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覓:消費電子領域的科技國潮代言人

2023-06-05     觀潮新消費

原標題:追覓:消費電子領域的科技國潮代言人

2022年整體業績增長60%,中國區業務同比增長600%,海外業務同比增長近60%,自主品牌增長200%......

過去一年,追覓科技(以下簡稱「追覓」)拿出了一份惹眼的成績單。

不止如此,當疫情讓幾乎整個消費市場「失去了三年」的時候,追覓的整體業績增長了10倍、自主品牌增長了20倍,逆勢增長的奇蹟又進一步增加了追覓「已經成為行業標杆」的可信度。

今天已經沒有多少品牌可以掩蓋追覓在智能清潔領域的光環,但追覓卻並沒有停下來享受來自市場的讚美,而是馬不停蹄地帶著機器人新作,向智能製造的深水藍海一路狂奔。

技術、產品、供應鏈和名為國潮的時代巨浪在一個令人驚嘆的奇點交匯,當下的追覓正在講述一個比過去更誘人且充滿未來感的故事。

逆勢增長及其背後的技術飛輪

在中國消費電子的商業進程中,幾乎所有品類品牌都帶著「從給海外品牌代工到在夾縫中創立自主品牌」的艱苦記憶,但或許清潔家電是個難得的例外。

追覓科技中國區副總經理郭人傑曾對觀潮新消費(ID:TideSight)提到,掃地機器人在上世紀90年代出現在美國時只是以一個類目出現,伴隨研發端向中國極速回流,後續電機、算法等發明疊代幾乎都由中國科技公司完成。

也正因如此,中國掃地機器人市場在十年發展期內,90%的市場份額都被本土公司占據,全然不見其他領域「外牌領銜」的競爭格局。

最近幾年,掃地機器人的市場優勢又在疫情的背景下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傳導到洗地機領域。憑藉更適合中國家庭清潔習慣的「洗拖一體」功能,獲得迅猛增長。

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洗地機全渠道銷售額同比增長43.4%,反超掃地機器人成清潔電器第一大細分類目,占比達到37.8%,正式成為清潔電器行業名副其實的「頂流」。

兩大品類齊頭並進,讓中國清潔家電在不少消費電子領域已經增速放緩的背景下,爆發出驚人的增長力。

行業持續上升,品牌格局也未有定數。在頭把交椅的眾多競爭者中,追覓是不可忽視的一個。

據追覓科技創始人兼CEO俞浩介紹,正式布局中國市場之前,追覓已經經過了To B業務和海外業務的驗證。

2022年,追覓海外電商渠道營收增長超200%,全球多個地區業績都在飛速增長,俄語區增長超350%,東南亞增長超450%、北歐增長超700%、西歐增長超150%。

「我們現在已經是一個真正的全球化品牌,而且是很有競爭力的品牌,最近我們的掃地機產品在法國『黑五』期間,超過了戴森,成為行業第一。」俞浩接受採訪時表示。

追覓依然在出海的路上狂飆,俞浩介紹道,「我們在歐洲建立了辦公室和人員,從線上打到線下,目前在整個歐洲都占據前三;在日韓和東南亞,追覓同樣是前三;去年我們進入俄語區,下一步重點發力北美市場。」

且在行業收縮的節點,追覓也敢於逆勢進行大規模投注。俞浩介紹稱,追覓成立以來,一直在長期規劃增長曲線:

第一曲線是To B業務,第二曲線是To C的自主品牌,未來,追覓希望成為年輕一代生活方式品牌。

「我們會將過去在To B、海外生意上的利潤投入國內,希望能夠成為這個領域的絕對領軍者。而且和很多老闆做好一個業務再慢慢做另一個的路徑不同,我們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把多條曲線都規劃好了。」

與「多曲線同時發力」並舉的是品牌建設。

AWE展、品牌宣傳片《造飛機的人去掃地》……都是追覓和消費市場對話的方式, 「尖端科技用於生活普惠」,便是追覓深入人心的品牌理念。

「追覓的關鍵詞是科技的、智能的、時尚的,分別對應馬達、算法和審美在線的工業設計,對品牌而言,有支撐的故事才能成為真實的故事。」理性輸出的背後,是追覓要成為「高端品牌」的自信。

在俞浩的規劃中,在供應鏈端做環保升級、建立創新實驗室、承擔重大的科技專項、制定行業標準,用更加長期主義的方式引導行業的健康發展,才是「高端」的應有之義。

正如俞浩所說,高端品牌的含義並非是一場聲勢浩大的發布會或某個明星代言人,而是以一種引領者的姿態,持續處理好與世界的關係。

今年追覓還將開拓1000家線下門店,以此觸達更廣泛的消費市場。

技術是智能清潔產品力的決定因素。今天追覓的高速增長,也系在飛速旋轉的技術齒輪之上。

俞浩介紹稱,追覓在高速數字馬達、智能算法,以及抹布外擴、自動貼邊包括仿生機械臂等方面已經占據了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高地。「以高速數字馬達見長的戴森目前停留在13.5萬轉的水平,但追覓技術儲備已經攀升到20萬轉。」

技術儲備的背後,是追覓多倍於同行的研發投入絕對值。按照規劃,2023年追覓的研發費將繼續增長200%。

「1/3的研發投入將用於本.領域的產品疊代,1/3用於本領域的產品創新,1/3用於新領域的創新。從財務角度來看,它們的回報周期分別是12個月,12-24個月,24-60個月。」

此外,意在市場教育的線下銷售和營銷推廣也是投入的必選項,這是一種可以有效抵禦市場波動的長期戰略性投入。

在研發費增長200%的同時,追覓的研發人員增長預計會在100%,這意味著更多利潤將惠及團隊。「除去末位淘汰,公司去年沒有因為業務裁員,平均工資平均上漲17%,今年預計會漲至20%-30%,爭取達到全行業最高薪資水平。」俞浩表示。

走向全球

一家清潔家電的頭部企業一邊向領域第一的位置發起衝刺,一邊在前沿的機器人領域探索創新,背後自然離不開創始團隊的驅動,但終究還是企業所在的時代氣氛使然。

過去30年中國絕大部分產業都受惠於中美接軌,尤其是技術和管理的接軌通過日韓企業傳導到國內,成就了以石油、鋼鐵等為代表的資產經濟。

但很顯然,在超級大國的「技術封鎖」之下,可供其他國家「追隨式發展」的時代紅利已經瀕臨枯竭;非但如此,留給「非顛覆性創新」的生存期也已所剩無幾。

典型的例子是日本、韓國和以德國為代表的西歐,其作為工業強國的進程已然步入倒計時。

如果封鎖和追隨導致了發展問題,那麼站在其對立面的開放與顛覆就成了解題思路。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顛覆是開放的底氣。

「卡脖子」問題在科技領域由來已久。以機器人為例,俞浩介紹稱,目前國內在諧波齒輪的壽命,控制算法的魯棒性等方面都與國外存在差距。但俞浩認為最重要的並不是盯著當下微弱的技術差,而是從根本上轉換思路。

「上一代企業家主攻填補國內空白,但新一代企業家要做的是全球首創。」俞浩堅信,繼續在性能技術上引領是最主要的事情,「要麼就是絕對的第一,要麼就是大家都在第一梯隊。」

關於如何成為第一,俞浩已經建立了初步認知。

第一是精度。「精度是製造中的核心觀點,代表某種加工工藝的巔峰。一個組件的精度很容易提高,但規模化生產的精度很難把控。」雖然精度是確定性的事情,但創業公司依然有必要夯實基本功。

第二是自動化。追覓智能工廠的第一代產線28人,到了第四代產線只需要人工做上下料,這便是自動化的直觀作用。未來,產品會在研發階段就被預設為支持自動化,以此使自動化生產的規模、程度和最終成本效率得到全面優化。

全面、深度的自動化也將推動產品進入全球銷售網絡,從而促使設備投入被全球均攤,做到真正廣義的無人化生產。

由精度和自動化引出的全球布局話題,也是「開放」的含義。

開放是一種供應鏈策略,也是全球產業協同的必選模式,以蘋果為代表的美國企業已經驗證過開放策略的可行性。即便是在地區摩擦的今天,鑒於產業轉移勢頭的不可阻擋,「全球資源」、「本土製造」也仍具備存在依據。

「供應鏈『made in China』只是一個偶然的歷史片段,這件事情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當時中國的勞工成本是美國的1/10乃至更低,且整體產線的自動化程度不高。」

俞浩認為,在產業轉移的背景下,討論要不要去東南亞設代工廠是沒有意義的。「代工企業的本質是替品牌方管理自己本土的工人,這本就是代工廠應該賺的錢,你要給人家富起來的權利。而且在這種情況下,勞工本身的製造費用會被逐漸拉平。」

基於此,與其在產業生態體系中單純掌握一兩個環節,不如開放專利、建立共用的商業模式,讓全世界都能在體系中共榮。

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將喪失對供應鏈的掌控力,畢竟將「全球資源」和「本土製造」耦合在一起的,是強有力的「中國研發」;而中國研發所指向的除了產品顛覆,還有一個被全面鍛造、升級過的供應系統。

「以高速電機的軸承為例,追覓做10萬轉馬達的時候,軸承是日本進口的,到了15萬轉的時候,我們帶著中國的供應商搞定了。」俞浩稱。

蘇州作為中國家電的供應鏈集群重鎮人盡皆知,甚至已經先品牌一步實現了對外溢出,今天,世界家電供應鏈看蘇州。

「我們的供應鏈布局有80%在蘇州,因為我們在北京打一個手板要兩周,到上海是一周,到了蘇州只要三天,而且如今蘇州的研發、供應鏈乃至人才結構都已經可以比肩京滬,這裡的供應鏈生態是遠超美國的。」

今天中國的產業上游將會湧現出大量機會,這是時代造就的。「只是這些機會不再是我們熟悉的終端消費、流量玩法和傳統外貿,80%的商業模式將會失效。」

過去的時代終究屬於過去。往事可以追憶,但不宜留戀。

千億目標

站在當下,已經沒人能忽略那些顯而易見的時代機遇。

華興新經濟基金董事總經理雷鳴表示,基於多年供應鏈優勢帶來的研發和產品優勢,中國品牌走向全球的進程加速,這是屬於中國企業的時代機遇。

聚焦細分品類。清潔家電尤其是掃地機器人,雖然現在滲透率還不到10%,但伴隨全屋智能的成熟、普及,以及新人群生活方式和消費需求的轉變,未來智能清潔家電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

在千億級的市場預期當中,追覓也定下了千億的增長目標。

「不出意外的話,今年追覓會有過百億的銷售收入。明年200億,後年400億,再往後到1000億。」俞浩直言。

1000億,也是追覓從創業第一天就制定且堅持的目標。「我看到之前蘇州有不少企業抓住外貿代工的機會做到幾十億,關鍵性的機遇通常可以撬動企業指數級的增長。」

基於這個目標,追覓也會更積極地沿著四條曲線,積極進行品類和業務拓展,「儘管我們的節奏在同行業看來顯得激進,但從結果上來看,我們已經在三年內連續完成了從To B到To C,從海外到國內,從掃地機到多品類的轉型。」

俞浩認為,追覓是一家不斷創業的公司,因為中國品牌走向全球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今天中國企業還可以掌握五個能力——正向研發能力,核心技術能力,掌握全世界低成本、高品質供應鏈的能力,建設全球銷售網絡的能力以及品牌塑造能力。

這也是中國現代科技企業真正成為領導者的路徑。

「中國未來十年最大的紅利還是工程師。過去松下和索尼在上個世紀可以占到全球的30%,我認為中國未來有機會能占到70%。」

按照俞浩的願景,追覓將定位為面向世界不斷求索和成長的科技企業,品牌的最終使命是用科技推動人類的進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de4362a64bd60784e0ddb4defe6a3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