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電視二台消息稱,7月30日,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對土耳其進行了訪問,並與土耳其外長查武什奧盧進行了會談。不過這次會談氛圍不是很融洽,貝爾伯克根本不顧及對方的顏面,直接當面指出土耳其存在的人權問題、與希臘的之間矛盾,以及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
面對指責,土耳其外長查武士奧盧也不甘示弱,不僅揭露德國目前所存在的問題,並且還直言:默克爾在位十幾年間無論德國的內政還是外交,一切都很好。
查武士奧盧的言外之意很明確,自從朔爾茨上台之後,德國從內到外一團糟,原本一手好牌,結果被他們打得稀巴爛。
德國的這次訪問似乎目的似乎不太友好,貝爾伯克抵達土耳其之後,並沒有會見土耳其的政府官員,反而是首先和反對派進行了長時間和深入的交流。
貝爾伯克和反對黨之間的交流內容也很奇葩,氣候保護、人權問題、難民問題以及女性權力等話題,顯得這位德國的外長好像是來這裡指導土耳其政府工作似的。
兩國外長會面之後,二人的談話幾乎可以看成是吵架。貝爾伯克認為土耳其不應該在地中海島嶼的主權問題上向希臘發難,也不應該繼續針對敘利亞北部,庫爾德武裝展開軍事行動。貝爾伯克還提到了被土耳其政府關押的政治犯,拿自由和人權來指責土耳其政府。
德國外長几乎是從內政到外交全給土耳其指責一邊,說好聽點叫指手畫腳,說不好聽點叫干涉內政,侵犯主權。很顯然,這讓查武士奧盧非常惱火,這位老外交官也不是吃素的,反過來把德國的窘狀也全部抖摟了出來。
查武士奧盧直接指出了德國目前存在嚴重的種族主義,對伊斯蘭教的嚴重偏見。當然,還有他們在俄烏戰爭爆發後的糟糕表現,以及在制裁俄羅斯問題方面的愚蠢,導致了今天德國的能源危機。
而實際上,貝爾伯克此次訪問土耳其原本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就是在希臘和土耳其中間充當調解人,盡力化解雙方的矛盾。但是從現實的結果來看,貝爾伯克似乎並不是來調解的,而是專門來刺激土耳其的。她幾乎完完全全站在了希臘一邊,因為就在前一天,貝爾伯克在希臘公開宣稱這些爭議島嶼是希臘的領土。因此,土耳其方面應該並不是非常歡迎這位「調解人」。
事實上近段時間以來,土耳其與德國的關係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就在上個月,普京訪問伊朗,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應聯合國安理會秘書長古特雷斯之邀,與普京達成了一項運輸烏克蘭糧食出口的協議。
協議圓滿簽訂之後,普京、埃爾多安和萊希一起合影留念,這張照片也被各大媒體轉載。達成幫助烏克蘭糧食外運的協議,既可以緩解國際糧食危機,又能幫助烏克蘭增加收入。但是貝爾伯克在看到這張照片之後,根本不考慮此事有多麼重大的意義,直接公開批評埃爾多安。而批評的理由也很可笑,她認為土耳其作為北約成員國,不應該和「價值觀不同」的人同框。
也許在貝爾伯克看來,貧窮國家的老百姓能否吃得起飯,沒有所謂的「價值觀」重要。貝爾伯克的驚人言論不但遭到土耳其人的批判,西方陣營中也有很多人對她表示了不滿。畢竟擁有什麼樣的價值觀是各國的自由,德國人不應該學美國,總喜歡把自己認為對的東西,強加給別人。
但有一說一,朔爾茨政府和貝爾伯克帶領的外交部,與默克爾時期相比確實差距甚大。默克爾在位十幾年,德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鞏固並擴大了德國的影響力。並且默克爾在外交方面的表現也非常老練,尤其是在俄羅斯和美國之間,她總是能夠找到合適的平衡點,使得歐洲既能得到俄羅斯的廉價能源,又可以和美國保持穩定的盟友關係。
然而如今的德國在朔爾茨的領導下,確實沒少被評價成「一地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