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英國保守黨黨首選舉第三輪投票畫上句話,英國新首相競爭也隨之進入「決賽圈」,一人出局,印度裔前財相蘇納克繼續領跑居榜首,難不成賠率榜早就暗示了最終贏家?
自詹森因醜聞慘遭「逼宮」起,英媒就在開始預測國家新任首相。待詹森真的辭職,英國執政黨保守黨內很快就接連湧出了超10位有意競選者,熱門競選者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更是早在詹森才剛剛挺過了黨內的「不信任投票」2天時間,就註冊好了競選網站。
雖然有不少外界輿論都在評價稱,詹森遭「逼宮」下台更像是英政壇內部鬥爭的結果,但保守黨始終統一戰線,都稱是因為詹森太令人失望。甚至在如此背景下,印度裔前英國財政大臣里希·蘇納克和巴基斯坦裔前衛生大臣賈維德,兩位各自為營的熱門競選者都能「統一」戰線。兩人因被曝出在宣布辭職之前的周末見過面,從而陷入了「密謀驅逐」詹森的風波中。
雖然2人都就此事進行了否認,但風波並未因此消散,很快就有輿論認為這或許會成為兩位熱門競選者贏得選票的障礙。尤其是蘇納克。蘇納克的履歷非常優秀,所以自其宣布參與競選黨首開始,他的呼聲便迅速高漲起來,並以驚人的速度登頂某押注新首相榜單第一,且賠率為最小。反之,待其陷入帶頭辭職「逼宮」詹森的風波後,在黨內引起詹森鐵桿盟友的憤怒情緒也更濃烈。
不過時至今日,他的支持率並未受到什麼影響。目前保守黨黨首選舉投票已過三輪,蘇納克首輪以88票領跑,第二輪得票更高101票,第三輪再創新高,以111票再度領跑的結果手握絕對優勢。
根據保守黨票選規則,每輪投票最低的競選者直接淘汰無緣下場投票,所以本輪投票議員湯姆·圖根哈特以最低得票率31票被淘汰。接下來,蘇納克將同第二三四名於當地時間7月19日進行下一輪,屆時候選人將只剩下2名,由保守黨員投票二選一做出最終決定。
也就是說,英國新首相競選已然進入到了「決賽圈」,只要挺過了這一輪,就能有百分之五十的勝率。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投票中的連勝外,蘇納克在賠率網站上的成績同樣喜人。據賠率網站Oddschecker數據顯示,目前認為蘇納克成為下一任英國首相的贊同率為最高。並且隨著第三輪投票結束,蘇納克目前在賠率榜上已經是遙遙領先的程度,至少為押20賠21。
所以不少媒體都開始分析起了印度裔蘇納克能連續三輪領跑的主要原因,認為或許是其有意復刻柴契爾當年的「金融大爆炸」招數起了效果。
早在2021年時,蘇納克就提出了「Bigbang2.0」計劃,有意就英國金融市場進行改革,以重現柴契爾時期的去監管議程,推動重新審查上市及機制、綠色債券發行、數字貨幣推動等等。
基於英國脫歐後,政府遲遲在金融業監管方面不夠果斷,無法按預期採取更為自由的市場策略的背景下,該計劃在當時一經推出就在金融業獲得不少好感。目前,蘇納克又借著選舉提出了該計劃的激進法案。他強調稱,該計劃將有效幫助投資者和保險公司將資金投入基礎設施等資產,從而刺激增長,以及更好地獲得長期回報。這無異於對自己的競選有錦上添花之用。
此外,為了進一步解決英國金融業自脫歐後的一系列問題,蘇納克還直接作出承諾,表示只要他能當選,他將對所有減緩經濟增長的歐盟法律、繁文縟節以及官僚主義等考慮廢除或者改革。此承諾當即就引起了不少的轟動,雖然目前看來更符合英國金融業的期望,但其他領域對此卻持有不同意見。
有人認為,「大爆炸」可以讓倫敦金融城的地位得到決定性加強,有人則認為這會帶來更多風險,甚至還有聲音認為就是「大爆炸」影響了美國銀行,最後導致了2008年的金額危機。而且不得不提的是,柴契爾時代的英國央行遠比現在有錢,所以當其他候選人為了拉票,僅僅只是在減稅上做文章,蘇納克卻將賭注押在了金融資本家身上這招多少有些險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