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聲音》真正的老闆,是他!

2023-08-27     華商韜略官方帳號

原標題:《中國好聲音》真正的老闆,是他!

從好聲音,到好生意。

文 | 華商韜略 陳斯文

「李玟生前控訴《2022中國好聲音》」引起的廣泛關注,如今有了結果。

據浙江衛視官方微博消息,鑒於對觀眾和網友反映的《中國好聲音》節目的問題正在調查之中,該節目暫停播出。

作為節目製作方燦星文化(星空華文)的創始人與大股東,也是公司現任董事長的田明,至今仍保持著沉默。

但不到半個月,他的財富已蒸發超過140億。

【1】

從復旦新聞系一畢業,田明就進了上海東方電視台。他原來的抱負是做「中國的丹·拉瑟」,那是一位美國主持人,曾經兩次和薩達姆談笑風生。

田明距離丹·拉瑟最近的一刻,應該是把社會呼聲欄目《熱線傳呼》做到了全台收視率第一,但隨著他被任命為綜藝部總監,「中國丹·拉瑟」的故事就基本告一段落了。

2005年,眼看湖南同行靠《超級女聲》風生水起,身為綜藝總監的田明決定在東方衛視上個大項目。

他把做熱點新聞的節奏搬到了綜藝部——每天召集業務會,每個人都要彙報工作進度,大家私底下自嘲:這是夜總會,千百會。

開會的結論是:湖南衛視做女生,咱們就做男生。

在當時,綜藝部沒幾個人知道選秀綜藝該怎麼干。但田明把《美國偶像》、《學徒》這些成功選秀節目看了個遍,很快就摸著石頭過著河。

蕭亞軒、高曉松、鄭淵潔當評委;曹可凡陳辰當主持;配上當時頂級的服裝化妝舞美;再把全國能唱會跳的帥哥組織過來……

不好意思直接叫《超級男聲》,田明稍微改了改:《加油!好男兒》。

出爐效果出奇的好。蒲巴甲、宋曉波、馬天宇……都是那一屆的好男兒。17個城市的監測數據顯示,《加油!好男兒》平均收視率3.29%,是同時期表現最好的真人秀節目。

其火爆,直接讓東方衛視的廣告收入翻了一倍。

東方衛視的綜藝牌因此一炮而響:最會幹綜藝的隊伍,一支在湖南,一支就是東方衛視綜藝部。

之後就是《中國達人秀》、《舞林大會》,再之後,田明有了更大的想法,並且等來了他的機會。

2009年,因為忍不下去連年虧損,默多克把星空傳媒賣給了時任上海文廣集團總裁黎瑞剛創建的華人文化產業基金。接了盤的黎瑞剛想起的操盤人,就是老部下田明。

黎瑞剛稱田明是體制的另類,「他的潛能和爆發力還沒被這個體制發現」,而田明則大膽造夢:

「我們的文化傳媒事業不能和國際的相提並論,一個維亞康姆或者一個新聞集團,就勝過了我們幾十個電視台的營收,我們應該有這樣的夢想,去樹立中國的價值觀。」

2011年5月,田明上任星空傳媒CEO,兼任旗下燦星文化總裁。跟著他離開的,還有東方衛視綜藝部的金磊、沈寧、徐向東等「夜總會」老班底。

他們,很快再次證明了自己,的確是很會做綜藝。

【2】

2011年的中國音樂選秀綜藝,走進了一個大低谷。

此前幾年,為了搶收視率,比慘賣苦、耍寶搞怪,低級手段層出不窮——據說一位老同志看了某選秀節目後,直接把電話打給電視台,怒斥「人都變態了」。

當年9月,湖南衛視宣布停辦2012年《快樂女聲》,10月,廣電總局下發文件規定,「全國衛視選秀節目一年加起來總量不超過10檔,類型不得重複」。

但國內流行音樂的小氣候,其實是不錯的,尤其是觀眾,已經被培養起來了。所以田明們堅定認為:問題不在音樂選秀本身,而是太久沒有能打的節目了。

燦星想搞一檔這樣的節目,思來想去,還是摸別人的石頭過自己的河。2012年年初,他們開始鑽研一款境外節目——《荷蘭好聲音》,並且找出了這檔節目的成功秘訣:極致。

無論模仿、特色、或高音飆到high C,參賽選手都是極致的;人人皆知的大牌導師,是極致的;「轉身就活,不轉就死」的一槍賽制,是極致的,就連燈光舞美音響、樂隊調音師,都要最極致的。

那就極致吧。

他們弄來了原版轉椅,配上了華少當主持;找來了零點樂隊貝斯手王笑東加盟的樂隊、操盤過北京奧運會的調音師金少剛,一出手就是四大導師:那英、劉歡、楊坤、庾澄慶。

更極致的還有選手,過去的選手選拔,一半靠海選,一半靠經紀公司推薦。現在為了找到真正能唱的人,團隊跑遍了學校、酒吧、夜場,甚至去長江郵輪上蹲過駐唱歌手。

但最極致的,是田明後來講的一句話:《中國好聲音》創立了中國電視製作模式的先河,是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的制播分離。

這是什麼意思呢?

最原始的制播分離是這樣的:電視台掌握核心技術和節目內容,把一部分勞務工作外包,製作公司賺點勞務費。

再高級一點的,是製作公司出創意與製作,獨立完成一檔節目,把片子送到電視台評審,覺得值了,就買下來播出,製作公司賺的是電視台的買片成本。

創歷史先河的制播分離,是製作方和電視台共同投入,共擔風險,共享利潤,一起提高節目品質,一起為收視率負責,一起賺市場上的錢。

為了打動浙江衛視並且多賺點,田明把收視率對賭紅線定在了2.0%,低於這個數,公司將會賺不到錢。

2%不是一個小數字,很多黃金檔大牌電視劇也就這水平。

據說,燦星文化的宣傳總監,在現場就差拽田明袖子了,但內部的節目動員大會上,田明講得更大膽:「《好聲音》一定成功,我們將創造歷史,成功沒有疑問!」

2012年7月13日,《中國好聲音》首秀浙江衛視。第一期收視率:1.5%。

這個成績只能算不錯,但網友激動得難以入睡,直接把《中國好聲音》頂上了微博熱搜第一名。

一星期後,第二期開播,收視率2.8%。自此之後,好聲音一路開掛,除了第一期收視率在全國同期節目中排名第二,其餘13期全部名列第一。

第一季總決賽那天,《中國好聲音》的收視率是:5.389%。據統計,第一季《中國好聲音》,僅廣告收入,就拿下了3.5億。

震撼的不只是觀眾,據說湖南衛視金牌導演洪濤被刺激了很久,發誓一定要做個更好的。一年後,才有了《我是歌手》。

【3】

《中國好聲音》一度是中國音綜的代名詞。

2013年,第二季《好聲音》如約而至,狂攬10億廣告費,平均收視率保持在4.58%;2015年,第四季導師請來了周杰倫,讓平均收視率衝到了4.8%。

前四季廣告總收入高達40億元,比這些更有價值的,是它捧紅了吉克雋逸、平安、吳莫愁、金志文一連串藝人,由此延伸出綜藝節目製作出品、藝人出道後經紀等業務。

以《好聲音》為支點,燦星文化搭起了一根完整的商業鏈條。

2011年,接手燦星之後的第一次會議上,田明就曾表示:「我們是要把這個公司做到上市的。」現在,他開始一點點接近這個目標了。

與之伴隨,是為了上市的奮不顧身。

副總導演沈寧有個回憶:她有次下班遇到了一個保安,拎著酒瓶哼著小曲,突然想到自己像機器,沒有生活,於是給田明打了個電話。

田明的安慰就是,公司一定要上市。

2016年,燦星文化首次披露了財務數據,公司在2015年的營收與凈利潤分別是22.1億、7.2億元,是當時全國最賺錢的綜藝製作公司。

這個業績規模,已經夠上市的水平,但也付出了很多。沈寧即在採訪中笑言:

「燦星就是地獄,每個人在這裡都要面對暗無天日的連續工作。」

但即便如此,燦星的上市路也依然漫長,直到2022年12月29日,才通過重組,以星空華文控股有限公司為主體,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按星空華文在2023年6月13日的股價高點計算,田明所持有的股權,價值281.85億人民幣。

田明實現了他的夢想,但燦星卻與日俱下了。

據招股書顯示,星空華文2019年、2020年、2021年營收分別為18億元、15.6億元、11.26億元;毛利分別為7.04億元、5.87億元、2.74億元;毛利率分別為39.02%、37.66%、24.35%。

曾經的王牌IP,公司業績的主要貢獻者《好聲音》,也已經不復往昔。

2019年,華文星空來自《中國好聲音2019》的收入達到4.9億元,占營收比為36.6%;2021年來自《中國好聲音2021》的收入只剩下2.52億元,占營收比28.6%。

2022年,這一情況也並未好轉。儘管有《蒙面唱將猜猜猜》、《這!就是街舞》、《追光吧!哥哥》一串綜藝在手,整個2022年,星空華文的全部營收只有8.73億元。

【4】

客觀地說,星空華文最近幾年的業績滑坡,很大程度上是外部原因所致,比如疫情的影響,以及經濟承壓之下,各企業開始節制自己的營銷預算。

但外部不是全部理由,老IP江河日下,新IP不見起勢,也是它的挑戰。

比如,《好聲音》無論從節目影響力到業績表現,都已經疲態。在豆瓣上,2022季好聲音,只拿到了3.6分,其中超半數網友給出了一星評價。

而被寄予厚望的《這!就是街舞》,是它多檔新創節目裡表現最好的一個,可其2021年的2.39億元收入,與《好聲音》相比,仍然稍遜一籌。

即便如此,田明依然對未來樂觀。

他在2022年的年報中,向投資者這樣描繪:文娛IP產業的整體前景及本集團所處的商業環境,在未來一年將非常可觀。

言下之意,只要大環境好起來,星空華文就會扭轉頹勢。

但他顯然是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也把自己想得太好了。看似疫情導致的下滑背後,星空華文的內部世界,或許早已坍塌。

隨著李玟錄音的曝光,《中國好聲音》既受到了網友的自發抵制,公司過去的內幕和有失操守之處,也被接連曝光。

一幕幕來節目親歷者的往事浮上來,星空華文華麗麗的外表下,竟是那麼的不堪,而且是即便多次被曝光,質疑,也仍不思悔改。

2016年,第一季導師劉歡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他公布了三件侵權案件,代表音樂詞曲著作權人提起訴訟,其中兩件出自《中國好聲音》。

在退出《中國好聲音》後,劉歡曾經在《鏘鏘三人行》中透露,節目中學員自曝的故事,以及那些成功勵志的背景大部分都子虛烏有。

那是星空最早的警鐘,但包括田明在內,顯然是沒太認真聽,或者從內心將其視為平常,以至於更多的,更惡劣的,連續發生。

陳奕迅曾在一檔訪談節目中回憶,自己在選拔過程中聽到一位「還不錯,但達不到轉身程度」,所有導師也都沒有轉身的女歌手,竟然出現在複賽現場,並被耳麥里節目組的指令——按一下的情形。

第一季總冠軍梁博也曾在《天天向上》曝光,《中國好聲音》是有劇本的,節目組對他做了個安排——我給你寫個稿子,你照著念就行了。

網傳李玟錄音視頻截圖

隨著更多類似的內幕、黑幕被集體浮上水面,曾經以上市為目標的星空華文,終於在資本市場首先被迫買單。

8月18至22日,李玟錄音曝光後的三個交易日內,星空華文股價從124.5的高點腰斬至55.35的低點,短暫回升後,隨著《好聲音》的停播,8月25日,公司股價再次暴跌至54.6。總市值合計蒸發近260億元人民幣。

作為持有星空華文57.58%股權的公司實控人,田明身家也隨之縮水超140億元。

但更多觀察者認為,即便如此,星空華文依然是被高估了,因為一家這樣做事的公司,還能在錯誤的道路上走多遠,是看不到底了。

有網友就在追問,星空華文的好聲音如此,它的其他節目,又能好到哪裡去?

更重要的是,至今,除了一直冷冰冰的聲明,無論公司,還是如田明等高層,也沒有更多表示。

而如今回頭看,或許從一開始,路就被走偏了:它把追求營收與利潤、把追求上市當成了初心,並且不設下限的置了頂。

當金錢至上,很多本該堅持的東西,自然就會失去。

對於一家公司來說,業績與上市,都是應該追求的,但它應該有個基本前提:把自己的事做好,而且不要將自己的好建立在傷害他人與社會之上。

如果沒有這個前提,結局只能是,越是不擇手段的成功,越將因為不擇手段而加倍償還。

一系列曝光的「黑幕」來看,禁不住讓人重新理解那句話——「燦星就是地獄。」只不過,註解從「每個人在這裡都要面對暗無天日的連續工作」,變成了,這裡的每個人,到底是如何的暗無天日?

【參考資料】

[1]《他是中國好聲音之父,曾經套現超1億,如今公司營收下滑欲上市圈錢》 市界[2]《好聲音造夢十年》 澎湃新聞[3]《中國好聲音,何以至此》南風窗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1e3037cacdc3a66469c6efc04c727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