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任後罕見談俄烏,默克爾:歐洲的持久和平,須俄羅斯參與

2022-10-09   排頭觀察

原標題:卸任後罕見談俄烏,默克爾:歐洲的持久和平,須俄羅斯參與

據「觀察者網」報道,德國前總理默克爾在日前參加當地一個報刊紀念活動的時候,對俄烏局勢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引起了國際輿論的廣泛關注。

默克爾對俄羅斯攻擊烏克蘭的軍事行動表示了譴責,認為這是赤裸裸的「侵略」行動。但隨後她又強調,解決俄烏危機要著眼於現在和未來。默克爾並沒有提供詳細的解決方案,只是她認為一個持久和平的歐洲,離不開俄羅斯的參與。

很顯然,在目前的局面下,默克爾的身份不宜提出直接的解決方案,更不能建議與俄羅斯進行和平談判。不過,她在此前的發言中曾經假設了德高望重的前總理科爾的處理思維,她表示如果科爾在世,肯定會盡一切努力恢復烏克蘭的領土和主權完整。但他同時也會盡力重新發展與俄羅斯的關係。

默克爾還曾經告誡歐盟,普京在9月21日的發言非常重要,應該嚴肅對待,不要認為他是在虛張聲勢。曾經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默克爾在位,俄烏衝突是絕對不可能爆發的。事實情況是,在默克爾卸任僅僅兩個月之後,這場戰爭就爆發了。

她表示,2月24日(俄烏衝突爆發之日)是一個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日子。的確,從前的歐洲和俄羅斯相濡以沫,配合十分默契,歐洲是俄羅斯最重要的合作夥伴,歐洲也將俄羅斯作為最重要的能源供應商。

但是隨著衝突的爆發,這樣甜蜜的日子成為了過去,俄羅斯開始征戰,而歐洲失去了物美價廉的石油和天然氣。

默克爾的繼任者成為了這場戰爭的堅定支持者,並且堅持對俄羅斯進行制裁,絲毫不顧及德國對俄羅斯的依賴。面對能源危機、高通脹以及可能性正在增加的核戰爭威脅,朔爾茨政府束手無策,但依舊堅持按照美國人的想法向俄羅斯施壓,同時用德國人的血汗錢去購買美國的高價天然氣。

德國政府正在面臨民眾的信任危機,在這種情況下,有很多德國人開始懷念默克爾擔任總理的日子,他們呼籲默克爾站出來解決危機。這種呼籲的聲音正在不斷高漲,或許能夠解決危機的只有默克爾一個人。

默克爾執政十六年,不僅在經濟上取得了巨大成就,還與俄羅斯保持了密切的合作。默克爾生於東德,非常擅長俄語,並且對蘇聯非常了解,她和普京有很多共同的語言,並且與普京是關係親密的朋友。

二人的友誼就如同俄羅斯和德國之間的關係,俄羅斯將廉價天然氣源源不斷輸往德國,北溪2號也是默克爾頂住美國的壓力,在卸任之前推動了竣工。但是沒有想到,在今天有人將管道炸毀了。

儘管近一個月來,俄軍在戰場上遭遇了不利,但是誰都清楚,俄軍真正的實力還沒有發揮出來,一旦普京下令俄軍開始反擊,烏克蘭部隊就將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

更讓歐盟擔心的是,不排除俄羅斯方面會擴大戰爭範圍,畢竟現在依舊有一部分國家自不量力,不斷刺激俄羅斯。還有一點歐盟方面不得不做長遠考慮,普京已經警告過,俄羅斯是可以使用核武器的,一旦核戰爭爆發,後果將一發不可收拾。

所有的歐洲國家,既沒有和俄羅斯打核戰爭的實力,更沒有防禦核武器的能力,誰都不想看到歐洲文明從此陷入衰敗。所以,最近默克爾開始露面並發表自己的看法,她是在呼籲大家冷靜下來。

以歐盟的實力,俄羅斯是個不可戰勝的力量,俄羅斯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並且與歐洲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德國需要認清這樣一個現實,因此在現實面前,德國必須尋求一個可行的方案來化解矛盾。總而言之,採取敵對態度,是無法解決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