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以「AI生態 共贏未來」為主題的2023聯想天禧AI生態開發者大會在北京正式舉辦。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消費業務群總經理張華表示,智能終端已經經歷兩次大升級,正邁入AI終端時代,聯想集團將以內嵌AI的全終端布局,為用戶帶來全新的智能體驗。
(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消費業務群總經理張華)
據他介紹,內嵌AI的終端在使用上將主要依託於AI的本地算力,通過對AI大模型參數進行裁剪形成輕量化的端側大模型,能勝任更多場景化的需求,並在不斷的使用中結合多模態認知和算力,讓AI終端從設備變成更具智慧的AI助理,具備像人類一般思考的類腦化能力,以更好地服務用戶場景需求。
六年前,聯想便前瞻性布局智能化變革,並基於「端-邊-雲-網-智」新IT架構,初步構建了包含AI 內嵌的智能終端、AI 導向的基礎設施和 AI 原生的方案服務在內的全棧智能布局。其中,在AI內嵌的智能終端領域,聯想是全球PC、平板電腦和手機的主力供應商,PC穩居全球第一,並已率先發布了AI PC;手機在豎向摺疊屏品類中居全球第四;隨著智能化的發展,雲電腦、IoT等終端設備也在快速成長。
「未來2-3年,AI應用將像雨後春筍般湧現,同時現有應用也將逐步AI化。在AI會議、AI課堂、AI遊戲、AI日程管理,以及AI換機等方面,為用戶帶來全新的智能體驗。」他說,「聯想將以聯想天禧AI生態為平台,與合作夥伴一起構建開放AI生態,」
【AI科技大發展 推動AI終端新時代來臨】
技術的創新和進步始終推動著智能終端不斷進化。毫無疑問,今年是AI大模型快速發展的一年,而明年很多終端設備都將搭載人工智慧功能,人工智慧將從雲端到端側進一步擴展,加速推動智能終端與AI加速融合。
在大會上,張華從PC的視角介紹了智能終端的三次重大升級。PC第一次升級,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大規模集成電路和新型CPU通用計算架構的引入,使得計算機開始小型化、成本大幅下降,同時圖形化的交互方式也大大降低了普通人使用計算機的門檻。這一期間,包括聯想在內的終端廠商相繼成立,推出個人電腦產品,並迅速形成個人電腦全球產業鏈,正式宣布人類進入個人電腦時代,PC第一次成為名副其實的個人計算機產品。
第二次升級則是世紀之交,隨著網絡通信技術以及移動計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每一台電腦都連入了網際網路。這一期間,聯想首創網際網路電腦「天禧」,通過「一鍵上網」,真正改變了PC和用戶之間的關係,並且在之後全球化發展的背景下問鼎了全球PC之冠。
如今,以大模型為主的生成式AI技術展現出令人驚嘆的智能湧現能力,PC因此正在進入第三個歷史性技術周期。這一階段,公共、企業和個人等三種大模型有機結合,通過混合AI框架調用,全面釋放人工智慧能力,全方位革新著PC的AI能力。
張華表示,AI不僅會改變PC的發展進程,同樣會促發各類終端設備的改變,各類內嵌AI的終端設備都將陸續出現。據IDC數據顯示,2024年AI終端設備占比將達到55%,正式開啟AI終端的元年。僅就PC而言,AI PC很快就會占據半壁江山。
【內嵌AI的終端 兼具三大「內核」四大優勢】
內嵌AI的終端,是內嵌了輕量化的端側大模型,場景化應用成為其重要特性,並具備了類腦化的能力,從工具變成個人AI助理。相較於雲端的大模型,內嵌AI的終端具備使用成本低、響應更及時、更具個性化、數據更安全四大優勢。
具體而言,首先是輕量化的端側大模型。大模型訓練和推理時,「看得見」的智能背後是大量「看不見」的驚人能耗,因此大模型的普及需要考慮輕量化,以節約成本和降低能耗。AI內嵌的智能終端,可以在終端本身的算力基礎上,通過模型壓縮和優化技術,對AI大模型參數進行裁剪,形成輕量化的端側大模型。
其次是場景化應用。場景化是指通過模型微調或是與領域知識庫相結合的方式,增強大模型的行業知識,從而能夠做到與目標場景結合,為企業業務進行定製化服務,讓大模型從「通才」變為「專才」。「端側大模型能夠勝任設備終端核心使用場景的各種專業需求,場景化應用是重要特性。辦公、學習、家居、出行,AI終端都可以靈活應對。」張華表示。
(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消費業務群總經理張華)
以商品推薦這一企業需求為例,大模型不僅需要在選品時幫助購買者聚焦,更需要理解購買者的隱含需求。比如聯想面向聯想商城搭建的大模型,在為用戶推薦電腦時會按照使用場景分類推薦產品,在臨近大促節點時也會傳達相應的打折促銷信息;而與此對應,通用大模型只能提供同質化的產品推薦和籠統的價格信息,難以提供定製化和個性化服務。
第三是類腦化能力。儘管AI大模型的強大已經形成共識,但它和人腦的構思機理還很不同。現代大模型更類似於直覺思維的「快思考」,而有了端側大模型的加持,AI終端就可以進行類似人類大腦的思考和分析,逐漸接近更理性思維、更準確可靠的「慢思考」,並結合多模態認知和算力,設備可以逐漸從工具變成真正的個人AI助理。
在提出「三大內核」之後,張華還指出,相較於使用雲端大模型的終端設備來說,內嵌AI的終端有著顯而易見的四大優勢,即:使用成本更低,由於端側大模型歸設備用戶私人擁有,不必像使用雲端大模型一樣支付訂閱費用,因此可以極大降低用戶使用成本;響應更及時,算力和大模型都在端側部署,且大模型經過應用場景化的裁剪,因此響應速度會更快,體驗更加自然;更加個性化更懂用戶,端側大模型結合了私有資料庫,可以適配符合用戶個人偏好的使用方式,會變得越來越懂用戶;數據更加安全,個人數據信息都部署在端側,數據存於本地,避免了數據上雲、信息泄露等風險。
不難看出,在智能化和個性化的市場需求下,AI內嵌的終端正在實現終端服務的全新升級,同時也成為AI時代終端發展的必然趨勢。
【前瞻布局智能變革 聯想持續構建AI終端生態布局】
基於對上述大趨勢的判斷,聯想中國面向個人和家庭消費業務的戰略,正式升級為聯想天禧AI生態「四端一體」戰略。「四端」分別指的是AI PC、AI平板、AI手機和AIoT四類終端設備,「一體」則有兩層含義,一方面指的是承接用戶個人助理任務的個人智能體,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個人智能體穿梭於四類AI終端,使其融為一體。這一戰略下,天禧AI生態內的設備將具備互聯互通、高速傳輸等能力,並且將升級為手勢、體態、語音等全新的交互模式,過去的鍵盤、滑鼠將成為輔助。
事實上,這一戰略布局建立在聯想全棧智能布局的先發優勢基礎上。早在六年前,聯想前瞻性布局智能變革,秉承「智能,為每一個可能」的願景,啟動了3S戰略。如今,依託「端-邊-雲-網-智」新IT技術架構,聯想已初步構建了包含AI 內嵌的智能終端、AI 導向的基礎設施和 AI 原生的方案服務在內的全棧智能能力,為全面支撐AI大模型在終端部署和落地打造了堅實底座。
目前,在AI內嵌的智能終端方面,聯想是全球PC、平板電腦和手機的主力供應商,其中PC穩居全球第一,手機在豎向摺疊屏品類中居全球第四,隨著智能化的發展,雲電腦、IoT等終端設備也在快速成長。
此外,聯想在AI PC上已經取得領先優勢。先是在10月份的聯想創新科技大會上率先推出全球首款AI PC,緊接著在12月7日聯想與IDC聯合發布業內首份《AI PC產業(中國)白皮書》,為產業生態發展提供了框架性指導;12月15日,聯想還率先推出了兩款AI PC筆記本電腦。
同時,在生態層面,聯想天禧生態已為消費者構建了「設備+雲+服務」的全場景服務體驗,具備互聯互通、主動服務、虛實結合、開放共享四大特點,並覆蓋智能家居、智能學習、智能健康、智能娛樂、智能辦公五大智能場景。先進的智能終端布局與完善的生態讓聯想持續引領智能終端時代。
(智能體小程序開發者招募計劃正式啟動)
高質量的產業發展離不開行業上下游夥伴的共同推動,更豐富的場景應用也需要同廣大開發者共同構建。為加速AI應用的落地,張華在大會現場還發布聯想天禧AI生態智能體小程序平台以及招募計劃,邀請更多生態合作夥伴共同打造AI內嵌的智能終端,提升終端智能體驗。
「聯想將持續以客戶為中心,深入業務模式創新、加速技術創新,立足聯想天禧AI生態四端一體戰略,以創新、開放、共贏為基因,與眾多生態夥伴一起,深挖多元場景使用需求,為用戶創造更多價值。」張華表示。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