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占左岸、7萬噸產能,郎酒更進一步與茅台一起做大醬香

2023-10-24     華商韜略官方帳號

原標題:獨占左岸、7萬噸產能,郎酒更進一步與茅台一起做大醬香

郎酒天富生態釀酒區揭牌投產,醬酒競合發展升級。

文 | 華商韜略 王寒

10月23日,在當地政府、中國酒業協會等領導嘉賓的共同見證下,郎酒天富生態釀酒區隆重揭牌投產。

天富生態釀酒區位於茅溪鎮,與茅台隔河相望。作為郎酒在赤水河左岸的第六個生態釀酒區,其將郎酒產能抬升至7萬噸新高點,也掀開了赤水河左右融合、醬酒競合升級發展的新篇章。

【風月同天,茅香郎味】

「革命戰爭年代,英雄的赤水河,承載了四渡赤水的光輝歷史;如今,綠色的赤水河,哺育著左右兩岸的醬酒產業,撫育了茅台、郎酒、習酒等醬酒品牌,滋養著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

揭牌現場,郎酒董事長汪俊林如是感慨。

降水充沛、氣候悶熱濕潤、微生物活躍、土壤富含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將赤水河塑造為中國的美酒河。

5千年前,這裡的原住民濮人就開始用果實釀酒。赤水河釀造故事由此代代更迭,生生不息,更沉澱出千金不換的「好酒法則」。

即赤水河49公里河谷出好酒、赤水河畔300-600米海拔高度出好酒、赤水沿岸5公里範圍內出好酒。

這直接決定了中國醬酒的產業分布特徵:

赤水河左、右岸成為齊頭並進的釀酒龍脈,二郎到茅溪之間的49公里赤水河谷,亦逐漸發展為優質醬酒黃金產區,並以大二郎產區(二郎鎮、習酒鎮)和大茅台產區(茅台鎮、茅溪鎮)為核心。

從高空俯瞰赤水河,茅台15.03公里核心釀造區在右岸宏大排布,習酒等一眾醬酒企業如眾星拱月般,簇擁著這艘酒業巨艦。

而在左岸,郎酒在僅有10%河岸滿足可建設條件的情況下,以二郎灘生態釀酒區為始,依次串聯起盤龍灣、黃金壩、兩河口、吳家溝四大生態釀造區,與茅台隔河相望。

同是赤水河畔,各大酒企因具體區位、產能、釀造工藝的不同,也顯示出不同的風味特徵。

茅台酒前香突出、優雅細膩,尤以「茅香」為世人盛讚,所謂「風味隔壁三家醉,雨後開瓶十里芳」。

1982年,日本學者專門為此進行實驗,並在茅台酒中發現二百三十種香氣、香味成分,而近期的研究表明,茅台酒中含有一千多種揮發性或半揮發性成分。

這些研究都從科學角度解釋了「茅香」的成因。茅台原董事長季克良也曾介紹稱:「有了環境里微生物的參與,才能形成茅台酒特殊的香味。」

雖與茅台同根同源,青花郎則長於後味。

這是因為醬香型郎酒依照大曲坤沙「12987」工藝釀出高品質原酒後,酒體還要經過3次分級、5種貯存、6輪選酒、9次勾調,郎酒後味在變化萬千的風味空間中得到升華。

目前,已探明的醬香型郎酒風味物質成分高達1400餘種,國際食品Top期刊《Food Chemistry》上的一篇論文,也指出了空杯留香的關鍵香氣活性化合物,佐證了郎酒醬陳味厚的成因。

茅香郎味,茅台向下游擴張,郎酒向上游延伸……經過漫長的釀造探索、風味沉澱。如今,兩者終於在天富生態釀酒區相遇。

與此同時,青花郎也正式進入5.0時代。現場,郎酒股份總經理汪博煒動情講述青花郎的進化故事。

郎酒董事長汪俊林動情總結道:「郎酒天富生態釀酒區的建設和投產,是地理條件決定形成的,是歷史潮流推動完成的,是矢志釀好酒的使命引領的。」

天富生態釀酒區的揭牌投產,不僅意味著郎酒產能再創新高,也意味著「六星連珠」的科學布局縱向貫通赤水河左岸黃金釀酒龍脈,將推動郎酒以更優品質做強左岸醬酒特色。

同時更意味著,赤水河左岸、右岸將進一步融合,為醬酒大發展注入更強動力。

【莊園醬酒,文化實體】

如今,醬酒已經成為中國白酒之中,發展最猛、利潤最厚的品類。但距離中國醬酒文化具備世界影響力,還有很大距離。而要跑出產業新境界,一要靠極致品質,二要有具有跨地域、跨文化的品牌影響力。

在此之前,茅台已經在世界範圍內構建起中國醬酒的品類認知基礎,如今,已經到了認知進一步提升、文化維度進一步升級的時候。

近年來,在對中國白酒文化的呈現以及世界名酒品牌的打造方面,郎酒可能是動作最大、也最性感的一個。

隨著2021年郎酒莊園主體建設的基本完善,郎酒震撼宣布青花郎從「中國兩大醬香之一」升級為「赤水河左岸 莊園醬酒」,中國名酒新物種隨之誕生。

酒業長期流傳「歷史偏愛茅台,大自然更愛郎酒」的說法,只因郎酒不僅坐擁赤水河畔的天然資源,還獨享自然贈予的天寶洞、地寶洞、仁和洞三大藏酒洞群。

央視《話說長江》節目曾揭秘,洞內適宜的溫度濕度、富集的微生物群落和穩定的環境條件,能使酸、酯、醇、醛等成分相互作用,原酒在此日臻完美,呈現獨具特色的「洞藏陳香」風格,回味悠長。

依託於此,在莊園一體化的管理模式和《郎酒醬香產品內控準則》的制度規範下,青花郎得以在洞中長期貯存。

同時,為了在市場需求不斷增加的情況下,確保有足夠的新酒存成老酒,郎酒20年來堅定不移地擴產擴儲,以規模拉動品質升級。

隨著天富生態釀造區揭牌投產,郎酒優質醬酒年產能已提升至7萬噸每年。青花郎主體基酒年份由此達到7年以上,莊園天地仁和洞酒基酒年份則達到30年以上。

洞藏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曾說,「白酒產業的屬性就是時間產業」,而郎酒對時間的演繹,不僅是宏大的,更是詩意的。

在郎酒對科學釀造和藝術審美的兼顧下,「生在赤水河,長在天寶峰,養在陶壇庫,藏在天寶洞」的青花郎,其貯存和勾調,皆由過去冰冷的生產流程,變成了極富張力的文化圖景。而莊園內不論是紅運閣、敬天台,還是山谷光影秀,都為賓客們提供了最佳的觀賞視角。

近年來,郎酒更是加大馬力,一邊持續以莊園醬酒新格局重塑組織和品牌,高密度地輸出「敬畏自然、崇尚科學、釀好酒」的釀造理念,一邊以頂級服務、頂級價值,連結中國頂級圈層,以C2M的形式,顛覆著傳統白酒企業的經營模式。

除非親臨,無法言說。

曾經,有人嘲笑郎酒把消費者一批批莊園去體驗去感受的方法就好比愚公移山,缺乏現實操作性,但郎酒卻用40萬人次的莊園參訪量為自己正名。凡是到過莊園的人,無不稱好,化身行走的品牌傳播大使。

甚至,連摩爾多瓦共和國前總統彼得·魯欽斯基到訪後,都稱讚道:「郎酒莊園給人的體驗感一流,已足以對標世界頂級酒莊的品質與服務」。

彼得·魯欽斯基

借道世界酒莊文化,郎酒開創性地搭建起醬酒文化實體,讓全球消費者從更豐富的維度、更立體的體驗,感受中國醬酒的魅力。

【左右融合,競合升級】

醬酒的發展壯大,不是哪一家酒企的獨自騰飛。

各行各業的發展歷程,無不說明,良好的競合關係、行業的繁榮生態,嚴重地影響著產業升級效率,又回過頭來作用企業自身的創新和經營能力。

值得欣喜的是,赤水河左右岸的融合早已是題中之義。

早在2020年6月,茅台、郎酒、習酒、國台等7家重量級醬酒企業就共同發起並簽署《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企業共同發展宣言》,為推動醬香型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聚力前行。

彼時,汪俊林就表示:「產區內醬酒企業雖然規模不等,只要找准各自定位,就會各具特色,和而不同,大家共同發展,就會迎來百花齊放、風格多元的產區春天。」

今天,在揭牌儀式上,汪俊林重申了這一觀點,他說,「共同做好赤水河醬酒的產區表達,歷史發展規律表明,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誠然,赤水河兩岸釀酒人共釀一瓶好醬酒,在做出各自的價值表態的同時,交流互鑒,繁榮的生態才能凝聚為赤水河醬酒產區表達的強化與進化,為中國醬香白酒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同時,只有在各級地方政府的共同支持下,在產區內企業主體的協同努力下,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加強企業內在聯繫、促進產業協同,提升產區價值鏈,才能成為現實。

為此,郎酒在揭牌儀式上率先表態,通過「郎助郎」公益助學工程,向茅溪鎮廟林小學捐款100萬元,助力當地發展,並且表示未來還將以實際行動,帶動地方經濟和產業提升同頻共振。

「隨著赤水河大茅台和大二郎核心產區的成型,赤水河左岸、右岸進一步融合,郎酒將有更多機會向茅台老大哥學習,有更多機會和習酒交流。」

謙和、堅定、奮進,圍繞品質、品牌、品味建設,郎酒砥礪前行,成果顯著。我們期待著,其將帶來更多驚喜、在做大醬酒的事業中發揮更大作用;同時也期待著,未來有更多「郎酒」產生,以自身的極致風格豐富醬酒生態,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共同讓赤水河在全世界範圍內成為最好醬酒的代名詞。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0f48f39ed877f82ec33261ec3d822cf.html