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出門旅遊,教你簡單方便的冷泡茶做法,30分鐘就能喝了

2023-09-30     小陳茶事

原標題:國慶出門旅遊,教你簡單方便的冷泡茶做法,30分鐘就能喝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身邊有位工作很忙,經常出差的朋友,給我們分享了一個懶人喝茶經驗。

據說,這種方法他已經從今年夏天喝到了秋天。

親測簡單方便,省事又好用。

具體做法,其實不難。

每次坐車出門前,帶一小瓶礦泉水或者純凈水。

等到過了安檢,上車之後。

擰開瓶蓋,簡單先喝掉一口茶。

不然,整個瓶子內滿滿當當都是水,不好操作。

留出空間後,再順著瓶口,往裡面放一小包茶。

茶葉的選擇,他一般是用老白茶餅的碎末。

因為他平時喝茶,喝老壽眉餅比較多。

完整350克的白茶餅,平時要分好多次撬開,才能喝完。

但不論撬茶技術再好,總會弄碎個別葉片。

一大餅茶喝到最後,能攢出不少碎茶。

這些碎茶別急著扔掉,收集起來,另有用途。

坐車出門時,旅行喝茶,剛好能派上用場。

《2》

看到這一幕,或許有人不理解。

碎裂成渣沫的茶葉,壓根不完整。

直接拿到車上泡,難道不擔心喝茶的時候,一口喝下去,滿嘴都是碎茶葉?

不不不,別這麼想。

用上隔渣袋後,就能完美解決問題。

為了合理利用碎茶,推薦大家到網上買入空茶包。

植物纖維製成的,更靠譜,不會干擾與影響茶味。

款式設計上,可選拉繩款,也可選內折款。

總之,只要像咖啡濾紙那樣,自帶細密濾網,足矣。

將茶包買到手,往裡填充適量碎茶。

按常見杯泡茶葉用量,每泡2克左右的碎茶,足夠應對大部分泡茶場合。

繼續回到開篇的懶人冷泡喝茶話題。

坐上動車後,將完整瓶裝飲用水,先打開喝掉一口,留出餘地。

再接著,往裡放入一小包碎茶。

擰上瓶蓋,隨意搖晃兩三下,靜置等到半小時到一小時,足夠喝上一杯有滋有味的茶品。

比起買現成的無糖瓶裝茶飲,更好喝。

比起喝橙汁、可樂、蘇打水等含糖飲料,0糖0脂,更健康。

比起從網上專門買冷泡茶包,將老白茶碎末利用上,性價比更高,並且碎茶原葉來源知根知底,喝茶更放心。

比起從動車上接熱水泡茶,瓶裝礦泉水的水質更好,哪怕不泡茶,單純喝水也很清冽甘甜。如果用動車上燒開過的自來水泡茶,水質一般,帶有一股「自來水味」,雖然能達到安全飲用標準,但直接泡茶,並不適合。

比起隨身帶保溫杯、快客杯、旅行茶具套裝等,他這種方法更省事,礦泉水瓶是一次性的,喝完就扔,半點不占行李空間,對懶人喝茶來說,再好不過。

比起直接帶葉片相對完整的好茶,碎茶包只要裝在密封袋內防潮保存,隨便往行李包里一塞,也不怕過安檢或者託運行李時,茶葉會被擠碎,反正本身就是碎茶葉。

比起完好的茶品,用碎茶來冷泡,實用性更高。因為葉片四分五散的碎茶葉,茶味浸出速度更快,平日用熱水泡茶時,經常要擔心,別將碎茶泡太濃,否則就不好喝。但常溫冷泡的話,完全沒這樣的苦惱,反正水溫低,茶味浸出速度和緩,哪怕稍微泡久了一些,味道也不至於濃苦……

《3》

聽完這樣的懶人喝茶分享,不知道大家是否狠狠心動?

中秋國慶相連的小長假到了,看了新聞報導,稱今年的小長假出行很火熱。

天南地北的車站、機場、動車站,都處都是人。

坐車長途出行,是很多茶客的假期日常。

喝習慣茶的老茶客,對好茶愛得深沉。

一日不可無茶,是很多人的日常。

出行期間,泡茶多有不便。

要帶上茶葉,帶上茶具,再帶上泡茶用水。

零零星星相加,行李負擔肯定不少。

要想「輕裝上陣」,朋友推薦的懶人版「礦泉水瓶冷泡茶」的做法,有可取之處。

但冷泡茶畢竟是冷茶,代替不了傳統熱茶的江湖地位。

茶友們在嘗試自製冷泡茶之前,要將這3個問題界定清楚。

一、pi胃不好的人慎喝冷茶。

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仲秋已至,秋意正濃。

值此時,日常飲食切忌貪涼。

尤其是胃不好、抵抗力弱的群體,更是不能盲目跟風喝冷茶、冷飲。

多喝熱茶,溫茶淡飲,相對會更適合。

二、泡開後3-4小時內及時喝掉。

常溫礦泉水瓶直接冷泡的前提下,如果是泡碎茶,泡上半個鐘頭左右,也能浸出大量茶味物質。

等一杯茶泡好後,要抓緊時間喝掉。

別放太久,耽擱飲茶良機。

要是在國慶期間,戶外出行,去爬山、逛公園,親近大自然。

這時候,手上一直拿著一杯泡好的冷泡茶,別放太久。

不然在室外陽光影響下,瓶內的常溫茶品容易悶變味。

再去飲用,風味全變,實在可惜。

三、不適合長期喝,熱茶才是主流。

如果覺得喝含糖飲料不健康,通過自製冷泡茶,代替可樂、橙汁、椰奶等,倒是可行之策。

但冷茶的定位,在茶圈略顯尷尬。

在常年喝慣好茶的老茶饕眼中,冷水泡好茶,得出來的只是一杯「溫吞水」。

當成解渴潤喉的飲料,隨便喝喝就算了。

談及細品,還是用沸水沖泡比較好。

《5》

近些年的茶圈,冷泡茶是屬於大熱門話題。

每到入夏,年年都會在茶圈爆紅。

網上經常能看到,有不少飲品博主在曬動態,分享各種精緻冷茶的喝法。

楊梅冰萃白毫銀針;

冰荔枝榨汁後,添入冰水,與正山小種混泡;

薄荷白茶用清水冷泡,放入冰箱,冰鎮3小時後再拿出來飲用……

各式花花綠綠的搭配,能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但這種冰鎮、冰萃的冰爽冷飲,千萬別跟風嘗試。

冷飲傷脾,多喝無益。

相對而言,常溫礦泉水冷泡的做法,相對要好一些。

正兒八經地喝茶,還是回歸傳統路線,用熱水泡茶比較好。

按胡建人習慣的喝茶方式,用蓋碗逐次沖泡。

沸水泡茶,逐道細品, 更能完整解鎖一杯好茶帶來的美妙!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ea02f8b8ecdf878b74b4096e4b662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