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信託如何保障家人生活?

2023-09-16     漢正家族辦公室

原標題:家族信託如何保障家人生活?

隨著高凈值人群財富保障、風險隔離意識增強,不同機構紛紛布局家族信託,市場教育推動家族信託理念的進一步普及,家族信託的接受度大幅提升。

今天也就跟大家聊一聊,十分受高凈值人群青睞的家族信託又是如何保障家人生活的。

1、運用信託架構防風險

對財富家族來說,債務風險、婚姻變故風險人身意外風險這三大風險是導致家族財富大量減損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針對企業家,債務風險始終是懸在其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近年來在金融去槓桿的大背景下,許多企業家倒在了這個風險之下,辛苦創業積累的財富沒能守住,而且還有很多沒有做出風險防範安排的企業家正承受著巨大的債務風險。

2022年8月,民政部公布的《2021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國共辦理764.3萬對結婚登記,與此同時,辦理了283.9萬對離婚登記,離結婚比達到37.14%。

不少高凈值人士也擔憂自己孩子將來會遇到婚姻風險,對沒有任何財富管理結構安排的高凈值人士或其孩子來講,婚姻變故帶來的財產分割會產生很嚴重的後果。

民政部公布的2017-2021年的結婚率和離婚率

除了婚姻風險外,很多高凈值人士長期處於工作超負額、壓力大、亞健康的狀態,健康風險也是不少高凈值人士所擔憂的。

健康風險乃至人身意外風險已是高凈值人群不可忽視的風險。

財富家族的核心成員一旦發生上述三大風險,便可能會給家族帶來很大的財富減損,甚至動搖根基,也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高凈值人士設立家族保障信託,利用信託財產的獨立性、信託的管理和利益相分離、信託管理的連續性以及信託目的自由性等特點,起到債務隔離、財產保護等功能,以便在家族核心成員或家族企業發生極端風險的情況下,仍然能夠保障一家三代乃至四代人的正常生活。

2、保障受益人的正常安全生活

通常情況下,委託人會把父母、子女、孫輩等家庭核心成員作為信託受益人,對子女、孫輩等年齡尚小的受益人,採用里程碑式分配法,在受益人一生中每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上,比如教育、就業、結婚、生育、創業等,分階段、分批次的分配財富。

必要情況下,還可以在分配條件中引入符合家族價值觀的行為引導機制,將受益人保障利益的取得與家族成員的正面行為引導相掛鉤。委託人藉助專業服務機構對家族保障信託進行方案設計,以確保在信託的運作機制下能保障其家族後代。

3、實現穩健的資產配置策略

家族信託是一個法律架構,委託人藉助家族信託這個具有獨特功能的財富管理工具之王來防範風險,但要為家族成員提供生活保障,僅僅一個法律架構還不夠,對信託財產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在家族保障信託中,絕大部分的信託財產類型是資金,有資金才能實現對受益人的里程碑式分配,因此,家族信託設立之後,必須要有與信託目的相匹配的資產配置策略。

在保障目的下,受託人或者財產管理顧問進行長期穩健的資產配置,構建以固定收益類、權益類、現金管理類、另類資產等組成的資產配置組合,並充分考慮受益人信託利益分配等因素做好流動性管理。

4、保障信託中的保護人

按信託法規定,公益信託必須要設置信託監察人,目的是為了維護受益人利益。我國信託法和慈善法中的監察人的職責側重對受益人的利益加以保護以及公益目的的實現,而在家族信託中設置保護人的主要目的是貫徹委託人的意願和對受益人進行保護。

在慈善信託當中比較多地使用「監察人」這種稱呼,在家族信託(民事信託)中則一般稱之為「保護人」。

信託法上並沒有要求民事信託中要設置信託監察人或者信託保護人,但在實踐層面,往往存在信託保護人。

在離岸信託中,信託保護人是一個經常有的角色,但境內的家族財富管理行業,起步時間不長,很多接觸過家族信託的高凈值人士還不了解信託保護人,甚至是已經做了家族信託的高凈值人士也不一定知道其實他還可以在家族信託中聘請一個信託保護人。

漢正家族辦公室,專注家族信託、慈善信託、股權信託、社群信託設立、運營及資產配置;基金會設立、財稅管理、戰略諮詢、等級評估等服務;更多信息可搜索【漢正家族辦公室】至官方網站進行查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e96e551fb7ade388a16139389355b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