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二廠截胡,搶跑「國產汽水第一股」

2023-10-26     觀潮新消費

原標題:武漢二廠截胡,搶跑「國產汽水第一股」

如今,終於有一家以汽水為核心產品的國產品牌登陸資本市場,但武漢二廠汽水的對手不是老字號汽水,甚至不是兩樂,而是新消費領域所有的飲品企業。

作者 | 王叄

編輯 | 杜仲

來源 | 觀潮新消費(ID:TideSight)

價格低至1.99元的老牌國產汽水,開售僅半年,就跨入了資本市場的大門。

2023年10月19日,武漢二廠汽水宣布,已經通過併購方式登陸香港資本市場,成為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搶跑「中國汽水第一股」。

這是湖北前首富蘭世立在汽水市場投下的第三顆「重磅炸彈」:從復活「二廠汽水」,到1.99元超低單價挑戰可口可樂,再到推進武漢本地品牌「光速」奔赴港交所,年逾花甲的汽水屆「新人」同時打響了價格戰和閃電戰。

密集的信息轟炸也讓消費者的認知產生了錯位——「二廠汽水」不是漢口二廠麼?

這段「二廠汽水」重生的往事,要從很久之前說起。

01 和利汽水,武漢二廠

1770年左右,英國化學家約瑟夫·普利斯特利首次用實驗證實了空氣並非一種氣體,而是由不同成分構成,這一發現讓他成為「氣體化學之父」。約瑟夫認為,水碳酸化後能產生令人愉悅的味道,於是他進一步發明了製造碳酸飽和水的設備,成為碳酸飲料的發明者。

這從源頭上解釋了碳酸飲料風靡的原因:促進多巴胺分泌的糖分並不是汽水讓人快樂的關鍵元素,「碳酸水」本身才是。因此,250年後的「0糖碳酸飲料」依然能開闢出一個新的百億品類,汽水永不過時。

晚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汽水進入中國,由掌握了全球海運貿易的荷蘭人引入,因而在當時被稱為「荷蘭水」。

據百度百科,中國人自己辦的廠要首推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蘇州的瑞記公司和宣統元年(1909年)的上海惠華汽水廠。

不過,潮汕最早的報紙《嶺東日報》在1902年刊發過香港威建大藥房的一則廣告,側面證明了我國最早使用機器製作汽水的地點是在香港。

上海和香港因靠海的地理位置而更早「觸洋」,身處長江與漢江交匯處的武漢同樣是國產汽水發展史上的豐碑。張之洞創辦漢陽鐵廠後,國內外商人蜂擁而至,來此建廠,武漢成為近代工業重鎮。

1902年,英國輪機工程師科賽恩乘船到達漢口,發現了商機。漢口是武漢三鎮之一,武漢是「舊四大火爐」之一,歷來有儲存冰塊以備消暑的習慣。於是,科賽恩從老家運來機器,開設了一家機器製冰廠,取名為「和利冰廠」,並於1904年宣告營業。

1921年,科賽恩又開了一家「和利汽水廠」,用蒸餾水生產14種不同口味汽水,日產量最高曾達到2000打(24000瓶)。

1938年,因車禍受傷的科賽恩離漢返英,漢口商人劉耀堂接下和利。經營和利汽水廠時,劉耀堂自製國產汽水,成功試製了「維他可樂」,暢銷華中,還一度想聯繫美國人引入「百事可樂」,後因戰亂被迫終止。

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和利汽水廠接受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成為國營武漢飲料二廠。建國初期的歲月中,武漢飲料一廠生產的雪糕、冰淇淋,武漢飲料二廠生產的橙子口味汽水,曾給老武漢人帶去了清涼而甜蜜的回憶,並因此埋下一顆希望的種子。

炎熱的夏季是汽水的主場,武漢二廠只是國產汽水輝煌的縮影。80年代起,國產汽水陸續發展出了「汽水八大廠」,分別是天津山海關汽水廠、瀋陽八王寺汽水廠、武漢飲料二廠、北京北冰洋食品廠、廣州亞洲汽水廠、嶗山汽水公司、重慶天府可樂集團公司和上海正廣和汽水廠。

1983年,八大汽水廠產量占到全國總產量的42%。隨後,各地的汽水也開始嶄露頭角——黑龍江的格瓦斯、吉林的宏寶萊、山西的太鋼、內蒙古的大窯,以及來自廣東殺穿全國的健力寶、同樣來自廣東卻風靡東北的珍珍荔枝,可以說是「改革春風吹滿地,全國飲料都帶汽。」

隨後,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入華,占領市場的方式是一場陽謀。

兩樂需要藉助國產汽水廠的營銷渠道,國產汽水廠需要新技術來提高產能,於是雙方聯手,合資建廠,國產汽水廠提供營銷渠道和生產線,外資企業提供錢和技術。

《中國品牌四十年(1979-2019)》中提到,兩樂「入關」之前,原輕工部擔憂一旦放開市場,國產飲料可能潰不成軍,因此指定八大廠與國際飲料巨頭展開合作。

1990年,武漢飲料二廠被可口可樂併購,員工分批下崗。2000年,在生產完最後一批「二廠汽水」後,「二廠汽水」宣布停產,從此「銷聲匿跡」。

國產汽水被封存在老一輩記憶里,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這兩瓶「洋汽水」成為中國小朋友人手一瓶的肥宅快樂水。

02 二廠汽水,二次重生

國產汽水反攻兩樂,起點依然是武漢。

2015年,武漢姑娘金亞雯租下了荒廢近百年的萬堯芳公館。彼時的金亞雯正做著一個「懷舊夢」:用復原武漢老物件的形式,喚起武漢人的童年回憶。

「中國城市中的一些傳統文化,其實對於當代年輕人來說,反而是新潮的東西。」金亞雯說,「我想起了小時候常喝的二廠汽水,想要將消失在人們回憶里的二廠汽水復活。」

第一批訂單,金亞雯先訂了5萬瓶汽水進行試點,這顯然低估了消費者對於重現回憶的熱情。不到三天的時間,5萬瓶汽水被搶購一空,堅定了她復活「二廠汽水」的信念。

2017年年底,「漢口二廠」品牌在武漢誕生,2018年營銷額達到9000萬元,2019年銷售額達到3億。

(來源:漢口二廠)

與此同時,漢口二廠母公司武漢恆潤拾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完成了過億融資,投資方包括清流資本、高瓴創投、碧桂園創投、順為資本及老股東親親投資。

在此前後,北冰洋、正廣和、冰峰、大窯、珍珍等一批老字號汽水聯手回歸,藉助國潮崛起的風口,搭上了消費升級的快車。

在近20年的時間裡,儘管兩樂占據過國內碳酸飲料的大部分市場,但很多國產品牌只是蟄伏而非退場。國內的消費市場非常廣闊,擁有足夠的戰略縱深,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留下了老品牌翻紅的空間。

老字號汽水的回歸,精準命中了消費者的情緒點。上一個十年,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在移動網際網路興起的大潮中開始扮演引領者的角色,經濟的發展引發了社會層面的變化,而變化越是兇猛,「懷舊」的情緒就越強烈。

不同於第一個十年,國人開始擺脫對於外資的盲目崇拜,並重新審視「中國製造」。《2021國潮驕傲搜索大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品牌和海外品牌的市場關注度分別為75%和25%,國產品牌的關注度已不可同日而語。

步入新世紀的第三個十年,國產汽水行業再度呈現多點開花的格局,為各路品牌的湧入做足了鋪墊。

2020年,鄭宇武漢二廠飲料有限公司,也想要復刻「二廠汽水」;2022年,蘭世立買下武漢二廠飲料有限公司51%的股權;2023年4月,武漢二廠汽水推出了售價為3.8元的橙子、菠蘿和香蕉口味三種口味老汽水;5月,蘭世立宣布,武漢二廠汽水以「9.9元3瓶」的促銷價格在京東售賣。

對此,蘭世立的老朋友,香港通恆集團、雲南紅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武克鋼直言:「聽說9.9元三瓶還包郵的時候,在想會不會把二廠汽水廠搞黃了。」

但「價格戰」仍在繼續。

10月,武漢二廠汽水推出了售價為1.99元的易拉罐產品,並號稱將挑戰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的價格優勢。

(來源:武漢二廠汽水京東旗艦店)

老牌國產汽水聯手復甦之後,在定價方面抓緊了消費升級的趨勢,普遍集中在5-8元價格帶,因為3元左右的價格帶已經被兩樂把持,別說汽水,整個飲料行業都難以形成威脅。

但武漢二廠反其道而行。如蘭世立所言,「一瓶飲料在中國從出廠到消費者手上,70%的利潤留在了流通領域。消費者10塊錢一瓶買到的產品,出廠價只需要3塊錢。我認為這是極大的不合理,所以要改寫這一規則,把汽水價格徹底打下來。」

據蘭世立介紹,國內汽水行業的成本一直以來不高,每噸原料成本都不超過500元。而在提高了果汁含量後,武漢二廠汽水的每噸原料價格突破了千元,即便如此,1.99元罐裝汽水仍然能夠實現薄利。

然而,低價暫時未能成為武漢二廠汽水在消費層面開疆拓土的利器,反而引發了一些爭議。比如,今年7月推出的藍莓、車厘子、草莓3款果汁汽水,單瓶產品規格268ml,建議零售價約為5.8元,但目前其京東旗艦店的售價為3瓶12.9元,即使不按照9.9元3瓶包郵的價格,也仍低於建議零售價。

蘭世立對此的解釋是,流通領域占據70%的利潤,導致終端價格較高,最早希望做到5元以下,最終通過成本控制做到3.8元,且這一價格設計跟線上業務較高比重有關。

武漢二廠汽水原計劃線上業務比重占到30%,但據蘭世立介紹,實際線上業務比例已經過半,渠道包括天貓、京東、拼多多、抖音、快手等10個平台。

不過,線下渠道仍然是汽水行業的主戰場。蘭世立在7月份的發布會上透露,武漢二廠汽水已經有15台物流車,每天鋪設200-300家店,已在武漢鋪設7500餘家終端網點,包括餐飲、便利店、夫妻老婆店等,此外加上集團自身自動售貨機網點,以及合作第三方渠道,整體在武漢覆蓋13000個終端。

除了線上業務占比稍高,武漢二廠汽水的另一重隱患在於「二廠汽水」的正統之爭。

如上文所述,「二廠汽水」原是指20世紀國營武漢飲料二廠所接管的英資和利汽水廠所生產的「濱江」牌汽水,「二廠汽水」是一個名稱,目前並沒有公司成功將其註冊成為商標。

企查查信息顯示,目前共有14次針對「二廠汽水」商標的申請記錄,但除了武漢恆潤拾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所獲得的科學儀器分類,以及深圳市植樂家芳香科技有限公司所獲得的日用器具和燃料油脂分類得以註冊外,其他品類申請均處於「註冊申請中」或「商標無效」狀態。

與此同時,手握「漢口二廠」商標的武漢恆潤拾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曾多次對武漢二廠飲料申請註冊的商標提出異議。

對於未拿到商標一事,蘭世立回應稱,沒有商標本身並不意味著無法生產,「武漢二廠汽水」是一個商號,本身是作為產品標識存在,既不涉及品牌侵權,本身品牌也受保護。

03 長袖善舞,光速上市

武漢二廠汽水,是蘭世立操盤的第二家上市企業。

2022年11月,港股上市公司天彩控股宣布收購蘭世立實際控制的武漢秀生活便利店有限公司51%股權,天彩控股由此成為國內無人售貨機第一股。

在蘭世立看來,他的「很大一筆財富」,是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

武克鋼曾講述過蘭世立創業之前的一段經歷:「他在武漢大學讀書的時候,到女生宿舍洗漱間去撿牙膏皮子賣錢勤工儉學,真是白手起家,沒有任何背景。」

1990年,30歲的蘭世立從武漢大學畢業,進入湖北一家省級單位工作,同年調至海南省政府機關工作。

但機關辦公室的清閒不適合這個勤工儉學的人,他在1991年辭職下海,創辦了東星電子。《東星十八年》里提到,他在創業時僅有一輛長征牌自行車和270元資金。在珞珈山飯店租下約15平米門店,蘭世立做起了維修辦公耗材、為他人製作名片、代理IBM電腦的生意。

20世紀90年代初,電腦尚未在全國普及,但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已經開始使用這種先進的生產工具。蘭世立發現了商機:他先教各個單位的學員打字,將電腦「送」給他們,使用得習慣後再付款。憑藉靈活的商業模式,蘭世立獲得了大量的訂單,賺到了第一桶金。

此後,蘭世立相繼涉足餐飲、房地產、旅遊業務,甚至曾用車載著現金去收購旅行社。

2005年,蘭世立創辦東星航空,迎來他商業征程最為高光的時刻。東星航空以1.8億元首付,從美國通用、歐洲空客手中租賃和購買了多達20架飛機,總價值120億元。蘭世立創造性地推出「售後回租」模式,東星航空與租賃公司簽訂協議,租賃公司買下這批飛機後,再租給東星航空。

2005年,蘭世立成為湖北有史以來第一位進入福布斯富豪榜前100名的企業家。

2008年4月,金融危機爆發,東星航空資金鍊亦開始緊張,東星集團為保住航空產業,不惜以東盛房地產換資金來救活。但東星方面表示,由於相關股權轉讓融資只支付了8000多萬元,航空公司最終沒能救活。東星集團為挽救資金鍊緊張的東星航空,將集團旗下的東盛房地產委託給融眾集團經營。

2009年,東星航空破產,蘭世立則因逃避欠稅等罪名三次入獄。直至2021年12月,蘭世立無罪釋放,羈押長達879天。

出獄之後,蘭世立依然活躍在創業一線。不同於此前餐飲、旅遊、航空等重資產行業,蘭世立的目光瞄準了汽水、無人售貨機、便利店——火熱的新消費賽道。

曾經擅長把輕資產做重的蘭世立,如今開始把重資產做輕。

無人售貨機是典型的重資產項目,需要巨額的投入進行售貨機的鋪設。據蘭世立介紹,售貨機出廠價1.6萬元/台,由品牌方出錢購買,秀生活則支付其5年租賃費,以售貨機貨架陳列等合作方式回饋。5年後機器歸屬秀生活,廠家則收回購置機器費用。

點位鋪設方面,蘭世立依靠人脈資源,與物業達成合作,以售貨分成和租金兩種形式向物業公司交費。「我們是直接跟萬科、金地、萬達、碧桂園等全國最大物業公司以及學校、醫院等單位合作。」

武漢二廠汽水的發展,同樣遵循了這種思路。蘭世立表示,武漢二廠汽水的生產全部使用代工,絕不做重資產。「我們現在可以找到最好的設備、最大的廠,一台設備都幾千萬、上億元,成本太大,不划算。蘋果手機都沒有工廠,可口可樂也把國內的灌裝業務剝離給了中糧和太古,我們為什麼還要去建工廠?」

快速推進上市,是蘭世立「四兩撥千斤」式創業的關鍵步驟。

2023年10月18日,Raffles Interior發布收購事項更新公告稱,「收購目標公司武漢二廠汽水51%股權,於2023年9月12日已收到聯交所有關收購事項及轉換股份的上市批准,因此,公司將根據該協議的條款及條件向賣方(武漢星航投網絡有限公司)發行可換股票據。」

通過這種方式,武漢二廠汽水正式成為港股上市公司的一部分。操盤僅一年多的時間,蘭世立將武漢二廠汽水打造成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搶跑「中國汽水第一股」。

財報顯示,Raffles Interior是一家總部位於新加坡的投資控股公司,主營室內裝修服務,公司業務分布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自2020年5月7日登陸資本市場以來,其股價從未超過1港元/股,最高時只達到0.85港元/股,被稱作「仙股」。

2022財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Raffles Interior實現營業收入約為6649.30萬新加坡元,同比下降16.44%;實現歸屬母公司凈虧損約136.30萬新加坡元,虧損同比擴大21.91%。

交易完成後,武漢二廠成為Raffles Interior的非全資附屬公司,財務業績將於公司帳目內綜合入帳。

公告顯示,買賣雙方做了業績保證,武漢二廠汽水於溢利保證期間即收購完成日期後開始的兩個完整財政年度內,除稅後純利將不少於每年500萬港元。公告中還提到,武漢二廠汽水今年上半年實現收益2310.1萬元,除稅後溢利為208.1萬元,實現扭虧為盈,資產總值為937.7萬元。

蘭世立長袖善舞,意氣風發。他在10月19日的發布會上表示,「從我們選定它(Raffles Interior)作為上市公司主體,到今天武漢二廠汽水正式上市,可以說又『救活』了一家香港上市公司。」

04 結語

衝刺上市,並不是汽水企業的終點,而是新的起點。

任何細分市場的變化都無法獨立於產業之外,汽水市場的發展路徑順應著消費市場前進的潮流。

短視頻、種草平台、直播帶貨等新模式的出現,改變了品牌與消費者對話的渠道。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唯快不破,八大汽水廠的初期發展跨越半個世紀,兩樂水淹七軍用了10年,元氣森林從「0」到火只用了三年,武漢二廠汽水從「復活」到上市只用了一年多。

但另一方面,與其說細分市場融於大環境,不如說是不同的細分市場組成了大環境。正如汽水行業,與其說老字號汽水因「國潮」而翻紅,不如說老汽水的翻紅正是「國潮崛起」的表現形式之一。

中國居民的消費水平與消費習慣正在加速改變,汽水不再單純服務於解暑和解膩的生理需求,情懷、健康、「快樂水」,碳酸飲料背後的情感需求同樣在釋放,這才是行業變革的核心。

汽水的生產工藝並不複雜,調出配料,將二氧化碳氣體溶入水中再進行混合,就可以成功製作一瓶汽水。產品層面的壁壘在於原料的成分和比例,很多老字號汽水復活正是因為復刻了記憶中的味道。

但是,情懷的生意絕非長久之計,消費習慣始終在變化,消費者每次重新品嘗後,都會對記憶中的味道產生覆蓋,直到新品成為新的記憶。

老字號汽水走出了時間,但最缺的也恰恰是時間。

2020年12月,北京國資委控股的上市公司大豪科技發布公告稱,籌劃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北京一輕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而北冰洋就是一輕資產旗下品牌。

但在2021年8月,大豪科技發布公告稱,因公司重組聘請的律師事務所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尚未最終結案,所以本次交易審查被中止。目前,大豪科技仍在推動重組相關事宜。

壓力和期待同時來到了冰峰身上。2021年初,冰峰與華創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擬於深交所中小板掛牌上市;同年7月9日,冰峰向深圳證券交易所遞交招股書,預計募資6.69億元,繼續搶跑「國產汽水第一股」。

2022年5月18日,中國證監會網站發布公告稱,因冰峰公司申請撤回申報材料,決定取消原定於第二天召開的對該公司發行申報文件的審核,冰峰的上市計劃擱淺。

如今,終於有一家以汽水為核心產品的國產品牌登陸資本市場,但武漢二廠汽水的對手不是老字號汽水,甚至不是兩樂,而是新消費領域所有的飲品企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a4c2a4e5a4640b4b6781c829d2310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