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新徽商

2023-12-29     華商韜略官方帳號

原標題:了不起的新徽商

從豪賭到穩贏。

文 | 華商韜略 滿建鋒

從鮮有人問津到風投強省,從工業真空帶到未來產業城,短短十多年,安徽從傳統農業大省搖身一變,成為「新興產業聚集地」。

2022年,安徽GDP規模達到4.5萬億,首次超越上海躋身全國經濟十強,合肥更是憑藉「芯屏汽合」(晶片、屏顯、汽車、產業融合)和「集終生智」(集成電路、終端產業、生物技術、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晉級「萬億」俱樂部和新一線城市。

畫風突變的背後,到底是謀篇布局的必然,還是時代機遇的偶然?

一組數字很說明問題——

今年1月至10月,徽商回歸項目資金增長明顯,億元以上在建徽商回歸項目469個,徽商投資額1299.7億元,同比增長13.6%。

「新徽商」已然成為激發安徽經濟活力的重要推動力。

自古以來,「江淮大地」的有志青年就有結伴闖江湖的傳統,「踏遍千山萬水、走過千家萬戶、賺得千財萬貫」。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最發達的「北上廣」,留下了許多安徽創業者的傳奇故事。

如今,合肥工商界活躍著本土企業家、返鄉投資的徽商企業家,以及來合肥創業的企業家,他們共同做大做強了合肥的科技製造、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發電、人工智慧、半導體顯示等高端產業。

被譽為「20年發展最成功省會」合肥的跨越式發展,既有歷任政府有為建設,也離不開合肥企業的卓越貢獻。可以說天下徽商共同創造了合肥神話。

【安徽崛起,徽商領跑】

提到安徽的經濟騰飛,許多人將其發軔歸於戰略引進京東方。事實上,安徽先進位造業的發展離不開一個安徽企業家的助力,他的名字叫楊元慶。

在合肥,當地人都聽過一個名字:聯寶科技。在許多本地人心中,聯寶科技就是安徽科技製造的天花板。

2022年,聯寶科技實現營收1274億元,年出口總額74億美元,已經連續八年成為安徽最大的外貿企業,今年年初,聯寶科技被世界經濟論壇評為全球智能製造標杆——「燈塔工廠」。

它還有一個名字——「聯想集團合肥產業基地」,是聯想集團全球最大的智能計算設備研發與製造中心。

一家千億營收級別企業的落地,意味著產值、就業、稅收、投資、消費、製造、創新的全方位帶動,而楊元慶和聯寶科技,就是眾多徽商助力區域經濟騰飛的一個重要縮影。

京東方在合肥的發展也與聯寶科技密切相關。京東方落地合肥後不久,聯寶科技也開始投入運營,並承諾每年5%的產品使用京東方的液晶屏,而聯寶科技在合肥培育的產業鏈人才,也服務過京東方、比亞迪等企業。

聯想集團加碼合肥與自有製造不是偶然。當初聯想內部9名高管討論聯想是否應該採取自有製造和ODM結合的雙模式時,4票贊成、4票反對,楊元慶的選擇將決定最終的結果。當時,他只向眾人提出了一個問題:

「如果我們完全依靠ODM,那麼未來的世界第一,到底是聯想還是某個ODM?我們怎樣掌握核心競爭力?」

楊元慶最後一票表決贊成,於是有了今天的聯寶科技,更有了聯想現在遍布全球的生產製造網絡。

2011年,當安徽合肥市經濟開發區綜合保稅區還是一片荒涼的黃土地時,聯寶科技就挖下了第一鋤。作為綜合保稅區第一家入駐的工廠,聯寶科技平地起高樓,不僅自身發展每年一個新台階,還帶動ICT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合肥周邊形成了「4小時產業圈」,為安徽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助力。

截至目前,追隨聯寶到安徽聯動發展的產業鏈合作夥伴已達70餘家,實現60%以上的機構料件本地化供應,產業集群效應不斷優化,累計帶動當地近10萬人解決就業問題,當地經濟發展活力充分激發。

聯寶落地合肥的十年間,安徽電子信息製造業產值從不到600億元增加到近5000億元,這其中,聯寶科技做出的重要貢獻不言而明。

除了聯想之外,在一個個敢拼敢闖的徽商企業家的引領之下,越來越多的戰略產業開始湧入安徽。這讓曾經夾在江浙滬與中部地區之間、工業基礎薄弱、交通運輸不便的「小透明省份」安徽,成為了如今新興產業的兵家必爭之地。

2016年,合肥產投與兆易創新合作啟動長鑫存儲內存晶片自主製造項目,總投資高達1500億元,為國家晶片戰略增速提效。

2020年,合肥建投聯手三級國資平台籌資70億元,幫助蔚來走出「至暗時刻」,押注新能源賽道。

今年4月,大眾汽車再向合肥投資10億歐元,組建海外市場最大的研發中心——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老牌車企向中國造車新勢力取經,落戶地選擇了安徽,充分證明了合肥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關鍵地位。

國際資本的強勢入場,讓已經坐擁比亞迪、蔚來、江淮、長安、安凱5家新能車企的合肥變得異常熱鬧,龍頭企業入駐後帶來的經濟乘數效應也在迅速發酵。

今年1-11月,安徽全省汽車產量217.8萬輛,同比增長42.7%,位居全國第2位;新能源汽車產量78萬輛,同比增長63.2%。

此前在安徽合肥舉辦的2023世界製造業大會,共促成合作簽約項目587個,投資總額3425億元,其中製造業項目534個,投資總額3060億元。

自古以來,晉商講究誠信為本,粵商倡導敢為人先,浙商強調靈活機變,而「開拓創新、堅韌執著」則成為當下新徽商的精神信條。

【尋找新徽商精神】

什麼是「新徽商精神」?

一切還得從故事的源頭講起。

淮河以南、長江以北,南淝河、東淝河交合匯聚之地,名為「合肥」。

歷史的大多數時間裡,合肥都是一座默默無聞的小城,它被周圍城市的光芒所掩蓋,古徽州地區處於崇山峻岭之中,自然條件艱苦,生存環境惡劣,《徽州府志》記載:「東有大郭山之固,西有浙嶺之塞,南有江灘之險,北有黃山之厄」。

但地理區位先天不足,反倒造就了徽州人敢「賭」敢「拼」、極富「韌性」的個性品質,對於他們來說,要想生存,就得翻越這眼前的茫茫大山。

翻越群山之後,第一批徽商誕生了。

古代徽商以鹽業、茶業、木業、典當業為主,經營範圍廣泛,門類眾多,還「遠服南越,與島夷為市」,貿易足跡遍布朝鮮、日本、泰國等地,極具開拓精神和國際視野。

從明末以「剪刀」聞名南北的徽商張小泉,到清朝胡雪岩創辦的胡慶余堂,再到今天「芯屏汽合」「集終生智」等新興產業的群雄並起。

歲月流轉,煙雲沉沉,徽商幾度起落浮沉,但骨子裡的「敢賭」和「堅韌」不曾消失,也深深影響著安徽發展棋局的每一步走向。

當下的時代語境中,什麼是「新徽商精神」?

第一:敢於冒險,大膽突圍。

新徽商具有天然的冒險精神,他們善於在艱苦環境中拼搏,從中不斷嘗試突圍的方法,在劣勢處境中傾注所有換來豐厚回報。

1966年,安徽蕪湖,王傳福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他在家中排行老七,前面還有五個姐姐和一個哥哥,家裡日子過得相當拮据。

13歲那年,王傳福的父親就去世了,這讓原本風雨飄搖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哥哥王傳方不得不外出打工養家,姐姐相繼嫁人,王傳福只能更加努力讀書。

大學畢業後,王傳福被保送到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讀研,畢業後留院任職,專門從事電池研究工作,他很快被提拔為辦公室里最年輕的副主任。

1995年,王傳福辭職下海,帶領20多個人在深圳創辦一家電池生產公司比亞迪。

在王傳福的創業歷程中,敢於冒險、大膽突圍的新徽商精神貫穿始終。

1996年,在王傳福的主導下,比亞迪從二次充電電池轉向被海外巨頭壟斷的鋰電池行業,用更具性價比的生產模式擊敗索尼、松下、三洋等日本企業,份額躍居世界第一。

2003年,在投資人一致反對的情況下,王傳福力排眾議收購秦川汽車,帶領比亞迪正式邁入造車之路,五年後,燃油車正在風光無限,王傳福卻提前布局新能源賽道,投入巨資進行研發製造,一舉奠定了如今新能源汽車霸主地位。

今天,隨便打開一條新能源汽車的新聞,總是繞不過比亞迪的名字。

在2022年實現186萬輛的驚人銷量後,比亞迪此刻正在為300萬輛的年度銷售目標奮力衝刺。

第二:戰略前瞻,韌性生長。

新徽商具有前瞻的戰略性眼光,並堅定長期投入,實現韌性生長。

同樣是專業技術出身的楊元慶比王傳福年長兩歲,他出生在距離蕪湖約150公里的合肥,在他身上也彰顯著「好學、堅韌和開拓」的徽商精神,而讓他在一眾徽商企業家中脫穎而出的則是他的戰略前瞻性與長期主義。

少年時期的楊元慶充滿理想主義色彩。大仲馬筆下的《基督山伯爵》裡面有句話他一直記憶猶新:「人類的智慧就包含在兩個詞中:等待和希望」(All human wisdom is summed up in these two words −− Wait and hope.)

楊元慶曾多次分享他推動「計算力」普及普惠的初心。當年他在上海交通大學求學時,哪怕是計算機系的學生,能夠摸到計算機的機會也不多。這讓他心裡萌生了一個心愿:

「要把過去只待在象牙塔里的『計算機』做到人人觸手可及,做到物美價廉,做到咱們老百姓都買得起。」

本科畢業後,楊元慶回到家鄉,到中國科大計算機系讀研。準備碩士論文時,楊元慶北上去了中科院自動化所做畢業課題撰寫論文。這期間,他不僅順利完成了畢業論文,還到北京中關村剛剛興起的科技公司實習,這家公司就是聯想,隨後一干就是30多年。

在聯想,楊元慶憑藉著他獨到的戰略眼光與堅定的長期投入,引領聯想實現了多次突破性增長,其中包括:

在大部分企業還滿足於做代理時,聯想1994年破釜沉舟發展自有品牌;在出海和全球化意味著風險與失敗時,聯想在2004年以「蛇吞象」的氣魄收購IBM PC業務,成為全球化運營的企業;更包括在2013年PC業務登頂全球第一後,果斷開啟多元化發展道路,並在2019年正式提出面向智能化時代的智能化轉型3S戰略(智能設備、智能基礎設施與行業智能)。

這其中每一個時期開始的3-5年都很艱難,而且要承受來自外部的誤解與質疑。但是正如楊元慶接受採訪時所說的,這是一個必須堅持的過程,需要連續而專注,需要日積月累才能看到成效。像黃山迎客松一樣「咬定青山不放鬆」,最後就能夠有收穫的那一天。

眼下生成式人工智慧和大語言模型的熱潮帶動了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在千行百業的普及應用,這充分驗證了聯想5年前所明確的智能化轉型戰略的前瞻性和正確性。

從一家初創公司到年營業規模超過4200億人民幣的全球化高科技企業,今天的聯想早已經從單純的個人電腦廠商轉型為「從口袋到雲端」、「從設備到方案和服務」的全棧式智能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從傳統IT硬體廠商轉型為新計算時代的新IT全要素智能化轉型服務商。

今年,聯想提出了「AI for All」人工智慧普惠的願景,亮出了混合式人工智慧架構,在即將到來的2024年,聯想也將在全球率先發布支持運行個人大模型的AI PC人工智慧電腦。數字化、智能化浪潮滾滾向前,聯想作為從信息化時代一路發展過來的企業,始終立於潮頭。

第三:新徽商學習能力很突出,學霸很多。所以新徽商善於總結打法,學習成功經驗,抓住時代機遇,勇於開拓創新,將自身獨特優勢穩固化、多元化、擴大化。

李斌在安徽太湖的大別山區長大,那個年代,上中專是山里孩子的最佳出路,負擔小、學時短,還能快速掙錢補貼家裡。

但是17歲的李斌十分叛逆,他為自己定下了一個宏大目標:考上北大。

沒有人知道,李斌為了這個目標到底花費了多少努力,只知道一年後,他就以太湖縣文科狀元的身份考入北大。

「那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一個轉變,如果沒堅持下去,我肯定不能上北大,也不會有現在的一切。」李斌後來回憶說。

1996年,22歲的李斌創辦了南極科技,一名徽商的天賦開始顯露,他在美國租借伺服器幫中國企業註冊域名,第一個月就賺了幾十萬。

此後,「創業」成為了李斌人生的主旋律,從科文書業到易車,再到40歲投入全部身家決心造車,在這些徽商的身上,總能找到一些「好學、堅韌和開拓」的共性。

在今天,許許多多叱吒風雲的徽商,正在深刻影響著時代的變革。

出生在安徽碭山一個農村家庭的李西廷,被譽為「中國醫療器械之王」,他年輕時當過工程兵,後來以數理化全縣第二名的成績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低溫物理專業。

1991年,李西廷創立邁瑞醫療,主營呼吸機、監護儀等醫療設備,扭轉了醫療設備被國際壟斷的局面,邁瑞醫療也成為國內首家在紐交所上市的醫療設備公司,公司市值超3500億元。

安徽無為人呂向陽以1288億元身價被評為「廣州首富」;雨潤集團的祝義財是安徽桐城人;雅迪控股的董經貴是安徽金寨人;華為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是安徽六安人……

新徽商秉持著傳統徽商「賈而好儒、以義為利」的儒商觀念,繼承了「不畏艱險、崇義尚信」的進取之心,進一步發揚了「堅韌好學、開拓創新」的時代徽商精神。

此外,自古以來,徽商都有「回饋桑梓」的傳統。除了實業報國之外,他們同樣熱心社會公益和慈善事業,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前些天,楊元慶以個人名義,向其母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捐贈2億元人民幣,這是中國科大建校以來最大的單筆個人捐贈,也是楊元慶對母校的第三筆個人捐贈。

家國情懷、實業引領、社會責任一直是新徽商的重要精神坐標。

從新能源汽車到電子科技到AI智能,在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最重要領域,都活躍著徽商的身影,他們也成長為當下中國經濟版圖中,推動新舊動能切換的中堅力量。

【新徽商,新經濟,新未來】

12月20日,由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主辦、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支持的「2023徽商助力安徽高質量發展大會暨徽商總會成立大會」在合肥舉辦。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成功當選徽商總會首任會長,可謂是實至名歸。

新成立的徽商總會組織機構陣容十分強大:奇瑞控股董事長尹同躍、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上海景域集團董事長洪清華當選執行會長;香港遠航集團董事長桂四海當選監事會主席;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當選名譽會長;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當選顧問。

從小在合肥長大的楊元慶在就職發言中表示,徽商文化底蘊深厚,徽商精神穿越時空。

徽商總會將大力弘揚新時代徽商精神,引導廣大徽商企業家始終心懷「國之大者」,增強家國情懷,開拓創新、勇立潮頭、勇闖新路,用企業社會價值帶動共同富裕,爭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典範。

楊元慶還表示,新成立的徽商總會將推動提振徽商企業發展信心,引導民營企業家以堅定信心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

「新」,成為了一個關鍵詞。

徽商總會成立大會上,就有總投資300多億元的20個項目集中簽約,新徽商集體回歸在密集釋放信號:新徽商、新投資、新賽道,這將為安徽帶來一個值得期待的新未來。

正如楊元慶所說,徽商總會將結合安徽本地發展優勢,引導更多資金和項目投向江淮大地,吸引更多人才和技術,用產業的力量支持安徽「三地一區」建設和高質量發展。

泱泱中華地大物博,無論是晉商、徽商,還是粵商、浙商,地域商幫帶來充滿活力的企業文化,共同構築中國經濟千姿百態、豐富多元的商業生態。

以楊元慶、王傳福等人為代表的新徽商,在數十年的時間裡苦苦求索,自主創新,迅速壯大,也成為了中國經濟騰飛浪潮里的佼佼者。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奔涌,大數據、網際網路、雲計算、區塊鏈及人工智慧正在賦能「新質生產力」,這也是新徽商在新經濟形態下的發展著力點。

新質生產力,核心要義是「以新促質」,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無論是擁有科技創新、智能製造、質量管理和韌性供應四大核心能力的聯寶科技,還是引領AI應用新願景的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V3.0,新徽商正在依託數位技術完成自主創新,推動中國製造業以產業布局引領技術創新,提升產業價值。

這一批企業家用手裡的先進位造和實業答卷,賦予了新徽商的時代精神內涵:義中取利、開拓進取、團結互進、勇於創新。

作為全國唯一被「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地區崛起、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四大國家戰略覆蓋的省份,安徽立足自身優勢的逆襲故事還將繼續。

而勇立潮頭、實業引領的新徽商不僅是安徽的新徽商,更是中國的新徽商,新徽商集體崛起也將更好服務全國發展大局,對世界產業變革發揮積極影響。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bcd307473ae8eea2421dc968e84b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