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nis Jaffe 稱家族企業為「生生不息」的百年企業。一些家族往往會採取影響力投資或慈善事業,通過家族基金會,為公司外部的行動提供公益事業的資金(比如:幫助最弱勢群體、為改善教育|環境項目提供資金、資助世界上最貧困地區或國家的項目)。從歷史上看,家族企業的這一傳統至今也並未改變過。無論是在面對國家,還是所處的社會、教育、環境保護或人道主義援助等領域,創業家庭的價值觀、願望和熱情一直都有在影響著他們。如今,很多家族企業開始在不消除盈利能力的情況下對社會和環境產生影響。接下來結合家族企業和創業家族各個層面的整合影響維度,來聊聊如何在他們之間的圈層中創造良性模式,以及如何開始將影響力投資與慈善事業結合起來?
首先,我們知道,在家族企業中,有三個利益相關者——公司、股東和家族本身。他們之間的利害關係和利益各不相同。在公司圈角度,他們專注於在其市場上尋找成功;在股東圈角度,他們希望為未來的董事做好準備,同時也希望實現資產多元化;在家族圈角度,幾代人一直在建立家族的聲譽和將資產用於對世界有重大影響的社會項目中。
1、慈善和影響力投資有什麼不同?
慈善:是指為公眾利益向非營利組織捐贈資產或物質物品的行為。基金會把主要參與慈善事業的人(資助基金會的贊助人)分給當地的協會,既可能解決目前所面對的特需困難,也可能產生重大影響和可衡量的社會回報。
影響力投資:簡單來說是指投資於對世界有積極影響的資產的行為。所有資產類別都在發展影響力投資。無論是在公司內部還是股東圈中,通過將私募股權資產類別轉向具有相關且可衡量的社會或環境影響的項目中,來獲得社會回報和可衡量的財務回報。
其實慈善和影響力投資是相輔相成的,兩者都有一個共同目標:產生積極和可衡量的影響。
2.如何加強影響力投資和慈善間的互補關係?
基於上述定義,大家可能想知道慈善事業的意義是什麼?因為它最終只提供社會回報。而影響力投資提供了社會和財務回報。
事實上,慈善事業一方面可以有能力為解決無法貨幣化的重大環境和社會問題做出貢獻,且當影響力投資達到極限時也可以介入。另一方面,影響力投資是動員慈善資金的有力工具。投資回報反覆增加影響就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因為這讓他們有更大的自由度和靈活性來測試創新方法,為他們的慈善戰略注入了新的活力或補充了他們的慈善戰略。在影響力的過程中實現財務回報。
所以說在創業家庭的影響力投資戰略中,定義慈善和影響力投資的位置其實很重要。那在部署時建議大家可以思考的幾個問題方向:
- 慈善事業和影響力投資的命運是不同的,還是相輔相成?它們能否實現共同願景?
- 既然影響力投資具有長期盈利的優勢,我們如何確保對慈善事業的長期支持?
- 我們如何才能找到一個將這兩種方法結合在一起的良性模式,同時保持家族和諧一技發展其創業導向,仍具有可衡量的社會影響和商業發展?
3.如何將慈善與影響力投資結合起來?
給大家舉幾個例子:
1、在美國,許多基金會對資產進行制度化管理,這種管理構成了慈善活動融資的一個組成部分。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基金會希望將其資產與其所服務的使命保持一致,並且從更大的捐贈基金轉向影響力投資。
- 福特在2017年宣布,它希望將其120億美元捐贈中的10億美元用於與影響力投資相關的(此基金會最初只著眼於私募股權基金,包括對資本市場的投資)。
- 凱洛格基金會在2007宣布,它將花費超過 1 億美元的捐贈資金用於市場利率的相關投資(MRI),並已從項目預算中投入超過 5000 萬美元用於戰略性地資助低於市場利率資金,對與項目相關的投資(PRI)進行評級。
- Heon基金會的全部捐贈都投入到相關中。通常基金會會將其投資人員與資助人員分開。作為向100%影響力投資轉型的一部分,但Heron將其投資和贈款業務合併為一個團隊。
2、在法國,方法略有不同。捐贈基金不那麼重要,管理基礎資產大部分時間是不適合慈善事業的預算。大部分資產定位為SRI,非常安全。然而,一些基金會對影響力投資感興趣;一些基金會只對其資產配置策略感興趣或部分納入;另一些基金會則將其完全整合置於他們經濟模型的中心。
- CARASSO基金會是將影響力投資融入資產管理的先驅。基金會與Quadia合作創建了以可持續食品為主題的一個影響力投資基金。
- 法國基金會與Raise合作創建了法國2i基金,並允許一些基金會可以投資於該基金。
- 明愛基金會也創建了一個影響力投資基金。
3、Alphaomega基金會的主任Elisabeth Elkrief曾說:「經典的影響力投資包括投資於相同的底層邏輯,以小「s」產生業績和社會影響,僅限於性別平等、公司工資政策等領域……但對於大「s」的社會問題,如來自普通背景或極端貧困的年輕人,幾乎不可能產生經濟利潤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所捍衛的影響力投資創新方法包括將業績基礎和社會基礎分開。一方面,資管公司管理的資產會產生業績;另一方面,金融產品的一部分會支付給風險慈善機構。那後者就是產生社會影響的重要專業中介。比如:與Groupama資管公司的合作,它提供一種共享產品,使我們能夠將部分業績重新分配給風險慈善事業,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我們支持的協會的社會影響力。正如我們所看到的,一些項目很難通過影響力投資來融資,因此基礎資產的分離可以提供一種不同的解決方案,吸引更多的金融家/捐贈者為慈善活動融資。」
4、Terre& Fils捐贈基金利用捐贈基金和投資公司之間的互補關係,建立了一個混合模型。這兩種工具有著相同的共同利益。捐贈基金是一種普遍的利益結構,其子公司Terre& Fils Investission擴大了與公司的合作。後者產生的利潤用於資助捐贈基金的一般利益項目。在這裡,影響力投資活動最終就必須為捐贈基金的所有活動提供資金。
4. 創業家族從哪裡開始合適?
作為一個創業家族,從哪裡入手呢?
慈善事業和影響力投資的結合創造了作為一個企業家族產生影響力的新方法,同時,也影響著這三個圈層。
1、企業圈:企業可以考慮重新設計其業務以整合CSR標準並重新定義目標和影響力。該業務還可以通過尋找能夠響應其目標並擴大其影響力的目標來開展外部增長業務。
2、股東圈:公司股東可以創建一個影響力投資基金,使其資產多樣化,擴大其影響力。這也可能是一個使業務多樣化的機會,並為下一代提供以不同方式加入的機會。
3、家族圈:家族可以圍繞一個共同的事業團結在一起,希望通過基金會,由公司|投資基金|家族成員|公眾慷慨資助。
然而,創業家族要想將這三個圈子聯繫起來以便共同工作的話。有幾個問題建議可以思考:
- 可持續的家族願景如何影響企業的使命和願景?
- 這個家族願景提出了哪些可持續發展目標?在接下來的10年里,確定了哪些可持續且有影響力的投資策略?
- 股東圈將如何為下一代做好準備,迎接這些挑戰,並在明天贏得新市場?
- 家族影響力基金如何成為家族企業未來創新或多元化的孵化器?
- 企業和家族影響力基金如何為慈善活動提供資金,這些慈善活動也能以良性的方式為同一個家族願景做出貢獻?
最後,大家假設想下,該家族決定根據家族願景和價值觀創建一個家族影響力投資基金,並根據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制定明確和可衡量的KPI。那根據國家的財政和法律條件,該基金的股份將分為家族企業、歷史股東(通常是控股公司)和基金會。隨著影響力投資在未來8-10年內創造價值,其中一些價值將被引導到基金會作為股東,是不是就從而為慈善領域創造一個可持續的資金循環呢?
轉載自家辦之家
漢正家族辦公室,專注家族傳承、基金會和信託!更多信息可搜索【漢正家族辦公室】至官方網站進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