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岩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有茶友發來私信問:「昨天刮颱風沒出門,待在家裡閒著無聊,試了我2017年存的岩茶水仙,很不好喝,是什麼原因?」
這題麻花實在簡答不了。
影響茶葉後期風味變化的可能性因素,多到數不過來。
拋開儲存影響,被存壞了,跑氣、受潮,嚴重返青等系列原因。
從岩茶收藏這件事的出發點看,本身就是高風險的行為。
喝岩茶,原料決定上限。
市面上那些出了名的高端茶,背後出身無不赫赫有名,是正岩特別核心的山場。
同時,工藝決定岩茶品質下限。
做青熟過頭,「紅茶化」的問題茶,或者是焙火太急,出現焙空焙焦的情況。
明顯存在工藝不足的岩茶,先不說好喝不好喝的事,光是「能不能喝」就夠讓人頭疼了。
最後,存茶方式的選擇,決定一款好茶會不會被存廢。
如果買到手的岩茶,只是隨手放在抽屜或者雜物櫃,一放就是七年八年。
再次打開出來時,裡面的干茶到底會不會「存廢」?還真的不好說。
麻花覺得,除了資深岩茶老饕,以及陳茶愛好者。
存岩茶這件事,不適合普通茶友干,原因有以下4點。
《2》
一、「存茶要麼不存,要存就存精品。」
有茶友問,存岩茶到底要不要存高檔正岩茶?
非常有必要。不誇張地說,按麻花的個人真實想法,要麼不存,要麼精存。
這是一道非此即彼的選擇題。
如果一開始,只是看中一批水仙肉桂,價格便宜,但它們的山場不正,工藝也一般,湯感一點不厚。
在山場、工藝方面均沒有優勢的普通岩茶,哪怕你用了很大的心思,存放多年之後,也沒有太大意義。
醜小鴨能變成天鵝的故事,那是因為,它們本身就是天鵝。
同樣的,圈內有少部分走高端路線的老岩茶、陳年岩茶,之所以能在老茶客的圈子裡受追捧,大家看重的,肯定也不是它們的「年份老」,而是「品質好」。
但岩茶里,但凡品質高端的好岩茶,價格都不便宜。
真心想批量收藏,每年買好幾斤藏下來,需要有足夠財力支撐。
不然,單純為了喝點好茶的話,按泡、按盒買茶才是主流。
《3》
二、「盲目入手老茶風險大。」
以現在的市場行情看,好一點的岩茶,價格不便宜。
再加上,正岩核心山場的高端岩茶,產量一直上不去。
純料「牛肉」、「小牛肉」、「慧苑老叢」等,在招待客人喝茶時,哪怕隨便亮出 一泡,也能掙來不少面子。
站在大多茶農、茶商的角度看,本著「現金為王」的立場,將一批岩茶做出來後,如果在新茶時就很暢銷,沒有「捂盤不賣」的道理。
畢竟,春茶季請人採茶、挑茶、運茶、請幫工做茶、色選、買炭、打焙、多次焙火、包裝成本、倉儲管理支出等,這些一筆筆的帳單加起來,流水壓力可不輕。
所以,茶友們在買岩茶時,千萬別盲目相信那些,自家存了七年、八年、上十年,才「開倉分享」的套路。
這種庫存茶里淘到寶的幾率,比刮彩票中獎率還低。
買茶時,還是老實優先近三年的岩茶入手更穩妥。
《4》
三、「私人藏茶不要想著後期變現升值的事。」
有段時間,經常收到這樣的私信。
大意是,求鑑定,求估價,詢問某某早年買的岩茶,放到現在能值多少錢?
對於這類問題,只能很遺憾地說,老岩茶的「水」比較深,很難估價。
尤其是那些,來源不明,山場不明,廠商信息不明的茶品。
只是有一個漂亮精緻的禮品包裝盒,其餘信息,一概不全。
這樣的茶隔著一個外包裝,根本沒法估價。
何況,不管是什麼類型的老茶,包括老普洱、老岩茶、老白茶等,從私人茶客手中轉手變現是一件難事。
因為,背後涉及到倉儲問題。
隨便存在某個角落,一直放到現在才翻找出來。
這樣的存茶方式,肯定達不到茶葉規範貯存的標準要求。
說得通俗些,在包裝未拆的情況下,裡面的茶葉有沒有變質發臭,誰都不可而知。
前景這麼不明朗,除非能獲取足夠信任度,不然很難實現轉手變現。
這一點,不論是對剛入門的新手,還是喝茶多年的老饕,都是一樣的。
私人存茶,出發點是為了滿足自己喝點老茶的話,無可厚非。
但談及後期升值變現,基本不現實。
《5》
四、「岩茶越喝嘴越挑,以前存下的茶已經不適合自己。」
和不少朋友在閒聊時,他們都反映過這樣的感慨。
喝岩茶的過程,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當你喝過特別好的正岩茶後,再回到原來的起點,實在喝不下那些高香水薄的外山品種茶。
哪怕自己一開始也覺得,它們也挺香挺好喝的。
畢竟,人的審美是會變的。
有一年,麻花接觸過一位資深老茶客,他從20年之前就開始存茶。
只不過,他當時存下的還是普洱。早年在存茶時特意存了不少大牌普洱。當年的想法是,存下來的茶夠自己喝一輩子,以後不用再買了。
沒想到,奧運年之後,古樹茶竟然火了。
再然後,很多小眾山頭,也跟著火了。
於是,只好一直不停買,買,買,再繼續買。
等到現在,哪怕自己手裡的普洱老茶,還有不少庫存,但每年還是少不了買茶。
就像買衣服打扮一樣,不誇張地說,麻花的衣櫃里,就算忍著10年不買新衣,也是夠穿的。
但從人性的角度看,最好看的衣服,永遠是下一件。
喝茶也是如此,不管普洱還是岩茶。
世上第一的超級好茶,永遠是自己沒喝過的下一泡。
所以,哪怕是藏點茶留著以後喝,也建議茶友們別低估了人性的喜新厭舊本質。
哪怕選擇收藏岩茶,也要適量而為,切忌盲目。
《6》
存岩茶是不是一個坑?關鍵看自己的選擇。
普通茶客喝岩茶,建議優先三年以內的茶,少喝老茶。
將一款接一款岩茶新品買回家後,建議找準時機,儘早趁著褪火後喝掉。
不可否認,現在很多岩茶是趁早喝掉比較好。
即便在做青透、焙火到位前提下,有的岩茶不容易返青,哪怕在不復焙前提下,也能放上三年四年,甚至更長時間。
只可惜,這種機率比較小。
同時,在久存很多年後,哪怕一款岩茶沒有返青,也沒有存壞,湯感甚至比新茶更醇厚沉穩。
但它的香氣閃光點,很難回到當初。
對很多以香為賣點的岩茶來說,存茶別盲選,趁著新茶褪火就趕緊喝才是最穩當的選擇。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