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流行6點喝早酒的古城也太絕了!好吃程度不輸武漢

2022-07-28   愛旅遊的哆啦

原標題:這座流行6點喝早酒的古城也太絕了!好吃程度不輸武漢

朋友們我攤牌了,人在湖北,已經吃得走不動道了。

這一次,我沿著長江一路挖了過去,去了武漢、荊州、宜昌三座湖北城市。

因為到武漢之後直接先去了荊州,所以今天是一篇最新鮮的荊州美食報告和古城攻略。

荊州大家肯定都聽過吧,在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里,荊州這個名詞出鏡率非常高。借荊州、還荊州、守荊州、失荊州、奪荊州,很早就讓我覺得這塊地方不簡單。(當然作為一州之名,當時荊州的面積要比現在大得多。)

這片土地上,有楚人創造過浪漫瑰麗的荊楚文化,也見證過三國爭雄的烽煙戰火,在我心裡是自帶豪邁氣場的。

但我這次有個新發現,兵家必爭之地,還是美食必吃江湖!

在這座長江邊的古城裡,荊州人6點喝早酒配牛雜,深夜狂嘬小龍蝦,還有紅油米粉大連面,鍋塊涼蝦和汽水粑粑……好吃到讓頂流紀錄片《風味人間》和《早餐中國》都聞風趕來狂拍了好幾集。

是我大意了,原來湖北荊州這麼好吃!

面對著滾滾長江和荊州大哥一同喝過早酒之後,我已經愛上了這座安逸的小城。

從旅行的角度看,荊州古城在荊州區,但是逛吃主要集中在沙市區。所以在荊州玩,基本上就是兩地往返。好在城區不大,並不算吃力。

交通也還便利,武漢坐高鐵只要1h就行,外地趕來的朋友完全可以像我一樣和武漢打包一起玩。

荊州怎麼吃?

早酒

朋友們,吃早茶已經不稀奇了,荊州人一早起來是要吃早酒的。

早酒這件事,說起來算是長江邊碼頭城市的遺風了。荊州中心城區的沙市區,原來是湖北省直轄市,也是19世紀末中國最早開埠的口岸之一。

工人在碼頭卸貨從晚上一直忙碌到早上,收工的時候大家一起喝杯酒吃個熱鍋子再下班。

沙市作為開埠口岸已經是歷史往事了,但喝早酒卻成了習慣,早上不來兩口總覺得差點意思。

天天早酒牛肉麵館

地址:荊州市沙市區五一幼兒園對面

營業時間:06:00-12:00

我這次去了天天早酒牛肉麵館,這家店在《早餐中國》中被狠狠推薦過一波。我趕來一看,還真是被當地老江湖們一頓一頓喝出來的名氣。

店鋪從外頭看門頭不大,點好餐往裡走幾步路,就會發現後院才是主戰場。十來張小桌子在庭院裡擺開,每到周末都能給你坐得滿滿當當。

一般是先到門口選好吃的,再到後院挑坐位,可以吃面嗦粉便宜又大碗,也可以吃火鍋,牛雜、牛腩、牛板筋、牛肚是最常見的料,統統20元一碗。

他們家還有隱藏菜單牛膝蓋骨,但只有周末才有。我們點了牛雜和牛腩,40塊錢就有了一大鍋。

無論是牛腩、牛雜都已經事先鹵過很入味,也燉得非常軟爛,我覺得即使是牙口不好的人吃起來也毫不費勁。

這種火鍋很耐煮,大塊肉燙得再熟些,味道也散得更開。

香料的味道完全和肉融為一體,還因為加了當地特有的荊沙豆瓣醬料,吃起來別提有多香了。

吃早酒也是分派別的,埋頭吃粉的往往是還要幹活的裹腹派。

但是和三五好友一起來的大哥們,那自然是享受派了。

老熟客一般會自帶白酒,大家圍著一鍋熱氣騰騰的牛雜鍋推杯換盞,看這架勢不吃上個把小時是沒法收場的。

我在那坐了一小會,就已經被空氣中誘人的酒香勾得不行。如果不是後邊還有行程,真想也喝上一小杯。

🥢 其它早酒推薦:荊楚大哈牛羊雜

早堂面

荊州人另一大過早首選是早堂面。吃早堂面荊州人有自己的暗號。

荊州的早堂面一同分為四個檔次:素麵(沒有澆頭)、小連面(碼子是雞肉片)、中連面(碼子是雞肉片+豬肉片)、大連面(碼子是雞肉片+豬肉片+鱔絲)。

素麵是基礎版,小連、中連、大連都是在它的基礎上再加碼子。當地人常說的大連面和大連沒有任何關係,講的是碼子的多寡。

判斷早堂面好不好吃,當地人最看重的是湯熬得好不好。湯底里不放辣椒和滷料,要用鱔魚、老母雞、豬骨來吊,基本上每天凌晨就要起來熬湯了。

湯水看起來色澤清淡,喝一口就知道什麼是滋潤豐滿!完全把我這個愛喝湯的中國胃給喝得服服帖帖。

福壽早堂面

地址:沙市區江漢南路江瀆宮小區西北門入口處

營業時間:08:00-13:30

福壽也是上過紀錄片《早餐中國》的麵館。

作為沙市的傳統早點,店裡的整個畫風都充滿了上世紀的古早味。買票的方式用的還是80年代的飯票,默認二兩起算,也可多加。

它們家的招牌面是一碗加了白鹵出來白凈又入味的豬肉片,手撕的雞胸肉絲,油炸的鱔魚絲的頂配版早堂面。

因為用的是鹼水面,所以面芯是很有韌性的,麵條表面掛著濃厚的骨湯,吃起來勁道爽滑,我好久沒吃到這種脂香濃郁的面了。

鱔絲也很驚艷,福壽的做法會把它炸得很酥脆,可以連著魚骨一起吃掉,即使泡在湯裡面也不會變得綿軟,我甚至想要打包一份回去當零嘴。

一碗面一碗湯下肚,真能讓人把一整天的精氣神都吃出來。

除了面,他們家還提供現炸的油香面窩和現磨的豆漿,也是當地人很愛的過早油炸小物。

要我說缺點吧,就是一碗招牌面要20來塊,一瓶豆漿12元,價格是有點貴的。

西園麵館

地址:沙市區工農路1號靠近碧波路

營業時間:08:00-13:30

剛到門口我就看見大鍋里熬煮著雞湯,兩隻黃皮老母雞在鍋里沉浮。這店靠譜了!

他們家是開放廚房,下面、過水、裝碗整個工序看得一清二楚。

我點了一碗大連面,加了雞絲、豬肉和鱔絲。迫不及待喝口熱湯,果然不出所料,雞湯也太好喝了!鮮美濃醇,忍不住喝了一口又一口。

如果買素麵的話,相當於只要6塊錢,就能喝上一碗高鮮雞湯了。價格實惠到讓人感動,必須喝光光!

西園麵館算是性價比之王了。

🥢 其它早堂面推薦:向明大連面

米粉

在荊州,過早吃牛肉粉是能和早堂面一較高下的。一碗看似平常的牛肉粉,光湯底就要加上二十多種調料,還要用牛骨(或者是豬骨、老母雞)來輔助。你說米粉看起來普通,可是一般人家裡誰能每天為了做一碗米粉這樣折騰。

黃家塘米粉(六中店)

地址:沙市區春風小區B區三號樓門面

營業時間:06:00開始營業

在荊州吃米粉言必稱黃家塘,有口皆碑的那種。之前還有五一路米粉來平分秋色,後來也許是它開了連鎖的緣故,在當地人中口碑日漸黯淡了些。

黃家塘米粉有好幾家,我這次去了開在六中門口的這家。

他們家湯底用的是新鮮牛骨長時間熬煮的濃湯,因為還將加了中草藥,有種獨特的香氣。

我點了他們家的招牌鴛鴦牛肉粉,可以一次性吃到白滷牛肉和紅燒牛肉塊兩種料。

燙熟的米粉扣進湯碗,一勺高湯,一勺辣子油,潔白的米粉臥在紅艷艷的湯里,光看上一眼就食慾大增。

米粉自然是好吃的,用筷子夾起來柔軟也不易斷,沒有麵條那麼勁道,但多了米製品的細膩滑口。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湯,看著紅通通很嚇唬人,但它其實不辣,主要是調色增香的。而且老闆一般會默認加一勺醋(如果不喜歡吃醋,記得提前告知),酸酸辣辣的,很香又很開胃。

大賽巷美食街

大賽巷在荊州的定位,有點像武漢的戶部巷,區別就在於大賽巷是本地人也熱衷光顧的小吃街。湖北人都很愛吃的「小胡鴨」,就誕生在這條小吃街。

我到荊州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就先打車到這裡集中吃一頓來探探路。

大賽巷裡有一種荊州已不太常見的過早,元豆(也就是豌豆)泡糯米。雖然是過早的食物,晚上來吃的人也不少。

元豆泡糯米有兩種吃法,可以一勺糯米一口湯,拌著鹹菜吃,也可以像我一樣直接將晶瑩飽滿的糯米粒倒進元豆豬骨湯里。

飽滿米粒交織著元豆濃郁的油汁,順著喉嚨下滑,讓人大呼滿足!

汽水粑粑

汽水粑粑也就是米粑粑,不僅荊州有,湖北各地也都有,它的樣子有點像銅鑼燒。金黃色的一面吃起來像脆餅,另一面又很軟糯,又是發糕的口感。

因為製作的時候要再加入醪糟輕微發酵,所以粑粑入口是軟綿綿的甜味,但回味卻有一絲酸,口感非常立體。

此外這條街上還有李敏麻辣燙、小胡鴨、夾心發糕,以及不遠處的梅台巷手工米粉汪涵鍋塊、當地的奶茶品牌荊弄茶也都很有特色,儘管留足胃殺去過慢慢吃。

小胡鴨

汪涵鍋塊

荊弄茶

宵夜

靠近「中國龍蝦之鄉」潛江,荊州自然也是吃小龍蝦的主戰場。龍蝦品質好,加上當地廚師數十年的廚藝累積,想不好吃都難!講起它的美味,我覺得荊州人的音調都要高上幾度。

雖然現在還未到江漢平原上大蝦最肥美的時候,但荊州當地吃小龍蝦的氛圍已經開始濃郁起來了。

龍蝦殿

地址:紅星路與楊林堤路交匯處

營業時間:17:00-次日01:00

我在荊州打聽了好幾回,小龍蝦到哪裡吃?大家都給我指路沙市紅星路,隨便挑一家都不會錯。

我這次去了人氣很旺的龍蝦殿。它們家裝修走的是復古調調,有點像荊州版的文和友。不過裝修啥的不重要,好吃才是王道。

小龍蝦館門口幾十張桌子坐滿了人,大家都在大口喝啤酒,埋頭嘬龍蝦。在這種氛圍里,你就安心躺平做個沉浸式小吃貨就好。

我點了他們家的套餐,一份油燜小龍蝦搭配干煸藕絲、撈汁毛豆、涼麵和酸梅湯,都是很好的宵夜涼菜。

兩斤小龍蝦端上桌來也有滿滿一大盆。

小龍蝦都做了開背去蝦線的處理,這樣吃起來更乾淨也更容易入味。

順著蝦背上的開口,可以很容易把蝦殼打開吃蝦肉,我覺得油燜的醬汁好吃,就用蝦肉蘸著吃。

這醬汁真是一絕,顏色看著紅艷艷的,但是吃起來是辣中帶點甜,當地的做法還會倒入啤酒去煮,所以還有一股濃濃的酒香,讓我忍不住把蘸上醬汁的蝦殼都給嘬乾淨。

最後的戰績是全部消滅乾淨,碗里只剩下一盤獨頭蒜。

唯一要輕聲吐槽的是小龍蝦品質似乎不是很穩定,這次就吃到了不少乾癟的小龍蝦。我想等到6-8月份小龍蝦最肥美的時候,肯定會更棒!

女人街楊姐麻辣燙

地址:女人街小鋪長廊背面1-2號商位

營業時間:11:00-23:00

荊州人的另一大宵夜首選是麻辣燙。以楊國福、張亮為首的東北麻辣燙,是我對麻辣燙的刻板印象。但是荊州人吃麻辣燙有自己的講究,我甚至吃出了深夜小食堂的感覺。

女人街麻辣燙著實火過一陣,很多荊州人都在這裡消磨過夜晚。

今天食客不多,大家就圍著一口麻辣燙鍋依次坐下,鍋里早就擺滿了五花八門的串串。

楊姐不在,今天是她弟弟值班

剛入座老闆就給我遞來一碗湯用來裝食物,想要吃什麼了,動動嘴皮子老闆就會安排它下鍋,燙好了再送到你的碗里,這是荊州麻辣燙獨特的進餐儀式。

如果不知道點什麼,可以像我一樣從一些特色的串串入手,半圓、藕丸、炸魚皮、燻肉、豆棍都可以。

必須點名表揚一下荊州人愛吃的半圓,一種魚肉混麵粉做成的丸子。出鍋的時候,幾乎每個孔隙都浸泡著湯汁,咬一口是很軟糯的,鮮香的湯汁瞬間在口腔中蔓延開來。

在荊州吃麻辣燙,讓我感覺很有儀式感的同時壓力也小了不少。不用馬上就決定要吃什麼,可以慢慢吃慢慢點。

荊州怎麼逛?

作為兵家必爭之地的荊州孕育過楚文化,上演過三國故事,是一座很容易讓人產生文化共情的古城。

如今這裡還是一座保留著中國南方最完整的古城牆的古城,逛古蹟也基本上集中在這裡。

我很喜歡在古城牆上散步溜達,坐在南門城牆下看當地人聊天打花牌,舊時光似乎從來沒有溜走過。

荊州古城牆

荊州古城牆是我國延續時間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的古城牆,被稱為「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如果沿著城牆走,一整圈下來有10多公里,基本不可能走完,但可以挑一小段來體驗下。

東門是主要的收費景點,古城的宣傳照就是在這裡拍的。從這裡登樓還可以看到不遠處的藏兵洞

除此之外,其實大部分古城牆都是對外免費開放的。沿著城牆走上一段,就能看到很多登城牆的路口,我走的就是從東門到老南門的這段路。

這條路很原生態,城牆內側是野生的土坡,高大的樹木自顧自地長在路中央也沒人管,當地人日常就很喜歡在城牆上散步。

老南門是最熱鬧的一個城門。這些年為了讓古城方便通車,新建了高大寬敞的新南門,老南門反而成為了當地人聚會聊天的好去處。

城牆下擺了一溜的小桌子,大家圍在一起打花牌。對的,他們打的是一種公安人發明、只在荊州這塊流行的牌種。

荊州大哥和我說這牌是孔夫子教的,我一開始是當玩笑話來聽的。

最後做了一番功課才發現,它們的牌面連起來的大意還真是歌頌孔子的:「大人人而;他教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位賢人;八九個得意門生,可知周公之。」

連撲克都打得這麼有古意,著實有意思。

古城裡還有一條三義街,在這裡保留了不少老建築,當地人就在這裡慢悠悠地生活著,人間煙火很足,熱愛人文的朋友可以去逛逛。

荊州博物館

開放時間:9:00-17:00(周一不開放),主樓在整修(預計2023年開放)

古城裡的重頭戲,必須是荊州博物館,為了它專程來一趟荊州的也大有人在。

它拿過中國地市級博物館的前十名,館藏有接近17萬件文物、17000多件珍貴文物,簡直是市級博物館裡的扛把子。

遺憾的是我們去的時候主館正在維修,只有珍品館(五大夫遂、丹漆神韻)可以看。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荊州博物館是妥妥的漆器王者,全國五分之三的戰國、秦漢漆器都在荊州博物館裡。

楚人是漆器的狂熱愛好者,號稱是「生死不離漆」,甚至還專門設立了一個管理漆器生產的部門,像認知度很高的莊子就曾是一名「漆園吏」。

博物館裡楚人用的餐具、樂器、祭祀用品都有,各種漆器一次性看個夠。

這也是難得能看到古屍的南方博物館,它是來自西漢的五大夫遂,就在展館正中央一個下沉的玻璃展櫃里。

展館裡有一位保安大哥,守了遂先生十幾年了。你問他關於屍體的任何問題,都能對答如流。「熟悉得就像我家親戚一樣!」他的原話是這樣說的。

其實我個人感覺濕屍比新疆的乾屍視覺挑戰性更大一些,大家謹慎放大。

對了,荊州博物館入館必經的開元觀天門裡的藻井也非常值得一看,畫得非常繁複精美,華麗到讓人忍不住拍拍拍!

萬壽塔

萬壽塔最早修建於明朝嘉靖時期,當時荊江(長江中部從枝江到洞庭湖口一段的別稱)頻繁發生水患,封藩於荊州的遼王奉母妃毛氏之命,修建了這座寶塔。

它作為鎮江塔在荊州大地上矗立了4百多年。

透過塔上的窗戶可以看到江邊往來的輪船

這些年長江帶來了大量的泥沙,使得河床逐漸加高,於是大堤也得加高。1952年加高大堤後,寶塔底層沒入大堤地面下,反倒成了一座奇特的地下塔

這座塔爬起來還挺有意思的。

上塔的旋轉樓梯非常逼仄狹窄,基本上只有一人可以通過,而且越往上空間越窄,我狼狽地手腳並用,才爬上第七層拱頂石室。

而且,塔裡面別有洞天!塔的牆面上貼了兩千多塊畫像磚和文字磚,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善男信女捐獻的。

這些造像精緻到連損毀的傷痕,都讓人覺得美得心疼。

///

從萬壽塔出來,就可以到長江邊溜達了。

荊州人在堤岸上散步,在江水中游泳,還有人在江邊拍婚紗照。就像杭州人喜歡在西湖邊拍婚紗照一樣,荊州人人生中的重要背景,那一定是這長江啊。

這天天氣好,長江水在陽光照射下竟然是湛藍色的,讓我產生了一種在看海的錯覺。

剛從長江里游完泳的小狗狗

我也在這裡等了一場長江落日,看著太陽一點一點落下把天空染成浪漫的藍紫色,最後消失在長江遠處,等到江邊的人都陸陸續續回家了,過往的輪船的聲音反而聽得更加真切了。

在荊州的時候,聽到當地人說古城一直在改造,將原有的居民遷出,復建一些景點把它還原成一座更「旅遊友好」的古城。也不知道再過些年來,會變成什麼樣。

就希望這種豪邁又安逸的江城生活,可以保留得久一點,再久一點。

/出行貼士/

  • 交通:荊州是武漢周邊游城市,從武漢坐高鐵到荊州站,只要1個多小時。
  • 住宿:荊州城裡的酒店可以選擇富力萬達嘉華、維也納國際酒店、荊州南國溫德姆酒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