水的香氣,純正純粹,不摻雜任何雜質。
這般原生態、原汁原味的白茶,與其他茶類有著截然不同的魅力,因此深受眾人喜愛。
《3》
原因二:白茶的分類簡單,新手容易弄懂
其實,新茶友最擔心的問題,就是自己開始喝茶以後,分不清複雜的分類。
越喝越糊塗,還會被茶掌柜坑,白白交了學費,最終還是沒有真正了解一款茶葉。
以武夷岩茶為例,除了市面上最「常見」的水仙、肉桂、大紅袍,還有很多古老名叢以及新培育的小品種茶。
光說慧苑坑裡,有史料記載的茶樹品種,就有兩千八百種之多。
每個品種,都有自己的品種特徵,都有獨特的香氣、滋味、韻味。
對於茶圈而言,這當然是件好事,百花齊放,花樣豐富。
但對於茶友而言,選擇雖然很多,可在沒有系統性地學習之前,很難選到自己喜歡的、適合自己的。
反觀白茶,可以說是六大茶類中最容易喝懂的。
首先,它分類簡單,就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貢眉這四種。
不像武夷岩茶,想要把幾千個品種全都喝過一遍,非常非常難。
其次,它產區簡單,就那幾個鎮子,幾個山頭。
一雙手伸出來,就能數完。
不像普洱茶,除了三大茶區和六大茶山,還有無數小山頭。
最後,它的等級標準,國標中就標註得十分詳細。
等級與等級之間,芽頭大小、葉片大小、香氣、湯感,都寫得一清二楚。
茶友在學習的時候,有參照的標準答案,買些回來喝一喝,自然就懂了。
《4》
原因三:沒有套路,市場透明
在外行人看來,茶葉是暴利行業。
尤其是到了茶掌柜手裡,賣多少錢,怎麼賣,利潤多高,全憑個人。
因此,也有不少低價收茶,高價賣茶的現象。
不過,這也僅僅是過去了。
如今,官方對於市場的監管越來越嚴格,每年也會發布福鼎白茶的市場參考價格。
從定價與漲幅上,就能看出白茶當年的平均價格,以及未來的大致趨向。
可見,白茶新茶的價格,十分透明。
表格寫得很清楚,就算是新手也能看懂。
另外,實在好奇的話,還可以在春茶季以及秋茶季的時候,親自去福鼎走一走。
走一圈就知道,茶青成本多少,人工費多少,加上製作、倉儲、運輸的費用,基本上就能推算出成品茶的零售價格。
之所以市場上的白茶,價格差別比較大,還受到產區、工藝、等級的影響。
產區環境好、制茶工藝精湛、等級高的白茶,售價自然更貴。
反之,產區環境差,粗製濫造,等級低的白茶,價格便宜。
一分錢一分貨,是亘古不變的道理。
況且,與綠茶、岩茶、普洱茶這些成名已久的「大佬」比起來,後起之秀白茶的價格,依然貼近大眾的消費水平。
只要消費者掌握了這個原則,就能明白自己接下來,該如何去買茶了。
《5》
原因四:收藏價值高,越陳越香
民間有句俗語,「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
也正是這句話,推動著福鼎白茶一步一步前進,擁有了如今的地位。
白茶之所以可以長期保存,是源於它簡樸的工藝。
沒有殺青,保留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所以茶葉在未來漫長的時間裡,可以不斷地進行物質轉化,陳化出新的養分,新的內質,新的風味。
我們喝白茶,除了看重香氣滋味,以及功效,也在乎收藏價值。
畢竟,按照現在的行情來看,年份越高的白茶,價格就越貴。
假以時日,老白茶漸漸漲價,超過了自己的預算,未來想要喝到一款優質的老白茶,那就困難了。
不如自己存一些好白茶,不僅節省了成本,還喝得安心。
論升值空間的話,荒野銀針、拋荒銀針、頭采米針,產量極低,極其稀有。
如果不在乎這些,那就存自己喜歡喝的白茶即可。
《6》
早些年,世人對白茶的觀感,唯有一個「淡」字總結。
要麼,就是覺得白茶不夠濃;要麼,就是覺得白茶不夠甜;甚至還覺得,白茶不夠刺激。
總而言之,沒有一個公正的評價。
彼時的白茶,也還是小眾茶,默默無聞。
即使它在六大茶類中,占著一席之地,但於茶圈而言,於茶客而言,依然只是個「小透明」。
滄海桑田後,大家認識到了白茶的閃光點。
它的內質豐富,香氣口感鮮爽,對身體的益處也更大。
或許,媳婦熬成婆就是這種感覺吧。
甩掉了一身壓力,終於能挺胸抬頭,真真正正的展示自己了。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