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叫囂「核共享」,美方回應藏貓膩:核武或更早逼近俄羅斯

2022-10-12   排頭觀察

原標題:波蘭叫囂「核共享」,美方回應藏貓膩:核武或更早逼近俄羅斯

烏方炸克里米亞大橋催化俄方「報復欲」,空襲基輔致衝突升級,「核戰」話題再次被聚焦。此情此景波蘭又來刷存在感,叫囂與美「核共享」。美方「不知情」回應看似為闢謠實則暗藏貓膩:北約早已蠢蠢欲動。

據「央廣軍事」消息,波蘭總統安傑伊·杜達在日前的一次採訪中談到了核武器話題時,透露稱波蘭正在同美國一起就「核共享」展開談判。

在俄烏衝突持續升級的背景下,俄方不止一次拿核武放狠話。毫無疑問,只要核武一出一切性質都將發生變化,不用多想也能知道俄羅斯會就此三思再三思。但隨著這起衝突已然發展成了俄方「一對多」的模式,國際上只會越來越擔憂俄方抱著孤注一擲的想法。

而自俄烏衝突爆發起,波蘭就一直扮演著「反俄先鋒」的角色。所以波蘭總統杜達的此話一出,便引發了國際上對核武更多的擔憂。即便是杜達的發言很快就遭到了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稱對此「並不知情」的闢謠回應,仍然是令人生疑的。

不難發現,雖然波蘭在「西方世界」的話語權不算高,可有些時候消息倒是足夠靈通。例如現在也還沒給出具體調查結果的「北溪」管道連發泄露一事,波蘭也是給了外界一種知道些許內幕的之感。畢竟在外界都還沒將事情定性時,波蘭外長就先給美國說了聲「謝謝」。正是因此,原本有不少認為事件是俄方「自導自演」的聲音立馬就消散了。話已至此,到底暗指誰不言也明。

值得一提的是,俄軍方還有過好幾次稱在前線部隊在監聽中聽到了波蘭語。所以結合以上種種之後,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的話到底是不是闢謠根本不重要,反倒給人一種此地無銀三百兩之感。換句話說,極有可能是隨著俄烏衝突的持續升級後,美國也開始變得小心翼翼起來。

當然了,頂著「反俄先鋒」旗號的波蘭此舉也不排除是「拉大旗,作虎皮」的可能性。目的就是為了借美國的核武繼續向俄羅斯施壓,背後原因主要有二。

其一,俄羅斯在衝突爆發後屢次三番拿「核武」說事,以及加強在相關地區核武部署的行為引得波蘭「生疑」。因為現階段萬萬離不開美國的波蘭,會擔憂俄方此舉讓美國倍感壓力後,兩國之間的「牆」越來越厚。

其二,考慮到自身能力有限,杜達上任後一直都在尋求更多的美軍進駐波蘭境內的方法。雖然對外波蘭不承認,但這擺明了就是在「選邊站」。反之,如若真的爆發了核戰, 波蘭怕是也難逃遭遇核打擊的命運。所以,杜達此時叫囂與美「核共享」,說白了就是給自己求個心安。

那是不是美方的「不知情」回應就打了波蘭的臉呢?顯然不是。美方的回應雖然說的是華盛頓暫時沒有相關計劃,但並不代表著完全否決了「核共享」的可能性。因為「核共享」可以分為兩層含義:核技術共享與直接部署核武器。日前英美有意幫澳大利亞建造核潛艇就是前者。

所以美方的回應說了就跟沒說一樣,典型的避重就輕式回答。雖然客觀來講,後者也不太容易實現,畢竟現在的歐洲不同往日了,像德國、比利時等國家近些年一直在想讓美國將部署在本國的核武撤出。但仍然值得注意的是,北約確實已經在考慮將戰術核武器東移一事。

如此背景下,波蘭也未嘗不可以作為首要考慮對象。況且,就算撇開「核武稱霸」的思想不談,此舉也能給俄羅斯方面帶去更多壓力。

當然,這是全世界都不願意看到的局面,也包括美俄。所以,誕生於冷戰時期的「紅色電話」安全通信線路,在日前被美俄雙方重啟,其實也就是兩個核大國在為避免核戰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