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一小步,百麗時尚的一大步.
文丨華商韜略 熊劍輝
火了一年的AI,不再是概念,開始在一些先鋒企業中堅實落地。
【百麗式遷躍:超級群的AI之道】
如果要探究中國鞋服行業的數智化之道,百麗時尚集團很可能是一家繞不開的企業。
「凡是女人路過的地方,就有百麗。」
作為中國的「鞋王」,百麗時尚集團旗下坐擁BELLE、STACCATO、TATA等大火的鞋服品牌,將近1萬家直營店覆蓋到中國300多座城市,更令這個目標,成為了真真正正的現實。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激動人心的「鞋王」背後,是近萬家直營店經營的繁複。
且不說如何管理數萬員工,僅應對近萬家門店的庫存,就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為此,百麗時尚決定將數據全打通。
經營模式上,又秉承「50%的秘訣」,常年保持著業界驚嘆的低庫存。
所謂「50%的秘訣」,就是每次出新品,只投放50%的貨量;之後,爆款就補貨,以此控制庫存,降低風險。
如今,百麗時尚這種「訂補模式」再度進化為「訂補迭模式」,即:
首單訂貨占40%,補貨占30%,研發疊代占30%。
思路一變天地寬,百麗時尚的經營模式再次發生遷躍。
2018年雙11前,百麗時尚的馬丁靴投放5個測試款,收到用戶反饋後,火速完成了20個更新款,並預測其很可能成「黑馬」。
如果按照老思路,馬丁靴的銷量占比最多翻一倍。
但當年「雙11」,百麗時尚緊盯馬丁靴暢銷款,通過持續補貨、放量增產,令馬丁靴的銷量占比從1%暴增到25%。
這樣的柔性製造、這樣的補貨速度,絕對是行業翹楚。
數字化是企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工具,有著深厚數字化積澱的百麗時尚仍在探索,不斷實現數字化對業務場景的疊代賦能。以補貨為例,在面臨補貨這種高頻且繁瑣的行業場景之中,如何高效協同也是重要的課題。
補貨的提效難,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涉及的部門、崗位多。補貨涉及到總部品牌、各大地區品牌、總部/地區/城市貨品多達數百個業務組織。
第二,業務鏈路長,系統多,跨系統登錄、跳轉頻繁。整個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使用相關的系統、表格、電話、微信/釘釘、OA、郵件、會議等多種工具,信息和操作分散,整個過程難以快速全局掌握。
第三,時效性難保障。此前,補貨都是周一開放,發郵件通知大家,大家進入補貨系統去操作,補完了以後把訂單拿出來,用郵件的方式給地區領導審批,地區領導審批完了以後,再以郵件的形式給總部,總部再匯總到總部領導那裡審批,這個訂單再給到工廠。流程很難掌控,效率難以提高。
如何用一個工具,破解這個紛繁的難題?
2020年,百麗時尚與釘釘啟動戰略合作,基於釘釘群的底層能力,打造出「補貨群」。
以前,補個貨要填表格、發郵件、發釘釘/打手機、盯審批……哪怕一切順利,也要花費3天。
現在,員工打開「補貨群」,在線操作錄入、群內提交,補貨申請自動「叮」上群里的上級領導。領導被「叮」後,一不開電腦、二不翻郵件,進入「補貨群」,點開消息卡片、審批提交,一氣呵成,一路「叮」到總部,全流程相比舊模式效率得到極大提升。
看似簡單的「補貨群」,既實現了組織、權限、業務、溝通全部在線,又保留了各大區操作方式的靈活性;既擺脫了以前人找系統、人找功能、人找數據的舊模式,又實現了系統找人、功能找人、數據找人的大轉型。
而放到更大的視野,「補貨群」提高的,絕非補貨這個單一業務場景的效率,而是通過增加人與人、人與系統之間的互動頻率,帶動數據密度的飆升,能加快數據資產的積累。
這種數據資產持續積累的結果,就是為以釘釘為底座的AI助理的「開悟」,打下堅實的數據基礎。
最近,百麗的店長李穎(化名)就發現,自從有了業務能力加持的釘釘群,工作變得輕鬆不少。
早8點,李穎還在上班路上,就通過群插件點擊進入大麥(百麗時尚自研的實時數據應用)查看門店昨日銷售數據及庫存情況,設定今日銷售目標;9點早會,她又結合銷售數據,篩出主推爆款,提醒店員熟悉產品,洞察顧客需求。
下午3點,李穎再次打開釘釘群,點擊群插件查看門店實時銷售數據,復盤時段銷售情況,填寫下一階段銷售策略後點擊「報數」,自動以消息卡片的形式推送至群中,方便上級管理者及時把控門店銷售情況,同時群內的其他門店員工也可以參考和學習優秀門店的銷售策略。
如此實時、高效、便捷的銷售跟進,以前難以想像。
現在,門店員工已經可以通過與AI對話的方式實時查詢多維度銷售數據,在門店工作忙碌的時候,更快速地查詢和了解數據,助力業務。
2024年1月9日,伴隨釘釘7.5版本發布,越來越多的人會像李穎一樣發現,僅靠釘釘AI助理,就能享受到這種普惠化的超級智能服務。
而它提升的,不止是哪個員工或企業的生產效率;它影響的,也不止是百麗時尚及其所在的行業;它宣告的,則是一個真正的、AI普惠時代到來。
【AI智能體:To B場景下的必爭之地】
2023年,當人們都在熱烈探討大模型的未來時,史丹福大學和谷歌共創的「西部世界小鎮」,卻造就了25個能模擬人類行為的「AI智能體」。
與被動的生成式AI不同,這些「AI智能體」極具「主動性」,不但能擔當職業角色,像「作家」會寫作、「畫家」會畫畫;還具備一定的環境適應和社交能力,如某個AI想開派對,會主動發出邀請,其他AI則會協調時間出席。
這種能基於環境感知、展開決策、調用工具、完成目標的智能體,被稱為AI Agent(AI助理)。
有人因此評價:大模型能編個連連看,AI助理卻可能會整出王者榮耀。
目光如炬的比爾·蓋茨,也明確指出了AI助理的巨大潛力:
「主宰AI助理,才是真正的大事。」
畢竟,它不僅會改變軟體的打開方式,更將改變人與AI的交互方式,並最終改變未來的生產力。
從這個意義上看,高度智能的AI助理,必然在B端落地,並成為行業巨頭的必爭之地。
2023年3月,微軟發布的Microsoft 365 Copilot,明確支持自定義ChatGPT助手,並無縫集成在CRM、ERP、OA等日常辦公系統里。
同年11月,釘釘上線的「AI魔法棒」,也在文檔、聊天、腦圖、知識庫等產品中,全面彙集了AI能力。
更重磅的大事件,依然發生在釘釘7.5版發布大會上:釘釘不但官宣與微軟合作,還將在7.5版中集成「AI助理」。
這將大幅降低AI助理的使用門檻,實現人人有AI、用AI的夢想。
作為釘釘的生態合作夥伴,百麗時尚、艾為電子等自然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以百麗時尚店員版「AI助理」為例。
以前,顧客到店看中一款鞋,問店員有沒有同款38碼、黑色的,店員會拿出手機或pad,輸入貨號,查詢顧客想要的款式。
如果店裡恰好沒有,那麼店員就要再搜索附近的門店哪裡有,打電話過去讓附近的門店送過來,或者讓他們直接為顧客郵寄到家。
在這個過程中,店員需要一邊服務顧客,一邊運指如飛作業系統。
但未來有了AI助理,店員可以一句話讓AI助理幫助查詢庫存,就像身邊有個真正的小助手,幫助ta把打開系統、輸入貨號、查詢庫存等一系列操作都做完,再以語音返回結果。
店裡有貨,AI助理會告訴店員在庫房的什麼位置。
店裡沒貨,AI助理會告訴店員附近哪些門店有貨,並詢問:是需要用同城速遞馬上送到店,還是郵寄到顧客家中?店員只需要說一句話來選擇方案即可。
這套查詢、調貨的系統,百麗時尚一早就有,但AI助理能夠優化店員使用它們的方式:店員跟AI助理的交流,沒有任何使用門檻,對著它說話就行。
用AI讓一線員工獲益的理念,在艾為電子這家國產晶片企業中,也同樣被積極踐行。
作為國內模擬晶片的龍頭企業,艾為電子的產品種類多、參數雜、專業性強。近千款晶片的中英文資料非常龐雜,客戶又隨時會諮詢專業度很高的問題,而採用傳統匹配關鍵詞的智能客服,效果不理想,因此,艾為原本有七八十人的技術服務團隊,每天在服務客戶之餘,還要去回答客戶的諮詢。
不過,隨著釘釘AI大模型的開放,艾為與之展開了深度同創,將大量中英文技術文檔「投喂」給大模型,結果「喂」出一個「IC智能客服」。
「IC智能客服」不但能「理解」專業名詞、展開數據處理,還能根據客戶查詢的場景參數,「推理」出是否符合客戶需求。
「IC智能客服」介面
比如,某款晶片在常溫下的電壓閾值在3伏-6伏之間。如果客戶問「5伏能不能用」,依靠關鍵詞觸發答案的「人工智障」,只會給出否定的答案;但「吃透」了技術文檔的「IC智能客服」,卻能「理解」閾值的真實意義,並給出肯定的答案。
這樣的AI,答案精準、語言自然,大大提高了客戶體驗;加上不用頻繁維護關鍵詞和問答庫,反而降低了艾為電子的使用成本。
釘釘標杆客戶們的AI應用,並沒有呈現出離奇誇張的科幻表現力;恰恰相反,它們全都切實融入了業務,解決了痛點,推動了生產力。
這意味著,釘釘不僅僅是一個面向企業的超級APP,更成為企業邁向AI時代的超級入口。
【連點成「鏈」:AI助推產業鏈協同】
釘釘總裁葉軍曾表示:
「AI不是玩具,而是真正的生產力工具。它將重塑我們的工作方式,帶來生產力的變革。」
這句話在業界流傳甚廣,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其中蘊含的To B深意。
在大多數企業看來,像ChatGPT那樣寫個文、畫個畫,作用非常有限,某種程度上就像是玩具。
企業的真實需求,就是要AI融入業務,或降本增效、或重構流程,成為真正的生產力工具。
這個過程中,企業既要對AI定製優化、融入業務,又要綜合考慮成本、效率、安全等因素,實現低成本、低風險、高效率。畢竟,誰都不想變成AI「小白鼠」,產生巨大的試錯成本,最好是成熟案例、落地可用。
於是,平台級、生態化的AI解決方案,立即彰顯出價值:不但成本低、效率高,而且經過生態企業的使用、檢驗,成熟可靠,乃至「開箱可用」。
而釘釘的方法論,就是將智能化底座AI PaaS全面開放給客戶和生態夥伴,並基於大模型將產品全部重塑。
比如,釘釘與百麗時尚展開深度共創,幾乎開放了所有的API接口,每月接口調用量就高達數千萬次。
深度的融合下,百麗時尚的數智化應用得以快速疊代。
今天,百麗時尚因群積累的業務、交互的數據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有鑒於此,百麗時尚又試圖建立一個AI化的「消息中台」,希望通過AI助理,實現「萬群聯動」。
與此同時,基於釘釘AI PaaS創造的「商品數字員工」,在百麗時尚也進入應用階段,幫助處理繁瑣的收發貨差異問題。
貨品運輸過程中,有時會出現收發不相符的現象。比如,地區A要鞋100雙,工廠B只發了50雙。這時,管理人員就要與A、B甚至第三方物流C,多方溝通,查明真相,明確責任。
這類問題,通常需要多方舉證,多方溝通與協調,流程非標,處理時效也難以把控。
於是,基於這一類微場景,百麗時尚基於釘釘的AI底層能力對「商品數字員工」展開「特訓」。實戰中,「商品數字員工」已經可以幫助處理系統流程,完成「主動認責」的系統操作;未來,百麗時尚希望強化「商品數字員工」的技能,既能監控數實不符的異常狀況,又能應對門店、倉庫、工廠、物流的多方質詢,完成溝通、仲裁、定責等一系列工作,解放人力,提高效率。
所有這些應用,顯然不會囿於百麗時尚一家,且必然應用於其他生態企業。
實際上,百麗時尚正在釘釘智能化底座上,試圖實現跨企聯動,構建「供應鏈企業群」。
按照設想,未來百麗時尚如果要採購原材料,只需與上游企業共建一個「跨企採購群」,將採購的類目、數量、價格在線填好,「叮」給雙方領導核准,即可展開交易;中間出現數實不符或驗收不過,直接用「採購AI助理」協調,或補貨、或退貨、或打款,一群搞定。
最終,採購群數據進入數倉,積累下來可供雙方的AI助理調用。
從釘釘7.5最推出的AI助理來看,這種融合產業、靈活定製,由企業乃至個人專屬的超級AI助理,已然觸手可及。事實上,在一些和釘釘一起先行先試的企業中,有AI加持的產業鏈協同已經逐步成為現實。
這樣的AI,並不單單是讓企業AI化,更多是讓每個人都能AI化,從而實現生產力的大爆發。
而最偉大的賦能,卻不僅限於為個人或企業賦能,更在於給整條生態鏈賦能。
今天,伴隨釘釘AI能力的全面落地,人們已經看到,生態企業的跨域聯動,上下游鏈路的產業協同,正日益變得觸手可及。
這種「AI+個人+企業+生態」的全方位力量,終將融合在一個全新智能體系里,完成以往不可思議的價值交付。
AI的革命,才剛剛開始。無盡的未來,更令人期待。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