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簡稱「石」,舊稱石門,是河北省省會、河北省的政治、經濟、科技、金融、文化和信息中心,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京津冀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
石家莊地處河北省中南部,東與衡水市接壤,南與邢台市毗連,西與山西省為鄰,北與保定市交界,位於首都北京西南方向,距離北京市主城區283千米。南北最長處148.02千米,東西最寬處175.38千米。位於北緯37°27′~38°47′(誤差±1′),東經113°30′~115°20′(誤差±1′)之間,截至到2017年,石家莊市實際總面積13504平方千米(不包括河北省直管辛集市面積960平方千米),其中,8個建置區面積2220平方千米。
石家莊市域跨太行山地和華北平原兩大地貌單元。西部地處太行山中段,面積約占石家莊市總面積的50%。東部為滹沱河沖積平原,轄區內大地構造,屬山西地台和渤海凹陷之間的接壤地帶,地勢東南低西北高,差距大,地貌複雜。西部太行山地,海拔在1000米左右,地勢高聳,京廣鐵路以東為華北平原的一部分。東部平原,按其成因屬太行山山前沖洪積平原,海拔一般在30-100米,其中辛集市北龐村海拔28米,是轄區內的最低點。
民間素有「天上龍肉,地上驢肉」的說法,形容驢肉之美味。驢肉的肉質細膩、味道鮮美,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肉類。李時珍《本草綱目》認為它具有補血益氣、滋陰壯陽、理肺通氣和止煩降燥的功效。如此講來,驢肉堪比肉品中的藥品了。以驢肉為主要食材,我國許多地方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傳統食品和地方名吃。
咸驢肉是河北省傳統的名菜。選料精全,製作細緻,色紅味美,軟而不爛,香而不膩,鮮而不腥。據傳在清朝道光年間,辛集市(束鹿縣)佃土營村有一家姓田的屠夫,搬至辛集附近的留雙營經營咸驢肉。每天下午先把要煮的驢肉放在冷水裡浸泡,每小時換一次水,直至水清肉白後放入煮鍋,浸煮十分鐘左右,再換水加花椒、大料、小茴香三味調料大火烹煮,待肉熟後撤火,用石塊兒壓好鍋蓋,然後慢火悶煮一夜,第二天早晨將煮熟的咸驢肉撈出,食時順肉切條,再切成片後即可食用。尤以驢板腸,驢中肋,驢花腱最為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