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人收款需謹慎,一不小心就成了「背鍋俠」

原標題:代人收款需謹慎,一不小心就成了「背鍋俠」

朋友間難免需要相互幫忙,助人為樂本為善事,但代人收款、轉帳需慎之又慎,以免捲入債務糾紛,為他人的借款「背鍋」。今天,與大家分享一起因代人收款引起糾紛的案例。

基本案情

2018年,張某向王某借款炒房,因為自己沒有購房資格,便借用趙某的購房資格購置房產。為便於操作,王某直接將款項打給趙某,該筆款項隨即被用於購房,房屋一直由張某控制,後房屋出售,價款最終也由張某收取。

一年過後,張某因涉刑事犯罪被捕入獄,王某見張某沒有償還能力,便持銀行轉帳記錄向法院提起訴訟,主張借款人為趙某,要求趙某還款。

趙某提交了其與張某、王某之間討論借款的聊天記錄。趙某稱自己為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甚至無力負擔訴訟費用,沒想到幫助朋友的義氣行為卻讓自己陷入了糾紛。

法院判決

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中,王某以銀行轉帳憑證對趙某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趙某抗辯其與王某不存在借款關係,提交了其與王某、張某的微信聊天記錄,以及帳戶轉帳記錄,其內容足以對王某所主張的民間借貸關係成立產生高度懷疑,王某仍應就其主張承擔進一步的舉證責任。因王某未進一步提供證據證明其訴訟主張,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後果。本案證據不足以認定王某與趙某之間成立了民間借貸關係,對王某的主張不予支持。

法官說法

本案系一起典型的代人收款引發的借貸糾紛案件。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為了便於交易和操作,幫助朋友或親人收款。一些人因為關係親密,甚至僅存在口頭約定,並無紙面證據。

在上述情形中,一旦轉帳人依據轉帳憑證直接起訴收款人,收款方無法證明雙方存在其他法律關係,就會面臨替他人承擔還款義務的風險。尤其在實際借款人並無財產償還債務的情況下,收款人「背鍋」後即便另行起訴實際借款人、拿到生效判決,也很難實現自己的權利,補償自己的損失。最終朋友反目成仇,自己債務纏身,實在是得不償失。

法官提示

在涉及金額較大、關係較為複雜的交易時,需要提高風險意識,切勿輕易代人收款。若代人收款,切勿僅口頭約定,建議各方簽訂協議、說明等書面文件,確認收款人並非實際借款人。也可將交易合同等材料作為代收款協議的附件,以證明轉帳真實目的。

協商過程中,留存各方聊天記錄、通話錄音、視頻、照片等證據,以證明轉帳原因。轉帳時,要求備註款項用途。

代收款也要「把話說在前」,避免最後自己陷入糾紛,朋友傷了和氣。

版權聲明:文章轉自最高法案例君,如有問題及時聯繫,不承擔任何相關責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712fc6e11787eb59d1975eb0ec9f0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