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機器人,悄悄退潮?

2023-08-08     觀潮新消費

原標題:餐飲機器人,悄悄退潮?

餐飲機器人存續的底盤——餐飲連鎖化率和用工成本——仍然是行業痛點,既定方向不變,剩下的不過是技術的成熟和向下游的滲透,說到底都是時間問題。

作者 | 行藏

編輯 | 杜仲

來源 | 觀潮新消費(ID:TideSight)

萬億級的餐飲市場古老而分散,卻從不缺試圖要改造它的玩家。

比如餐飲機器人,從最開始被詬病為「人工智障」到如今成為頭部連鎖餐飲的「座上賓」,餐飲機器人已走過10多年歷史。

但任何行業從引入期到深水區,都難逃一段曲折,2022年以普渡科技為代表的餐飲機器人企業陸續裁員,預示著過往靠資本蒙眼狂奔的模式遭遇了折戟風險。

對比網際網路行業,餐飲機器人所屬的硬科技行業需要搭載硬體,同時還有差異化場景的適配,這意味著邊際成本難以趨於零,在下游規模徹底鋪開前,擴張越快,成本越高。

但好在餐飲機器人存續的底盤——餐飲連鎖化率和用工成本——仍然是行業痛點,既定方向不變,剩下的不過是技術的成熟和向下游的滲透,說到底都是時間問題。

餐飲機器人需要的不是剎車,而是輕踩油門。

高光不再

曾經風光無限的餐飲機器人正褪去高光。

IDC發布的《中國餐飲行業商用服務機器人市場份額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商用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為0.84億美元,同比增長110.4%。

另據智東西數據,僅2021年1-4月,服務機器人領域的融資就多達15起,占全部機器人融資份額的22%,擎朗科技、普渡科技均在當年拿下數十億元融資,成為炙手可熱的明星項目。

但僅過了一年,曾經的朝陽行業就迎來了短暫的寒冬。

2022年7月4日,深夜2點,普渡科技CEO張濤發了一封宣布裁員的告公司全員郵件,郵件中提到,「為了讓公司活下去,經過長時間的討論,我們不得不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對公司業務和團隊做一次瘦身。」

據36氪此前報道,從2021年底開始,普渡科技就陸續傳出裁員消息,有相關人士在脈脈上爆料稱,從2021年底到2022年7月,公司先後進行了4輪裁員,從規模峰值的3000多人裁員至500多人。

裁員並非孤例。據《中國經營報》報道,擎朗智能從2022年初至年中大致削減了800人以上;面向酒店的送物機器人製造商雲跡科技在2022年也開啟了半年多的裁員,員工規模從原先的700人縮減至300人左右。

公開郵件中,張濤提到了盈利問題:商用機器人行業存在一個亟待解決的靈魂問題,那就是全行業未實現盈利。

「在資本行情好的時候,商用機器人公司還不賺錢這個問題是被掩蓋了的……只有能夠靠自身盈利的商用機器人公司,才能穿越周期,在這個漫長的寒冬中活下去。」

缺乏彈藥的新銳難以捱過寒冬,巨頭也沒那麼好過。

2018年,碧桂園成立博智林機器人公司,進軍勢頭正盛的機器人行業,執掌碧桂園的楊國強宣布今後5年內將在機器人領域投入至少800億元。

2019年5月,碧桂園成立了負責餐飲機器人的千璽機器人集團,從研發到製造再到銷售,實現全產業鏈覆蓋。7個月後,千璽機器人集團打造的FOODOM天降美食王國機器人餐廳首家旗艦店在廣州開業,半年後第二家門店落地順德。

據當時報道,順德的機器人餐廳占地2000多平米,涵蓋中餐、火鍋、快餐三大業態,炒菜機器人、煲仔飯機器人、甜品機器人等20餘款餐飲機器人供應近200個菜式。

外界的盛譽和肉眼可見的成果,讓楊國強在2021年初的年度工作會議上放話:一年內機器人餐廳要在大灣區布局1萬家門店,未來劍指全球最大餐飲集團、最大餐飲設備製造商。

急速擴張必留隱患,比如高層人事的頻頻變動,從出身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發那科的沈崗,到放棄西門子終身高管職位的周小天,再到碧桂園西北區總裁張志遠,這些來自外聘與嫡系的高管任職均不到一年。

餐廳也沒能如預期形成萬店規模,曾經碧桂園有近百家機器人餐廳在珠三角十大城市開業,如今只剩下機器人谷店獨挑大樑,大眾點評顯示,該門店評分為3.8分。

在千璽機器人集團官網上,關於「大事件」的記錄停在了2020年12月。另外,千璽機器人集團官方公眾號2023年上半年僅更新了5條,2022年全年更新了7條。

盒馬與京東關於機器人餐廳的業務也大致相似:2018年開出的首家盒馬Robot.HE機器人餐廳,在大眾點評上只有3.9分,又花了5年時間盒馬才開出第二家門店;京東開在天津的首家機器人餐廳「京東X未來餐廳」在大眾點評上已顯示關閉。

供需失衡

不止一位業內人士提到,普渡科技裁員與過去的急速擴張有關。

在張濤發布裁員公開郵件的第三天,另一家機器人企業獵戶星空發布文章《服務機器人正處在高速發展期》,開篇直接提到,「媒體爆出的問題應該是個別企業經營管理的問題,而不是行業的問題。」

據奇偶派此前報道,2021年5月,普渡機器人定下了月招聘500人的指標,開始了「大躍進」式的招人,而5月剛好是普渡獲得C1輪5億元融資的節點。

脈脈上有人爆料稱,2021年初,普渡科技只有300多名員工,到2021年末直接擴張到3000多人,高速擴張帶來了用工成本的激增,曾有普渡科技員工爆料稱,市面上經驗不錯的銷售人員月底薪大多1萬左右,普渡科技開出的薪資則是1.5萬-2萬。

3000名員工兩個月薪資便逼近1億元,但普渡科技實際入帳的資金卻十分有限,為了做大合同金額,普渡科技和代理商簽2000萬的合同,對方只需要付10%-20%的首付就可以。

對於這種商業模式,獵戶星空在上述文章中表示,這樣雖然可能短期做高銷售額(未付款變成應收帳),但卻極大地增加了商業風險。

在2021年底CEO全員講話直播中,張濤直接提到了「入不敷出」,這意味著過去大半年的收益並未覆蓋掉急劇增長的用工成本,裁員成為渡過難關的唯一方案。

儘管普渡科技的裁員與經營策略失誤有關,但依然難以否認餐飲機器人出現了短期寒冬。

餐飲機器人在中國經歷了2輪擴張。

第一階段始於2017年前後。當時,海底撈開始全面探索新技術,並於2018年開設了全球第一家海底撈智慧餐廳,上文提到的碧桂園、盒馬、京東等巨頭也是在此時相繼入場。

另一頭,機器人技術日趨成熟,商業化路徑初現,相關企業相繼獲得資本下注,智研諮詢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僅餐飲配送機器人領域的融資事件便達到638起。

第二階段始於疫情之後。「無接觸、無人化」需求的集中湧現,凸顯了機器人在配送、消殺等場景的優勢,疊加勞動力紅利日益消失、用工成本擴大的影響,餐飲企業開始轉向「機器代替人力」的戰略選擇。

擎朗智能和普渡科技在疫情後的2020年和2021年均獲得4輪融資,頭部企業在手握重金後迅速開啟了擴張。2019年,普渡的出貨量還在5000台左右,到2022年末累計出貨量超過56000台,3年增速高達10倍。

但下游的餐飲企業卻在2022年因疫情反覆陷入萎靡。據贏商網統計,2022年,14家餐飲上市企業中,僅3家營收增長,11家下跌;凈利潤亦為3家增長、11家下跌;僅4家盈利,10家虧損。

上遊客戶普遍虧損,對機器人採購的意願自然下滑,供需失衡下,行業開始頻現銷售亂象。獵戶星空在文章中提到了利用資本的力量簡單地擴張產品線、擴張銷售隊伍、打價格戰、用激進的銷售策略衝擊帳面銷售額等一系列亂象。

「我們拜訪了些投資人,紛紛表示:行業里已經出現了大基金加持的頭部公司,其他廠商很難跟上;公司內部也出現了很多聲音,對手有太多錢了,正在瘋狂擴大規模。」

一邊是為沖銷量不惜低價銷售,另一頭原材料成本卻在不斷擴大,洛克資本投資董事總經理李音臨接受《南方都市報》採訪時提到,機器人的原材料過去兩年漲幅基本達到50%-60%,甚至翻倍的都有。「如果原材料漲價,下游產品又不提價,對於利潤的傷害就比較大。」

更重要的是,當餐飲機器人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滲透時,下沉市場並沒有做好迎接機器人的準備。

低線城市的用工成本較低,餐飲機器人的核心價值在於降本增效,但低線城市的用工成本低於高線城市,餐飲老闆「機器換人力」的意願並不充分。

從場景來看,機器人更適用於標準化、數字化、連鎖化程度高的大型餐飲企業,它們的門店多集中於高線城市,下沉市場充斥的獨立餐飲店既缺乏規模化門店,也難以支撐重金投入,餐飲機器人的滲透率有限。

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目前商用服務機器人市場滲透率僅為3%,其中送餐機器人的滲透率還不到1%。

冬去春來

儘管頭部企業裁員給行業發展潑了一盆冷水,但部分從業者依然看好餐飲機器人行業的長期發展。

從產品形態來看,目前餐飲機器人主要有五類:送餐機器人、炒菜機器人、回盤機器人、消毒機器人、外賣機器人,其中送餐機器人的應用相對比較成熟。

菁財資本創始人葛賢通提到,從需求端來看,餐飲行業連鎖化率和資本化率的持續提升,對於智能化升級改造的需求是非常確定的。

CCFA2020年度中國連鎖餐飲企業經營情況調查結果顯示,85%的企業贊同或非常贊同自身已充分認識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

另據《2021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數據,2020年中國餐飲連鎖化率僅有15%,與美國(54%)和日本(49%)相比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從短期來看,下沉市場對機器替代人力的意願還不夠強烈,但長期來看,人力成本抬升幾乎是既定的事實。

中國飯店協會在《2020年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中提到,大部分被調研企業的人力成本占營業額比例均值為21.35%,並且正在以3.69%的漲幅持續增長。

另一方面,《2022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顯示,調研企業中員工年均流失率均值為19.30%,有53%的調研企業明確表示,其員工年均流失率高於12%。

餐飲行業薪資水平與工作量不成正比,工作單調且強度大,學習機會少等原因都掣肘著高學歷、高素質人才湧入餐飲行業。58同城發布的《2022餐飲行業用工調研報告》指出,高中/中專/技校及高中以下學歷的員工占比將近80%。

食安問題則是另一關鍵。相比於獨立餐飲店,連鎖餐飲更在意門店的食品安全問題,而相比於人工操作帶來的食安隱患,機器人顯然更具穩定性和可控性。

「餐飲智能設備會隨著市場滲透率的提高經歷從完全不經濟,到相對經濟,再到比使用人力更經濟的發展趨勢,機器成本與人力成本必定會在某個時間點交叉。」葛賢通說道。

僅從2023年上半年來看,一些利好因素正在回歸:

首先是下游餐飲行業的回暖。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月-6月,全國餐飲收入24329億元,同比增長21.4%。

反映在企業端,《中國連鎖餐飲企業資本之路系列報告2023》指出,2023年Q1超60%連鎖餐飲企業營收優於去年,海底撈、九毛九、同慶樓、全聚德等頭部連鎖餐飲表現亮眼。

連鎖餐飲也在轉變思路,回歸降本增效的本質,而不只是追逐「無人化」的先鋒感。比如老鄉雞在招股書中便提到了炒菜機器人項目正在實施,扣肉自動化產線升級也已完成。

連鎖品牌「霸碗蓋碼飯」,在四年時間裡投入兩千多萬元資金,成功自研蓋碼飯機器人,憑藉標準化的出餐品質和效率,霸碗蓋碼飯如今在國內已開出上百家門店。

在葛賢通看來,所謂的餐飲機器人只是一種載體和表現形式,其本質在於餐飲這個古老的行業正在被智能化設備改造。

出海則成為另一種思路。普渡科技業務遍及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80%的銷量來自海外市場,且在北美、歐洲、東亞、亞太、中東、拉美等六大地區設有研發基地。

擎朗智能也在加速拓展海外市場,截止2022年末,海外出貨量占比已達30%。公司營運長萬彬曾表示,「中國擁有完善的製造業供應鏈,能夠以低廉的價格採購到零部件。批量生產則有助於壓低製造成本。」

上游技術的不斷疊代與下游需求的持續放量互為表里,一方面攤薄了智能化設備的應用成本,另一方面也在加速重構傳統餐飲行業。

結語

在裁員的公開郵件中,張濤對過往的融資燒錢模式作出反思:融資是科學+藝術問題,並不是通常理解的融資輪次或融資金額越多越好。

「融資只是公司發展過程中的槓桿或加速器,公司經營最終還是需要回歸商業本質,靠主業賺錢。」

獵戶星空的公開聲明中也談到,如果只靠資本就能贏得戰爭,那麼企業本身就沒有價值,團隊也沒有價值,銀行應該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創新主體。

經歷了短期蟄伏與行業波動,從業者們終於為高速擴張踩下剎車,普渡和獵戶星空在公開發聲中均表示銷售回款良好,爭取成為第一家盈利的公司。

「只有能夠靠自身盈利的商用機器人公司,才能穿越周期,在這個漫長的寒冬活下去。」張濤感慨道。

多提一句,2023年開年至今,普渡科技又拿到兩輪過億元的融資,前後間隔不過3個月。

希望這次普渡能處理好「科學+藝術」的難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e6e4b19dabfc4d10a9fa6277af5fb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