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監督食堂衛生,先被打後被罰,校方:她報警,不管對錯都要罰

2019-12-03   排頭觀察

負責任的老師無疑是學生和家長最希望遇到的,但老師太過負責,會不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呢?

近日,有這樣一位老師,出於責任心,為學生們的食品安全問題,仗義執言而遭致毆打、罰款。這位老師名叫王鳳梅,是江蘇淮安一所民辦學校的生活部主管,在工作中發現學生餐具存在不衛生的情況,與食堂人員交涉時反被毆打。

王鳳梅向總校長反饋無果後報警,學校認為報警行為,會對學校的名譽造成很大的傷害,且學校並沒有向其授權過細監管,遂對王鳳梅做出了罰款的處理。

老師說的是實話,怎麼就對學校造成名譽傷害了? 顯然,在學校看來,是王鳳梅老師多管閒事。這就讓人很無語了,學校名譽難道比孩子們的生命安全更重要?一個學校,下至食堂工作人員上至校方領導,都應該把責任心居於首位,廚房的衛生關係到學生的身體健康,是重中之重,更要引起重視。

可這所學校對存在的問題不僅視而不見,反而去打擊指出問題的老師,這是明目張胆地把責任拋之腦後。想問問校領導,食堂的工作人員,帶著洗滌劑,粘著菜葉子的餐具,你們自己敢用嗎?

一般情況下,不會有家長闖進學校食堂,查看衛生狀況,也不會有小學生會想到食堂的飯菜不幹凈。所以,就很需要王鳳梅這樣的老師來管閒事,來捍衛學生舌尖的安全,像她這樣極具責任心的老師,值得珍惜和保護。

校方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食品安全監督人人有責,別人都是獎勵發現問題的人,此學校則反其道而行之,實在震驚,不知怎樣的風氣下,才會有如此惡劣的事情發生?

學校不是大醬壇,其聲譽不是捂嚴實就能發酵出來的,而是靠自己的好風氣和優異成績掙來的。

學校既然知道曝光後,會造成惡劣的影響,但可悲的是,學校一直都沒意識到問題的根源,難道是當局者迷?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不難弄清楚責任主體不是指出問題的生活老師,而是敷衍了事的食堂和熟視無睹的校方領導。老師本可以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她沒有這樣做,不顧後果地去行使老師的職責,保護孩子們的食品安全。

對於食堂衛生的監督,沒有過細,只有更細,這是學校應該盡到的責任,然而近年來,學校食堂卻頻現食品安全事件。今年3月份,多名成都家長發帖稱,自家孩子就讀的學校食堂疑似使用過期變質食物,導致身體出現問題,同時有多張圖片為證,肉長毛,菜發霉等現象清晰可見。

前幾天,教育部在校園食品安全工作發布會上,提出要求:嚴格落實學校相關負責人陪餐制度。有了陪餐制,相信今後學校食堂的衛生情況,會有很大的改善。

總之,校園食品安全不是小事,需要仗義執言的"管閒事者",更需要制度來保障。建議相關部門嚴查責任人,同時還要切實保障涉事老師的相關權益。一次不公正,很有可能會讓王鳳梅之類的老師,喪失掉舉報的勇氣,如果連老師都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又怎麼教育孩子們維護正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