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雨水過去了,這幾天都是大晴天。
溫度不高也不低,早晚涼,正午曬,初秋的樣子,也熱,也涼快。
空氣清透,沒有霧氣也沒有霧霾。
當然,比不上太姥仙山,秋高氣爽,風輕雲淡,漫射光照耀茶山。
傍晚的霧,是最美的。
有時候,還伴著夕陽,朦朦朧朧,籠罩著滿山油綠,清風帶來陣陣茶香……
突然,李麻花很有默契地問我:「明天上不上太姥山?」
我想了想,最近工作有些多,要不等秋分吧。
所以各位茶友,又可以在秋分節氣當天,收到村姑陳由太姥山高山茶園帶來的一手消息。
秋天,也正是適合出遊的季節。
很多茶友都會選擇帶上保溫杯,再在裡面泡一杯自己喜歡的熱茶,隨時喝。
不可否認,杯狀的器皿,是公認的迄今為止,最便捷的外界飲茶工具。
但是,如何客觀看待保溫杯,如何正確使用保溫杯泡茶,同樣是個問題。
《2》
老茶客都知道,村姑陳以往是不鼓勵、不提倡用保溫杯泡茶的。
原因很簡單,悶泡,不適合好茶。
好茶應該用功夫茶具,用蓋碗快進快出,才能最大程度地泡出原汁原味。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之前有人跳出來說:「村姑陳,你太何不食肉糜了吧,普通人哪有時間像你一樣,天天這樣喝茶?」
頓時恍然大悟,對啊!
蓋碗泡茶固然好喝,誰又不想自己實現財富自由後,天天悠閒的泡茶、養花、打太極呢?
只是,因為某些眾所周知的原因,難以實現。
所以,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條件,並且有閒情,能自由地安排自己的時間。
尤其對於上班族而言,工作繁忙,很少有閒暇的機會能坐在茶桌前,認認真真地品嘗一泡茶。
但人必須要攝取水分,這是剛需。
所以你會發現,不管是在辦公室,還是到戶外,很多人都要帶一隻輕便的杯子。
可能是保溫杯,也可能是隨行杯。
不過,入秋以後,天氣漸漸涼快了,大多數茶友還是偏向於帶保溫杯出門。
旅行這麼疲憊的事情,若是沒有一杯好茶安撫自己,那可真真是對不起自己了。
因此,這幾年一直在想,有沒有一個折中的辦法——既能滿足大家用保溫杯泡茶的便利性,又儘可能地還原茶味,不苦不澀?
然後,我們推出了隨心泡。
用的是2017年春壽眉的料子,壓成如餅乾一般的大小和厚度。
正常來說,一片就能泡一個保溫杯。
出門特別方便,往杯子裡一扔,加滿開水,就是一杯熱氣騰騰的老白茶了。
泡出來的茶湯,又香又醇,關鍵還不苦澀。
隨心泡存在的意義,便是讓不懂泡茶,或者沒有條件泡茶的人,也能隨心所欲地喝好茶~
《3》
曾經以為,養生和保溫杯,是父母輩關心的事情。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但如今看來,全民羊生的時代,保溫杯已經是人手一個的配置了。
保溫杯的優勢很突出,能保溫。
若杯子裡盛放的是熱水,在之後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它都能保持穩定的溫度。
當然了,品質越好的保溫杯,保溫性能就越好。
一分錢一分貨,在任何行業都是王道。
況且,喝熱水是刻在基因里的事情。
雖然偶爾貪涼的時候,想要吃冰淇淋,喝冷飲,吃冰西瓜,但大部分時候為了身體考慮,還是要飲溫熱的水。
喝茶,也是一樣的道理,溫熱的茶湯自然是比冷泡茶更好喝。
不管是香氣,還是滋味,都更勝一籌。
正因如此,保溫杯才成為了大家難以捨棄的泡茶工具。
即便也有很多人知道,保溫杯泡茶是一種高溫悶泡,是一種比普通悶泡更暴力的方式。
這便是保溫杯的缺點,高溫會持續不斷地榨出茶葉的內質,太霸道了。
在漫長的時間裡,保溫杯里的熱水與茶葉,一直在親密接觸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茶葉的內含物質,也在大量浸出,持續浸出。
最後呈現出來的茶湯中,就會含有過量的茶多酚和咖啡鹼,不苦、不澀、不濃、不釅,才怪呢。
換個更簡單直接的說法,對比一下蓋碗和保溫杯泡茶。
如果說,蓋碗沖泡的標準,是110毫升的容量,搭配5克干茶,需要衝到十沖以上,用掉1L以上的水,才能把茶葉中絕大多數的養分給激發出來。
另外還有少部分養分,在茶葉與水短暫的接觸中,沒有甦醒。
這就需要我們再進行煮茶,煮葉底,把無限接近100%的營養釋放。
而相比之下,保溫杯的悶泡,水處在高溫的狀態下,一個杯子頂多500毫升水。
人家分十幾沖才能喝完的養分,被你濃縮到了一個保溫杯里,怎麼可能會好喝?
當然,或許內質不足的老白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掩蓋缺點。
真正的老白茶,營養豐富的老白茶,經不起如此折騰!
《4》
如何合理利用保溫杯泡茶或者喝茶?
首先,要控制投茶量。
除了前面提到的隨心泡以外,最好能根據自己的口味,來決定投茶量。
要記住一個原則——寧可少投,不可多投。
過量投茶,不僅僅是口感不好,長期喝濃茶更是對身體有負面影響。
特別是痛風症狀嚴重的人,喝了咖啡鹼含量高的茶,容易加重情況。
其次,要對保溫杯進行一個深度清洗。
保溫杯的內部比較難清洗,存在很多衛生死角。
如果沒有及時洗乾淨,就會積累下茶垢。
長此以往,茶垢會留下異味,影響後續喝茶的味道,甚至還會滋生微生物和細菌,對身體有害。
故而,保溫杯在每次使用之前,都要徹徹底底地洗乾淨。
使用完之後,及時清洗,並且放在乾燥通風處。
最後,保溫杯還可以用來單純喝茶,而非泡茶。
方法很簡單,用一個蓋碗泡茶,110毫升投茶5克,快進快出。
接著把泡出來的茶湯,統一收納在保溫杯里,滿足茶水分離的要求。
如此一來,保溫杯的責任就變得很單純了,就是給茶湯保溫而已。
不會因為長時間浸潤干茶,而浸出過量的內質,對身體造成負擔。
有條件的茶友,可以嘗試這種方法。
《5》
茶要趁熱喝,才能保留香氣和滋味。
在沒有條件用蓋碗泡老白茶,又想喝熱水的時候,保溫杯的作用就凸顯了。
當然,保溫杯泡茶是一把雙刃劍,就看各位怎麼合理利用了。
用得對,就能享受到一杯清香四溢的茶湯,還不傷身。
用錯了,便只能承受濃茶的刺激。
兩全其美的辦法,就是只帶茶湯,不帶茶葉,茶水分離,不濃不苦。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