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潮者 | 對話雲創智行:聚焦無人駕駛技術,重構千億環衛市場

2023-07-26     觀潮新消費

原標題:觀潮者 | 對話雲創智行:聚焦無人駕駛技術,重構千億環衛市場

千億級的環衛市場,正從現有的環衛工人+機械化的模式,進階成產業工人+智能化的模式。

作者 | 青翎

編輯 | 杜仲

來源 | 觀潮新消費(ID:TideSight)

無人駕駛作為一項新興技術進入公眾領域已有十餘年,但受制於技術、產業以及法律等多方面因素,其在應用最廣泛的乘用車場景至今未能得到規模化落地。

不過在C端市場爆發前,G端與B端已經成為無人駕駛技術的「試驗田」,港口、礦山以及環衛等多個細分場景提前嘗到了技術紅利。

比如在環衛賽道,一直存在勞動力短缺、道路作業風險高、人工作業監管難等行業痛點。基於此,無人環衛開始成為一種新解法。

隨著商業化落地方案的成熟,無人環衛領域湧現出一批新銳企業,比如成立於2021年的雲創智行便是一家專注於環衛行業的無人駕駛公司,致力於打造無人環衛運營整體解決方案。

雲創智行創始人白雲龍提到,相比於港口和礦山,環衛領域的市場天花板足夠高,國內有3000-4000億的市場規模,全球則達到5-8萬億,這保證了新技術的投入能獲得足夠高的回報。

7月19日,雲創智行創始人白雲龍做客觀潮新消費(ID:TideSight)直播間,探索無人駕駛技術「洗禮」下,千億環衛賽道的產業變革。

從「機械化」到「智能化」

觀潮新消費:請您介紹一下雲創智行的業務情況。

白雲龍:雲創智行成立於2021年3月,總部在蘇州,北京和合肥分別有一家研發中心和運營中心。公司主營業務是做戶外清掃智能化設備的開發以及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

所謂整體解決方案是指以車、路、雲三端為一個整體。車端,即開發全系列的無人駕駛環衛車;雲端,是指建立手機及電腦端的遠程運營監控平台;路端,則是整合路程的解決方案。

從清潔場景來看,最早是家用清潔,後來發展到商用清潔,比如大商超里的清掃。雲創智行切入的是戶外清掃場景,相比於前兩者,戶外清掃市場仍在早期。

觀潮新消費:無人駕駛技術給傳統環衛領域帶來了哪些變革?

白雲龍:第一階段大概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之前,當時還是純人工作業階段,這是1.0時代。

第二階段是現在,出現了大型機械化設備,比如洒水車、垃圾運輸車等,但仍需要大比例的人工參與,尤其是一些街頭巷尾還需要人工清掃,這是機械化的2.0時代。

第三階段就是雲創智行目前嘗試的業務,即智能化時代。我們希望將現有的環衛工人+機械化的模式,改造成產業工人+智能化的模式。

現在很少有年輕人願意從事環衛工作,因此需要將原來那種「拿著掃把」清掃的模式,改造成更適應當代人需求的、智能化的環衛模式,讓新一代更年輕的從業者可以拿平板電腦操控智能化設備。

從產業角度來看,這是產業升級;從城市角度來看,這是城市新基建。它可以實現邊際效益遞減,一次性投入完成後,可以持續產生商業價值。

觀潮新消費:雲創智行為什麼選擇切入環衛領域?

白雲龍:首先,相比於港口和礦山,環衛領域的市場天花板足夠高,國內有3000-4000億的市場規模,全球則是5-8萬億,這保證了新技術的投入能獲得足夠高的回報。

其次是技術落地的可行性,環衛端具有幾個特徵:首先,環衛車車速較慢,而高車速對無人駕駛安全性的挑戰會更大;其二,環衛車路線固定,技術應用更加可控;其三,環衛車往往是錯峰作業,很難遇到人流、車流高峰。

對比乘用車來看,儘管乘用車市場規模更大,但乘用車的車速快、路線隨意性更強,因此技術實現難度更高。

總體來看,需求端有足夠大的市場規模,供給端技術落地的可行性更高,基於清晰的商業化路徑,我們選擇了環衛賽道。

觀潮新消費:雲創智行的清掃設備形態是怎樣的?

白雲龍:我們採用了無艙化的設計,無艙化設計需要達到L4的要求,無需駕駛員參與。因此和傳統清掃車相比,我們會去掉駕駛員,輔以傳感器、雷射雷達、計算平台等設備。

它從外觀來看就是一個有科技感的無人環衛設備,前面是掃盤清掃,後面是垃圾箱以及充電裝置,和傳統清掃車相比,尺寸更小,節約空間,也更符合精細化的發展趨勢。

觀潮新消費:無人環衛的區域布局邏輯是怎樣的,目前需求端的反饋有哪些?

白雲龍:從市場端來看,無人環衛會從勞動力日益短缺、勞動力成本日益提高的一二線城市逐漸往低線城市覆蓋。

從一二線的實際情況來看,清潔工崗位已經嚴重短缺了。

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通過無人環衛設備的引入,讓低水平、重複性、工作環境惡劣的勞動可以不用純靠人力完成,從而讓大家擺脫低端工作。

無人環衛剛引入市場時,大家會顧慮高昂的投入成本,但隨著技術的疊代以及規模的增長,未來成本會逐漸攤薄。

觀潮新消費:無人環衛落地是否需要額外的基建配合?

白雲龍:我們雖然提供的是車路雲三位一體的解決方案,但技術方案中會將單車智能作為獨立的產品線進行開發。

換句話說,即便我們在路端和雲端沒有強力的支撐,或者說當地無法給到足夠的基礎投入,我們通過單車智能運行也完全能覆蓋相應場景,只是說路端和雲端接入後,整體的規模效應、使用效果以及安全係數會更高。

從特定場景到泛化場景

觀潮新消費:今天無人駕駛技術處於什麼發展階段,應用情況如何?

白雲龍:無人駕駛技術進入公眾認知範疇只有十來年,但從概念提出到實驗室研發已經度過了相當長一段時間,整體的發展經歷了從技術到產品再到商品的漫長變遷。

今天無人駕駛技術已進入商業化落地階段,當然商業落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分階段來看。

目前在封閉化、結構化、人機互動強度低一些的特定場景中,無人駕駛技術的應用會更成熟,比如礦山、港口、環衛、配送等場景;接下來會往幹線物流、乘用車等方向延展,整體上遵循著從低速到高速,非載人化到載人化的發展規律。

按客戶定位劃分,無人駕駛的應用路徑是從G到B再到C,最早通常是政府牽頭,再到商業公司,最後連結C端客戶。

需要說明的是,很多時候不是技術完全成熟才能拿去應用,技術的導入和商業的落地是相互疊加、彼此助推、共同前進的。成熟的技術會落地於商業化應用,應用端採用技術的同時也會在實踐中推動技術的疊代。

從技術角度來看,目前只有車端的智能化,未來還會出現路況端設備的智能化,再到車聯網、智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如果畫個進度條,目前我們的發展進程已經過半。

從政策角度來看,政策的制定一定是基於技術已經發展到較為成熟的階段,因此我們會先有試點,積累相關經驗,再為最後通用準則的制定提供基礎。

人們容易高估一到兩年的變化,而低估五到十年的變化。比如網際網路行業在90年代前期興起,2000年前後進入低谷期,但如今國內的諸多巨頭都是在那個時間段成立的,我相信無人駕駛技術也會經歷這樣的成長。

觀潮新消費:無人駕駛技術包含哪些技術要點?

白雲龍:最底層是硬體,包括轉向、剎車、制動等硬體,一些專用車還會包含專用功能的硬體,比如清掃車的清掃功能,這些都統稱為硬體端。

針對無人駕駛,還會配備特殊設施,比如原來人操作車時需要用方向盤操控方向,用腳剎來剎車,無人駕駛技術將人的機械操作變成了線控(信號發生器與信號接收器之間的連接方式是通過線纜或其他動作傳導到物體進行連接)。

第二部分是各具優勢的多種傳感器。它們需要將車身各個感應部件收集到的信息,轉化成算法能夠讀懂的數據,為算法的「思考」提供數據來源。

第三部分是算法層面。算法其實就是模擬人操作的過程,又會分為感知、定位、決策、規劃、控制等步驟,就像人腦指揮身體各個系統作出行為一樣:先感知外界信息,大腦作出決策和規劃,最後由各方面硬體來執行規劃。

再往上就不止是單台車的運行,而是整體系統的控制,比如多台車之間如何保持通訊、車路之間的協同,整體如何實現集成和調配。

觀潮新消費:國內無人駕駛領域的競爭格局如何?

白雲龍:百度是國內最早做無人駕駛技術平台開發的公司,更像一家平台型公司,它對生態的搭建走在領域前列。

在具體的應用場景方面,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蔚小理」這樣的新能源車企都在做相關布局。還有一些細分領域,比如配送領域,阿里、美團也都在積極入局。

總結來看,各領域都有知名企業參與,只是彼此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泛硬科技和網際網路還是有所不同,無人駕駛很「吃場景」,不存在一套算法模型包攬天下的情況,不太可能出現「贏者通吃」。

其次,網際網路能贏者通吃的關鍵在於邊際成本幾乎為零,但無人駕駛需要搭載硬體,這涉及到軟硬體適配的問題,還有場景因素干擾,沒辦法做到邊際成本為零。

不過細分場景的聚集效應會很強,不會出現泛化的參與者,可能最後每個領域只剩2-3家。

觀潮新消費:相比於行業里的其他廠商,雲創智行有哪些優勢?

白雲龍:首先,目前無人環衛賽道已經進入商業落地的階段,而非純粹的技術探索階段,雲創智行綜合考量技術成熟度、商業化可行性以及政策成熟度等方面,才決定進入無人環衛賽道。

其次,選擇入局一個賽道,有三個判斷因素必不可少:第一是技術,第二是產業化能力,第三是行業認知。

雲創智行這三方面的優勢都比較明顯:我們的團隊有不少「清華系」,技術實力雄厚;而且我自己創業之前在一家做環衛的上市公司做了6年左右的高管,原來的夥伴也跟隨我選擇了雲創智行,所以我們團隊對環衛行業的認知比較深刻,了解這個行業的痛點。

技術服務人,而非取代人

觀潮新消費:如何看待資本對科技產業的影響?

白雲龍:近兩年美元基金「降溫」,我認為影響有正有負:負面在於資本市場不像此前那般繁榮,但好處是可以濾掉一部分市場雜音。

站在當下,我們更應該回到企業本質,所有商業競爭本質上都需要為行業創造價值,我們無法改變環境,只能在新環境下不斷調整打法。

觀潮新消費:如何看待技術淘汰人工?

白雲龍:我們的初衷不是讓人工智慧替代人,而是用人工智慧實現產業升級,未來的產業形態也不是完全無人化,而是人機協作,既有設備的參與,也有人的參與。

我們希望為行業的勞動者提供更好的就業方式,不用像之前那樣從事純體力的高強度勞動,通過部分機械化的參與,將人從繁重、重複性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AI再智能也只是工具,它應該服務於人,而不是取代人。

觀潮新消費:今天無人駕駛領域的政策環境如何?

白雲龍:從政策層面來說,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利好釋出,比如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幾乎都有無人駕駛的示範運營和管理條例,但上升到國家層的統一規範還需要時間。

但政策也規定了門檻,作為企業有必要通過提升技術實力達到國家規定。

坦率地講,無人駕駛技術經過了一段冷靜期,市場上也出現了不少看衰行業的觀點,但冷靜期也算行業出清,一些博概念的玩家消失了,留下來的人應該更有信心,更有定力。

觀潮新消費:在各方面成熟之前,企業如何面對市場質疑?

白雲龍:技術的疊代和商業化的落地要同步進行,要讓大家看到新技術如何一步一步完成商業化落地,而不是畫一個特別遙遠的前景。

觀潮新消費:從長遠看,無人駕駛行業的市場前景如何?

白雲龍:整體來看,無人駕駛估計有數十萬億甚至數百萬億的市場規模。尤其是乘用車,本身已經是幾十萬億級的大市場。如果通過無人駕駛技術對車輛進行改造,整個行業乃至出行方式、生活方式都將被重構。

從趨勢來看,會有更多乘用場景的落地,從原有的理想化的場景向更複雜的場景延伸;從應用端來看,從原有的輔助駕駛到完全商業化的無人駕駛方案。

觀潮新消費:雲創智行未來有哪些目標和規劃?

白雲龍:公司的發展秉承三步走戰略:

第一步目前已經切入封閉場景,完成產品設計以及商業化落地;第二步會走上市政道路,覆蓋未來城市中的環衛清掃;第三步往智慧城市的運營方向拓展,將無人環衛、無人配送、無人出租等場景打通,完善智慧城市運營方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d82e8733dc4e0cf71b8359c67d624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