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仍不見停火訊號,俄羅斯仗著能源底牌堅持到底,反倒是立陶宛先認慫。其外長聲稱因冬季將到,歐盟失去了對俄羅斯的制裁興趣。
環球網消息,8月16日,立陶宛外交部長加布里埃爾·蘭茨貝爾吉斯接受了德國媒體的專訪,他向記者談論了自己對當前局勢的看法,字裡行間透露出了歐盟在應對俄羅斯問題上正在「失去興趣」。
蘭茨貝爾吉斯表示,儘管美國和歐盟對俄羅斯發起了史無前例的經濟制裁,但是由於歐美無法在短時間內找到理想的俄羅斯能源替代方案,因此留下了巨大的漏洞。也正是因為歐洲對俄羅斯油氣資源的依賴性,導致俄羅斯在受到經濟制裁之後,反而可以通過大量出口廉價石油而獲得更大的利潤。同時,歐洲各國又不得不接受普京的條件,使用盧布來購買俄羅斯天然氣。
儘管今年夏天的高溫打破了麗水記錄,但是我們都明白,接下來「winter is coming」。夏天即將過去,冬天還會遠嗎?
如果到了冬天,俄羅斯還是沒有屈服,那麼歐盟怎麼辦?難道真的讓歐洲公民去砍木材嗎?當然不可能。所以他們終究還是需要俄羅斯的天然氣。
如果這種狀況成為現實,對於歐盟來說,將會是一個災難性的後果,因為在寒冷的西歐,天然氣一刻也不能停,保不齊俄羅斯屆時會提出怎樣苛刻的條件。因此,現在的歐盟正在「失去制裁俄羅斯的興趣」一說,就是在暗指歐洲已經在研究和俄羅斯談判的方案了。
節目記者還詢問了關於俄羅斯物資通過立陶宛境內向加里寧格勒運送的情況。蘭茨貝爾吉斯則毫不掩飾地表示,很顯然,歐盟在開始向俄羅斯低頭了。
加里寧格勒是俄羅斯的「飛地」,每天都有大量的物資由俄羅斯國內送來,原本俄羅斯與立陶宛簽有過境運輸協議。但是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後,立陶宛受美國的指使,單方面掐斷了其境內的運輸線。這種做法不但使得加里寧格勒物資供應緊張,也給歐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俄羅斯為了不和歐盟直接發生軍事衝突,因此在應對立陶宛方面保持了克制,但克林姆林宮也就這個問題向歐盟施壓,用以威脅歐盟的條件仍舊是能源。歐盟原本就不願意過多介入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恩怨,立陶宛切斷運輸線也是單方面的行動,並非歐盟本意,因此,歐盟要求立陶宛儘快恢復運輸。
立陶宛僅僅是個東歐小國,之所以敢屢屢挑釁俄羅斯,完全是因為有美國在背後撐腰。可問題就在於,當他們真的遇到問題時,美國卻保持了沉默,
如今,立陶宛已經勉強同意開通了俄羅斯和加里寧格勒之間的鐵路運輸,公路運輸依舊是禁止的。
從客觀上來看,立陶宛想要以一己之力來阻擋俄羅斯,完全就是螳臂當車。其原本以為歐盟會為了自己的成員國而出頭,但是沒有想到,歐盟竟然幫助俄羅斯。這也印證了蘭茨貝爾吉斯的觀點,歐盟現在正在失去制裁俄羅斯的興趣,準確地說,歐盟正在向俄羅斯低頭,因為冬天快要到了。
很顯然,美國此前的預測出現了巨大失誤,經濟羸弱的俄羅斯沒有被戰爭拖垮,反而越打越強。普京的態度也很明顯,把戰爭拖到冬天。冬天是歐盟致命的弱點,而美國人絕不會為了歐洲而犧牲自己的利益,因為他們希望歐洲以高價購買自己的天然氣。這又是一大矛盾點。
目前的歐盟已經被高居不下的能源價格壓得喘不過氣來,德國能源公司巨頭正在面臨破產危險。
歐洲多國的民眾也因為通貨膨脹帶來的高物價而對政府發起了抗議,這些還都是間接問題。當嚴寒到來之時,歐洲的老百姓躲無可躲,那時候才是危機真正爆發的時刻,而俄羅斯似乎正在等著雪花的飄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